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麦灌浆期,丰收在望!但田里突然冒出成片白穗,农民朋友你慌不慌?最近邢台田间上演惊心一幕:本该绿油油的麦田里,竟出现成簇成片的"白发魔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农技员连夜下地查看,发现竟是全蚀病在作祟!
小麦灌浆期惊现"白穗手"!老农含泪提醒:现在打药就晚了?
【开头悬念】小麦灌浆期,丰收在望!但田里突然冒出成片白穗,农民朋友你慌不慌?最近邢台田间上演惊心一幕:本该绿油油的麦田里,竟出现成簇成片的"白发魔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农技员连夜下地查看,发现竟是全蚀病在作祟!
【现场直击】邢台麦田惊现"鬼剃头"
最近几天在邢台农村转悠,不少麦田已经进入灌浆高峰期。可就在老张家的五亩麦地里,突然出现了瘆人的景象——绿油油的麦浪中,冷不丁冒出几簇"白毛穗",活像给麦子染了奶奶灰。蹲在地头的老张直嘬牙花子:"昨儿还好好的,今早一来就发现这鬼样!"
更揪心的是,这些白穗轻轻一碰就碎,剥开麦壳一看,籽粒干瘪得跟空壳似的。农技站小王拿着放大镜一照,茎秆基部黑得像炭烧过,根部更是烂成了蜂窝煤——典型的全蚀病晚期症状!
【病害揭秘】这个"隐形杀手"专挑根基下手
这病到底什么来头?说出来您可能不信,这病害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化骨绵掌,专门攻击小麦的"脚后跟"。病菌潜伏在土壤里,专挑小麦的根部和茎基部(离地15公分内)搞破坏,等地上部分显出白穗时,地下早就烂成豆腐渣了!
最阴险的是它的潜伏期:播种时悄悄附身,越冬期默默发育,拔节期开始使坏,等到灌浆期才给你来个"惊喜大礼包"。这就好比给房子挖墙角,等房梁塌了才发现地基早被掏空!
【防治误区】现在打药=亡羊补牢?
看到地里冒白
穗,很多老乡抄起喷雾器就要打药。且慢!农科院李教授急得直拍大腿:"这时候用药就像癌症晚期吃感冒药,顶多安慰安慰!"为啥这么说?因为病菌早在地底开party了,现在喷药根本渗透不到发病部位。
不过也别绝望,专家支了个妙招:用30%苯醚甲环唑20ml+25%氰烯菌酯50ml+芸苔素内酯10ml兑水30公斤,重点喷施小麦基部。虽然不能起死回生,但能保住隔壁健康麦穗,好歹减少点损失。
【绝杀秘籍】播种前这样做,病害绕道走
真正懂行的老把式都晓得,防治全蚀病得玩"潜伏"!九月份播种前做好这三步,来年保准麦浪滚滚:
1️⃣ 拌种神操作:用12.5%硅噻菌胺悬浮剂40ml拌30斤麦种,这相当于给每粒种子穿上金钟罩
2️⃣ 土壤大消毒:每亩用50%多菌灵3公斤拌细土20公斤,翻地时均匀撒施,这叫给土壤"洗热水澡"
3️⃣ 轮作断病根:与大豆、玉米轮作两年以上,让病菌饿得前胸贴后背
【冷知识】早播麦=请瘟神?
您知道吗?同样是种麦子,早播十天竟能惹来大麻烦!实验数据显示:9月25日前播种的麦田,全蚀病发生率比10月5日播种的高出47%!这是因为地温过高时播种,正好撞上病菌活跃期,简直是自己往枪口上撞。
【数据说话】去年临西县示范田对比
- 拌种+土壤处理田块:白穗率0.3%,亩产1260斤
- 常规种植田块:白穗率22%,亩产暴跌至680斤
- 现症治疗田块:白穗率15%,亩产勉强保住820斤
这组数据看得人后背发凉——预防和不预防,差的可是一倍的收成!
【田间诊断诀窍】三步揪出"隐形杀手"
别等白穗了才着急!拔节期就要开始"体检":
① 拔株看根基:茎基部有黑膏药状病斑
② 观田找"秃斑":田间出现圆形凹陷病窝
③ 夜探摸露水:病株叶片夜间吐水少甚至不吐水
【终极预警】这些地块最危险!
✓ 连续三年种麦的老茬地
✓ 施用未腐熟牲口粪的田块
✓ 秸秆还田不彻底的麦田
✓ 播种过深的密植田
今年这些地块要格外小心,建议提前联系合作社订购拌种剂,别等病害爆发才拍大腿!
【专家连线】省植保站王站长特别提醒:5月15日后发现白穗,千万别急着浇地!此时病菌会随水流扩散,正确做法是立即拔除病株装袋带出田外焚烧。记住这个救命电话:12316,农业专家在线支招!
文末敲黑板:种地就像打仗,防治全蚀病要搞"预防医学"。转发提醒身边种地的亲戚朋友,别让到手的收成打了水漂!咱们评论区见,您那儿小麦开始灌浆了吗?遇到过头疼的白穗病吗?欢迎晒图交流!
来源:敬上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