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楼梦第57回,宝钗薛姨妈去探病林黛玉,当宝钗说出,薛蟠早已暗恋并“相准”林黛玉,准备娶来做嫂子时,薛姨妈顺势说出一句神奇之语:
一个贪欲无边,没安好心的薛姨妈居然给别人做起媒来了!
红楼梦第57回,宝钗薛姨妈去探病林黛玉,当宝钗说出,薛蟠早已暗恋并“相准”林黛玉,准备娶来做嫂子时,薛姨妈顺势说出一句神奇之语:
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林黛玉先还怔怔的,听后来见说到自己身上,便啐了宝钗一口,红了脸,拉着宝钗笑道:“我只打你!你为什么招出姨妈这些“老没正经”的话来?”
这句神奇之语,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什么叫四角俱全呢?按照民间说法,男女双方父母健在,叫“四角俱全”
然而在宝黛的婚姻中,压根就不存在什么“四角俱全”,贾宝玉父母俱在,而林黛玉却父母早丧,这分明是“缺了两角”何来四角俱全?
既然这个“四角俱全”字面无法解释,那么按照红楼梦用字如金的严谨,薛姨妈这种身份的贵夫人,也不可能顺嘴胡咧咧,所以这个四角俱全,必定具有某种深刻的历史含义!
▲“四角俱全”不是婚姻,而是暗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
经我多年研究发现,红楼梦绝对不是家长里短的故事,而是隐喻大明亡国史,
贾宝玉口中含玉=国=国家玉玺!
林黛玉是“玉带林中挂”的末代皇帝=朱由检!
薛宝钗(薛姨妈薛蟠)金锁=金贼
宝黛钗爱情本质不是婚姻,而是金贼夺取汉族皇帝朱由检玉玺的过程!
贾宝玉玉玺的文字是“莫失莫忘 仙寿恒昌”而传国玉玺的八个字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很明显,“莫失莫忘 仙寿恒昌”八个字,来源于“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而且宝玉的--含玉而生,又告诉读者,贾宝玉的玉玺的确是“受命于天”,因为贾宝玉生下来就有这八个字,不是“受命于天”是什么?
而玉玺是方形的,有四个角!如果这个玉玺归林黛玉(朱由检),那么的确能做到“四角俱全”,如果这个玉玺归了金贼,那么必然是导致玉玺的损伤,因为金贼的武力屠 T杀!必然导致人口的巨大流失和国家玉玺的损伤!
▲强盗薛蟠早就紧盯黛玉!薛蟠“酥倒”之谜!
薛家原本不是贾府(中国)成员,而是东北外来户,一来就占据东北角梨香苑;赖着不走,暗喻金贼的方位就是东北三省!
有金锁的薛宝钗的目的就是,有“玉玺”才能嫁,暗喻金贼赤裸裸“侵略野心”
哥哥薛蟠首次出场就是抢劫+杀人犯,暗喻金贼获得玉玺的方式,是抢劫+杀人!
薛宝钗说薛蟠相中林黛玉(朱由检),让妈妈去提亲,绝非空穴来风!25回中,赵姨娘买通马道婆,偷偷给王熙凤、贾宝玉下蛊,一时阖府大震,府上人来人往,纷纷前来窥望两人,男女之防一时间也没顾上。就在这样的契机下,薛蟠第一次见到了林黛玉,
书中描写“别人慌张自不必讲,独有薛蟠比诸人忙到十分去:又恐薛姨妈被人挤倒,又恐薛宝钗被人瞧见,又恐香菱被人臊皮,因此忙得不堪。忽一眼瞥见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 薛蟠被林黛玉的美貌所吸引,以至于“酥倒”,这一情节展现了林黛玉的绝世风姿,也从侧面体现出薛蟠的好色和鲁莽。
薛蟠既然因林黛玉“酥倒”,这一情节自然也为后续的故事埋下伏笔,如薛蟠可能对林黛玉产生占有想法等。依照薛蟠天不怕地不怕,宁可杀人也要满足色欲的性格,他必然闹着要占有林黛玉,起码要闹着求亲,至于成不成另当别论,然而却没了下文,岂不浪费了一个伏笔吗?
不是没了下文,薛蟠抢林黛玉,已经通过薛蟠,第一,打死冯渊(逢寃)抢香菱,第二,薛宝钗抢贾宝玉,做出了生动地展现!
