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映古刹 文化焕新彩——习近平总书记在白马寺考察回访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2 15:51 1

摘要:5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白马寺考察,详细了解佛教中国化和寺院文物保护情况。他指出,白马寺见证了佛教传入、发展并不断中国化的进程。历史证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完全正确的,要积极引导宗教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5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白马寺考察,详细了解佛教中国化和寺院文物保护情况。他指出,白马寺见证了佛教传入、发展并不断中国化的进程。历史证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完全正确的,要积极引导宗教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红墙黛瓦间苍翠掩映,松风云影中古刹清幽自然。21日,循着总书记的脚步,洛报融媒记者来到白马寺进行回访。

历史文化恒传承

“总书记非常可亲可敬、平易近人。”总书记来到白马寺考察,令白马寺监院妙通法师备受鼓舞。他表示,白马寺将牢记总书记嘱托,把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

始建于东汉年间的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座官办寺院,距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被认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

妙通法师介绍,现存白马寺坐北朝南,总面积6万平方米左右,于1979年对外开放。寺内现存建筑为元、明、清时所留,体现了中国宫殿式建筑的传统。寺内保存历代碑刻40余方,是研究白马寺历史沿革和碑刻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结合汉魏洛阳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通过对城门、道路的考订,可以确定现今洛阳白马寺的位置,就是东汉时期白马寺的位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副队长郭晓涛介绍,196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对汉魏洛阳城遗址进行科学系统的考古发掘与研究,而围绕白马寺的考古工作也随之开启并持续至今。2022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在白马寺北侧区域进行考古勘查和发掘,并首次发现了白马寺所在的北魏洛阳里坊,内部存在以十字街为主要框架的道路空间布局,为研究中国古代都城里坊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学术意义重大。

郭晓涛表示,总书记的到来令广大考古工作者备受鼓舞,大家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不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做好考古成果的发掘、整理、阐释工作。

针对白马寺的保护修缮也一直是文物保护工作者耕耘的重心。

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晓军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白马寺多次进行保护性修复。先后于1952年、1954年、1959年多次拨专款修缮,并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齐云塔院得到扩建。

2018年,洛阳市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白马寺文物保护工程立项的批复》编制了《白马寺文物建筑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方案》;2020年,国家专门下达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用于白马寺文物保护维修工程;2021年,国家文物局同意对白马寺多处建筑屋面及寺院东围墙实施抢险修缮工作;2022年,洛阳市启动白马寺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目前已施工完毕……保护工作的持续接力,让这座千年古刹不仅保留了原有风貌,更焕发出新的光彩。

“总书记对文物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令我们倍感温暖、备受鼓舞。”赵晓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文物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文物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着力推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如既往地守土尽责,以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水平的不断提升,持续展现洛阳丰厚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

文旅融合焕新彩

作为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洛阳“1+3”高品质古都文化体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白马寺,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更是文旅融合的舞台。行走寺间,游客熙熙攘攘,止语茶舍场景吸睛,齐云塔前打卡不断……历史文化在这里不再是沉默的文物,而是可触摸、可打卡、可传播的盛宴。

相关负责人介绍,洛阳正加快推进白马寺片区项目建设,统筹实施释源广场改造提升、博物馆建设、交通路网提升等工程,合理布局文旅服务设施,通过更加灵动、更具意境的肌理空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目的地。

相关负责人表示,白马寺博物馆将运用创新思维理念,一手抓展陈内容、游览环境提升,一手抓博物馆空间、IP等资源盘活,统筹展示东汉、魏晋、隋唐、宋元等多个时期的白马寺肌理格局、建筑风貌,用叙事方式代替单纯展示方式,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更好地感受白马寺的历史演变、文化内涵,让游客更直观、更沉浸地体验历史的回响,助力洛阳不断扩大城市影响、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明交融绽芳华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今天的白马寺,不仅是“白马驮经”的佛教寺院,也是古都洛阳的网红打卡地,更是丝路文化的传播平台,见证了佛教传入、发展并不断中国化的进程,更展现了中华文明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脉络。

在白马寺国际佛殿区,泰国风格、缅甸风格、印度风格等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呈现出多元文化的交融,为中外文化交流与友谊写下注脚。

白马寺始终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代进步同频。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宗教中国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宗教不断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扎实推进宗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总书记来到白马寺,是对我们极大的鼓舞。”妙通法师说,白马寺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持续做好佛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增进宗教界人士、信教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并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

丝路驼铃犹在耳,文明交融绽芳华。兼收并蓄的品格、开放包容的血脉早已融入河洛大地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恰似白马寺内的牡丹,在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来源:精彩洛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