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世纪欧洲炼金术士一直都有点石成金的梦想,他们想将普通金属转换为昂贵的黄金。在种类繁多的金属中,让他们觉得最有潜力的是铅。这种暗淡的金属密度和黄金类似,却远比黄金常见。炼金术士如果能找到把铅转换成金的方法,那一定能借此大赚一笔。
CERN的ALICE 探测器。图片来源:Maximillien Brice/CERN
编辑:千里雁啼
中世纪欧洲炼金术士一直都有点石成金的梦想,他们想将普通金属转换为昂贵的黄金。在种类繁多的金属中,让他们觉得最有潜力的是铅。这种暗淡的金属密度和黄金类似,却远比黄金常见。炼金术士如果能找到把铅转换成金的方法,那一定能借此大赚一笔。
后来的事情,学过中学化学的我们都知道了。以炼金术士熟悉的化学手段,不可能将含有82个质子的铅原子转换成含有79个质子的金原子。如果想强行将铅转换成金,那应该找搞物理的,更准确来说,是粒子物理学家。
现代物理学家早就有了将其他元素转换成金的例子。最早在1941年《物理评论》(Physical Review)就刊登了美国哈佛大学的班布里奇博士人造黄金的实验。研究人员用中子轰击水银,也就是含有80个质子的汞。一些汞原子核被打飞了一个质子,就变成了79个质子的金。反应产生了多种金的同位素,还都不怎么稳定,半衰期从48分钟到78小时不等。
1941年时,班布里奇博士使用的仪器不过是一台普通的回旋加速器。将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物理学家的加速器已经更加先进,那是不是可以产生更多黄金呢?近期在《物理评论C》(Physical Review C)上,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物理学家就发布了他们最新的“炼金成果”,大型强子对撞机真的可以用铅产生黄金!
亏本的机器
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铅核以99.999993%的光速运动。当两束铅离子没有直接“迎头相撞”,而是近距离“擦肩而过”时,一个铅离子周围的强电磁场会产生高能光子脉冲,进而激发另一个铅原子核,并使其发生电磁离解(EMD)。简单来说,就是铅核会弹出原子核里少量的中子和质子。铅核含有82个质子,只要它弹出3个质子,就变成了含有79个质子金核。
电磁离解示意图。大型强子对撞机中的两束铅离子束彼此近距离掠过而不发生碰撞,产生的光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可以激发其内部结构的振荡,并导致少量中子(两个)和质子(三个)被弹出,留下金原子核。图片来源:CERN
研究人员分析后发现,目前铅-铅碰撞每秒最多可以产生约89 000个金核。但这些金核大多不稳定,在它们撞击实验设备或自行裂变成单个质子、中子和其他粒子之前,往往只能存在1微秒。但不管怎么说,大型强子对撞机确实是在批量产生金元素。总的来说,在大型强子对撞机2015-2018年的第二轮运行中,总共产生了约860亿个金核。你听数字好像很多,但算起来质量仅为29皮克(2.9×10⁻¹¹克),也就是345亿分之1克。按照现在七八百的金价计算,大约相当于人民币五千万分之一元。
大型强子对撞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不断改进设备性能来提升自身的亮度——这是对撞机的一项关键指标,指的是粒子束的流量大小。考虑到这一点,大型强子对撞机第三轮运行产生的金可能是第二轮的2倍。但即使这么算,大型强子对撞机也还是亏大了。事实上,你手里握的黄金都比大型强子对撞机产生的还要多——因为智能手机里就含有一些黄金。在我国,一吨废旧智能手机金的含量可达280克。按比例来算,一部200克的智能手机大约就含有0.056克黄金,恐怕大型强子对撞机运行几个世纪也产生不了这么多黄金。
不过好在,科学家建造对撞机并不是为了点铅成金,也并不担心亏本。他们是为了提升电磁离解的理论模型,这些模型有助于理解和预测束流损失,进一步提升对撞机的性能。
这点在论文中也有很直观的体现,这篇发表在《物理评论C》的论文压根就没有重点关注铅核弹出3个质子的情况。相反,他们关注的是铅核发生电磁离解时,在至少弹出一个中子时,同时伴随弹出0、1、2、3个质子的概率——弹出3个质子变成金只是这项研究照常研究的一项。
雪崩的价格?
其实,看看现在坚挺的金价就能明白,人类现在根本没有低成本人造黄金的方法,不然金价也不可能涨到今天这样。钻石就是最好的例子,这种璀璨的宝石曾被冠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宣传标语,被视为昂贵的宝石。但到今天,但如果你拿着一枚钻戒找到珠宝商回收,在他们看来钻石本身的价值可能还不如作为底座的戒指本身高。尽管钻石的璀璨不减当年,但只要我们掌握了低成本生产钻石的方法,它的价格自然就会回落到珠宝商不愿回收的程度。
图片来源:unsplash
目前人工培育钻石有两种技术路径,一种是高温高压法(HPHT),即通过六面顶压机在1300-1600摄氏度、60亿帕以上的高温高压环境下,以石墨为原材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石墨转化成钻石原石。另一种是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法(MPCVD),简单来说就是在充满氢气和含碳气体(例如甲烷)的真空室内,能量源(通常是微波束)分解气体分子,碳原子向较冷、平坦的钻石种子板扩散、结晶,从而让金刚石晶体不断生长。
在河南,各类钻石生产企业用不同的方式生产钻石,让河南成为了全世界最主要的钻石产地之一。这些钻石有的供给珠宝商,有的供给光学、机械用途。但不论是用什么方式生产,以及用作什么用途,人造钻石都和天然钻石没有任何区别——这么说也不太严谨,因为天然钻石确实不如人造钻石纯净。而且,人造钻石的制作周期只要几周,可以批量生产。
不过,至少在目前看来,短时间人造黄金只能停留在实验探索的层面,我们还没有能力像生产钻石一样生产黄金,黄金的价格应该也不会发生像钻石一样的雪崩。
不过,最后还是要补充一句,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建议各位读者在家用对撞机自制黄金。
参考文献: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