因为薛宝钗薛蟠都是金贼一家子,他们抢人都是一码事,都是金贼杀崇祯抢劫玉玺!
▲薛宝钗(金贼)紧盯贾宝玉!
薛宝钗(金贼)不但有有玉才配的野心和谣言,在日常生活中,薛宝钗也像蛇一样紧紧缠住贾宝玉不放,甚至毫不顾忌一个未出闺门的女儿的礼仪和廉耻!
1,半夜三更锁定贾宝玉,薛宝钗借口探病,半夜三更去怡红院,和宝玉大谈大笑,惹得看门的丫鬟晴雯(袁崇焕)抱怨:半夜三更不睡觉,有事没事跑来坐着,让人不得休息!晴雯的抱怨,实则是中华民族对长城外金贼的抱怨!
古人最讲究男女有别,薛宝钗的身份,半夜私会,暴露了女真金贼道德的丑陋!
2,大中午不午休,却跑到怡红院,为穿着睡衣的宝玉绣肚兜!其急迫野心哪还有半点闺阁淑女的廉耻!难怪惹得林黛玉笑话嘲讽!
3,作者不但强调薛宝钗对贾宝玉白天黑夜,没日没夜的纠缠,还通过薛蟠之口,骂薛宝钗的金玉图谋:“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话未说了,把个宝钗气怔了,拉着薛姨妈哭道:“妈妈你听,哥哥说的是什么话!”薛蟠见妹妹哭了,
4,不仅如此,薛蟠还凶相毕露,扬言要打死贾宝玉:既拉上,我也不怕,越性进去把宝玉打死了,我替他偿了命,大家干净。”
盗贼一窝子,薛家互相攀扯,暴露了金贼,武力权谋,必将打死皇帝,夺得玉玺的决心!
▲薛姨妈虚情假意人面兽心,不配慈“字”!
在一双儿女如此觊觎宝玉的前提下,甚至薛姨妈本身就是金玉良缘谣言的鼓噪和传播者!
作为薛姨妈,能会不知道儿女的品质和野心?薛姨妈放着自己的家不住,却长年累月像癞皮狗一样赖在贾府,本质是为自己的儿女创造机会!谋取玉玺!
然而,薛姨妈却揣着明白还装糊涂,居然假惺惺为宝黛做起媒来,满身都是虚情假意和老奸巨猾的贪婪,作者对薛姨妈的形容词是“慈”,表面是慈祥忠厚的意思,然而我们通过故事,薛姨妈哪有慈?通身都是虚伪和贪婪!
当然,薛姨妈这套狡诈虚伪,立刻被紫鹃和婆子们识破,大家都说:姨太太既有这想法,何不对老太太说?
薛姨妈立刻凶相毕露,矛头直指脆弱的紫鹃:急什么,莫不是催着你们小姐出了阁,你好找个小女婿?
薛姨妈反而倒打一耙,把紫鹃(袁崇焕)打的落荒而逃,暗喻金贼利用无耻的欺骗最终获得了胜利!
金贼说的好听,决不甘心留给中华一个四角俱全的玉玺的!
▲玉玺缺角镶金的由来,暗喻金贼入关!
玉玺破了角,需要用金子镶嵌!
传说,王莽篡国,逼凌太后王政君要玉玺,王政君很生气,就把玉玺往地上扔,就摔坏了一角,王莽只能让人用黄金补上!
这段描写很不通,王莽为什么要用黄金来补呢? 黄金对于皇帝而言不是什么贵重物件,说黄金有价玉无价,找一个材质相似的玉石,不是更好吗?用胶一粘,外行人很难看出破损!
让玉玺镶金,不但会欲盖弥彰,反而时时提醒,玉玺残破了,会让修补的痕迹更明显。
即使补上了,也不能改变传国玉玺已经被破损的事实,这就把玉玺的神圣性大打折扣。看到这块玉玺,就让人看到对皇权和天命的亵渎、挑战!
所以这个传说,也是大金入主中原之后,在大清文字狱下,暗示金国霸占了“玉玺”的故事!
不但“玉玺”丢了一角,也是国家之“国”也缺了一角,国家的国外型就是方方正正四个角,金贼终于突破长城,大摇大摆地进入了中国,开始了长达三百年的黑暗统治!
来源:李言中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