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2489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夏日午后,张女士带着6岁的儿子小明来到医院皮肤科。她焦急地指着儿子腿上的几个黑色斑点说:"医生,这些是痣吗?怎么越来越多了?"
医生仔细检查后,面色凝重:"这不是普通的痣,建议立即检查。"一周后,母子俩双双确诊同一种疾病,小明因病情严重被紧急住院治疗。
这到底是什么病?为何会让一个6岁孩子住院?那些看似无害的黑点,究竟隐藏着什么危机?
张女士最初以为儿子腿上的黑点只是痣,然而医生的诊断让她震惊不已——这是恙虫病的典型表现。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携带的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疾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被叮咬处会形成一个黑色焦痂,医学上称为"焦痂"或"黑痂",这正是张女士误认为是痣的黑点。
小明身上的黑痂不止一处,皮肤科医生立即警觉起来。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小明已出现高热、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而这些都是恙虫病的典型表现。由于小明年龄小,免疫力较弱,病情迅速发展,已有全身症状,医生决定让他住院接受治疗。
"医生,我们平时很注意卫生啊,怎么会得这种病呢?"张女士疑惑不解。
医生解释道:"恙虫病的传播者是恙虫幼虫,它们通常栖息在杂草丛生的地方。您和孩子最近去过郊外或草丛茂密的地方吗?"
张女士恍然大悟:"上周末我们去郊外农家乐玩了一天,小明确实在草地上跑来跑去。"
恙虫幼虫,这个肉眼几乎不可见的微小生物,是恙虫病的真正元凶。它们不是像蚊子那样吸血后离开,而是会在皮肤上停留数天,边吸血边注入唾液,这些唾液中含有致病的立克次体。
恙虫幼虫的"偏好":
喜欢在皮肤褶皱处、柔软处停留
常选择腋窝、腹股沟、腰部等隐蔽部位
在春季和夏秋季节活动频繁
张女士检查自己的身体,也发现了手臂和腰部各有一个黑痂,虽然她的症状较轻,但也确诊患上了恙虫病。
医生强调,恙虫病绝不仅仅是发烧那么简单,如不及时治疗,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小明在入院后第三天,出现了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的症状,这是恙虫病并发症的表现。医生立即加强了治疗措施,才使病情得到控制。恙虫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早期症状(被叮咬后1-2周):
黑痂出现在被叮咬处
持续高热(通常39℃以上)
头痛、全身肌肉疼痛
淋巴结肿大
中期症状(发病1周后):
出现皮疹(先躯干后四肢)
肝脾肿大
持续高热不退
严重并发症:
脑膜脑炎(头痛剧烈、意识障碍)
心肌炎(心悸、胸闷、心律不齐)
肺炎(咳嗽、呼吸困难)
急性肾功能衰竭(尿量减少)
休克(血压下降、意识模糊)
医生严肃地告诉张女士:"如果不及时治疗,恙虫病的病死率可达30%以上,即使在现代医疗条件下,严重并发症仍可能导致死亡。"
很多人像张女士一样,会将恙虫病的黑痂误认为是痣。那么,如何区分这两者呢?
黑痂的特点:
突然出现(通常在户外活动后)
中心有黑色焦痂,周围皮肤发红
通常不痒不痛,触摸可能有轻微压痛
直径约0.5-1厘米
伴有全身症状(发热、乏力等)
痣的特点:
缓慢生长,通常存在较长时间
边界清晰,颜色均匀
没有周围红晕
大小、形状、颜色相对稳定
无全身症状
张女士恍然大悟:"怪不得我觉得那个'痣'以前没有,是突然出现的!"
恙虫病虽然危险,但只要及时治疗,通常预后良好。小明入院后,医生立即给他使用了特效药物。恙虫病的治疗方案:
首选药物:多西环素(成人)或红霉素(儿童)替代药物:氯霉素、左氧氟沙星疗程:通常需服药7-10天辅助治疗:退热、补液、对症支在规范治疗下,小明的体温在用药24小时后开始下降,3天后恢复正常。一周后,他的各项指标趋于正常,顺利出院。
张女士痛定思痛:"以后我们该怎么预防这种病呢?"医生给出了详细的预防建议:
户外活动防护:
穿长袖长裤,最好将裤腿塞入袜中
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虫剂喷洒在衣物和裸露皮肤上
避免在草丛中长时间停留或坐卧
选择平整、干燥的地方露营或休息
户外活动后:
立即更换衣物并彻底清洗
全身检查,尤其是皮肤褶皱处
发现可疑黑点及时就医
环境管理:
保持住所周围草坪修剪整齐
减少杂草丛生的环境
对野外工作者考虑预防性服药
"这些措施听起来很简单,但确实能有效预防恙虫病。"医生强调,"尤其是带孩子外出郊游时,一定要特别注意。"
恙虫病并非中国特有的疾病,它在全球多个地区都有分布,被称为"亚洲的隐形杀手"。
在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南方、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区,每年报告的恙虫病例数以数万计。中国的江西、云南、广西、四川等省份是高发区。
近年来,随着户外旅游和乡村游的兴起,恙虫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甚至在以前不常见的地区也开始出现病例。
在科普恙虫病的同时,医生也强调,不应过度恐慌。
"并非所有皮肤上的黑点都是恙虫病,大多数确实是普通的痣或色素沉着。"医生解释道,"关键是要认识到恙虫病的特征,发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
对于突然出现的黑点,尤其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普通的痣通常存在较长时间,变化缓慢,无全身症状。
经过这次经历,张女士和小明对恙虫病有了深刻的认识。出院后,小明向同学们分享了他的"冒险经历",并告诉大家如何保护自己。
"现在我们全家出门郊游,都会做好防护措施。"张女士说,"这次经历让我明白,有些看似小事的健康知识,实际上可能关乎生命安全。"
黑痂虽小,却是恙虫病的重要信号。及时识别这个信号,可能挽救一条生命。当你下次在户外活动后,发现皮肤上有不明黑点,别大意,及时就医才是明智之举。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而预防胜于治疗。通过科学认知和合理防护,我们完全可以远离恙虫病的威胁,安全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参考文献:①.陈文静,王登辉,胡永华,等.恙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7,35(2):83-88.
②.李明瑶,冯录召,程功.恙虫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9,19(5):467-471.
感谢关注!有你在,我们会变得更好!
来源:清散健康科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