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在初心,是超越地缘博弈的握手。从搭建合作框架至今,10多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始终以“相互尊重”为基,在互联互通、经贸投资、教育文化、科技能源等20多个领域织就合作网络。这里没有阵营对抗的喧嚣,只有共商共建的坦诚:腊比雷埃夫斯港、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黑
五月的风,掠过东海之滨,宁波港口,扬起合作风帆——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如期而至。
这场跨越山海的约会,既是中欧关系“黄金时代”的现实写照,更是“和合共生”理念在国际合作中的生动演绎。
“合”在初心,是超越地缘博弈的握手。从搭建合作框架至今,10多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始终以“相互尊重”为基,在互联互通、经贸投资、教育文化、科技能源等20多个领域织就合作网络。这里没有阵营对抗的喧嚣,只有共商共建的坦诚:腊比雷埃夫斯港、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黑山南北高速公路……这些“一带一路”地标,不是地缘博弈的工具,而是用匠心浇筑的共赢之路;
宁波舟山港的巨轮与中东欧五港直航,全国每周超70班的客货直航、累计突破10万列的中欧班列,编织起海陆空联动的立体网络;中国与中东欧国家221对友好省市的缔结,绽放着地方交流的朵朵繁花。
跨越式发展的路上,合作机制超越了“选边站队”的旧逻辑,在文明对话中开辟出“和而不同”的新境界。
“合”在共赢,是激活发展动能的引擎。合作机制启动以来,双方贸易额年均增长8.8%,农产品贸易额年均增速超12%,2024年双方贸易额同比增长6.3%……一组组耀眼数据,舞出双向奔赴的 “经贸和弦”。
匈牙利VR Park的“大空间交互技术”在宁波落地生根,捷克航空技术的“鲨鱼”飞机从浙江飞向蓝天,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的新能源版图在匈牙利织就……一个个创新项目,孕育开放市场的 “科技之花”。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已然成型。这种合作不是零和博弈,而是“你搭台我唱戏”的协同——中国市场的14亿人口红利,正与中东欧的创新活力共振,催生出“1+1>2”的乘数效应。
“合”在未来,是拥抱变革浪潮的姿态。在数字经济的赛道上,中东欧正携手抢占先机:宁波的经贸合作示范区聚焦智慧物流,沧州的中小企业合作区深耕智能制造,保加利亚的农业示范区探索数字农业……这些“未来场景”,既是应对全球挑战的“中国方案”,更是面向青年一代的“机遇清单”。
在地方交流的舞台上,中东欧正浪漫共舞:36所孔子学院、5家中国文化中心架起沟通桥梁;高级别智库研讨会、高校联合会、青年交流营、职业院校产教联盟等品牌项目,奏响传播之歌。文明互鉴的力量,正在为合作机制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站在中欧建交50周年的节点,这场博览会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独行快,众行远”的东方智慧,也折射出“美美与共”的全球治理理想。
愿这跨越山海的“和合之约”,如五月的繁花般永续绽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画布上,绘就更多绚烂图景。
来源:中国蓝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