五常得罪四个!以色列枪击外交使团,狂得实在没边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2 18:11 2

摘要:5月21日,约旦河西岸的烈日下突然响起密集枪声——这不是巴以冲突的常规场景,而是一支由中俄英法及欧盟等30多国组成的外交使团遭遇以色列国防军“警告性射击”的惊魂时刻。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中四国代表在弹雨中仓皇撤离,瞬间将以色列推上了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

5月21日,约旦河西岸的烈日下突然响起密集枪声——这不是巴以冲突的常规场景,而是一支由中俄英法及欧盟等30多国组成的外交使团遭遇以色列国防军“警告性射击”的惊魂时刻。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中四国代表在弹雨中仓皇撤离,瞬间将以色列推上了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

四国使团正在调查

据现场记者描述,当天上午11时许,外交车队正沿杰宁地区预定路线考察巴勒斯坦难民营现状。以军突然在200米外架设机枪阵地,连续发射三轮警告射击,子弹落点距离车队最近仅10余米。法国外交官皮埃尔·科尚的防弹车门上甚至发现了跳弹擦痕,俄罗斯记者组的直播画面中清晰录入了“寻找掩体”的慌乱喊叫。

以色列军方事后解释称,使团“偏离协调路线约1.5公里进入军事管制区”,但德国《明镜周刊》获取的GPS轨迹显示,车队始终在联合国与以方共同确认的绿色通道内行驶。更耐人寻味的是,现场以军士兵拒绝与佩戴明显外交标识的协调官对话,持续射击长达8分钟直至车队调头。

使团遭到枪击现场

事件立刻引发了连锁反应:法国外交部连夜召回驻以武官,英国宣布暂停双边反恐磋商,俄罗斯要求重启安理会会议,中国要求彻底调查,就连长期偏袒以色列的欧盟也打破沉默,27个成员国一致通过谴责决议。意大利外长安东尼奥·塔亚尼在记者会上直言:“这不是技术失误,而是对维也纳公约的粗暴践踏。”

以色列方面立刻否认了此事,但6小时后又改口称“这是个别部队的过度反应”,最后又再改口称这是“正当防卫程序”。以色列三改其口,前后矛盾的辩解,就连支持以色列的美国CNN也看不下去了,称其此举为“灾难性的沟通失败”

跋扈的以色列士兵摆出不友好的手势

问题一:军事指挥体系失控。前摩萨德官员大卫·沙伊曼透露,约旦河西岸驻军近年极端化严重,基层军官常擅自行动。此次涉事的“吉瓦提旅”正是被国际刑事法院调查战争罪的重点部队。

问题二:外交孤立加剧。巴西国际关系教授卡洛斯·弗雷塔斯统计,2024年以来以色列已与46国发生外交摩擦,本次事件使其失去了最后几个重要缓冲国。

问题三:美国庇护出现裂缝。白宫虽表面谴责枪击事件,但拒绝支持联合调查。这种暧昧态度连《纽约时报》都批评为“危险的绥靖政策”。美国媒体对纵容以色列的做法也看不下去了,美国庇护以色列出现了裂缝。

以色列新闻发言人前后矛盾的辩解

历史上这类外交事件,往往会成为一个国家命运的转折点。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中,英法对埃及的军事冒险行动导致了帝国霸权的彻底坍塌;1988年“洛克比空难”发生后,卡扎菲政权在国际制裁中走向灭亡。如今以色列正在重蹈覆辙,信奉“武力至上”的以色列正在树立越来越多的敌人,面临的危险也越来越多。

据特拉维夫大学统计:2023年以色列对外使用武力达到最高,是其建国73年以来的最高值。但与频繁使用武力相反的是,以色列的安全环境却越来越恶化,海外犹太人的遇袭事件比同类事件增长了240%。

就在以色列枪击外交使团的晚上,两名以色列驻华盛顿的外交人员遭到枪击身亡,枪手在被抓时高呼:“自由巴勒斯坦!”袭击案件发生之后,特朗普表示要严厉打击“反犹恐怖主义”,对于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公然开枪的行为,特朗普却选择性回避。

美国的无底线支持,就是以色列敢明目张胆枪击四常使团的原因。可是子弹最终会反噬到自身的身上,狂妄无边的以色列必将自食苦果。正如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学家施罗莫·桑德发出的警告:“暴力帝国从不会优雅老去,它们总是在自以为最强大时突然崩解。”

反恐大旗沦为践踏规则的遮羞布,以色列正亲手将自己推向现代斯巴达的悲剧命运。历史无数次证明,再坚固的军事堡垒也经不起道义地基的持续侵蚀,这个道理,或许将成为以色列最难学会的一课。

来源:稗史候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