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突然,村头大喇叭 “滋啦” 一声响:“地主分子卢定义,立即到公社革委会报到!”
1977年12月,江西萍乡双石铺。寒风卷着细雨,拍打在青石板路上。
58岁的卢定义蹲在自家土坯房檐下,正用竹筷扒拉碗里的红薯粥。
突然,村头大喇叭 “滋啦” 一声响:“地主分子卢定义,立即到公社革委会报到!”
瓷碗碰在木凳上,发出清脆声响。
卢定义浑浊的眼睛瞪大,盯着院墙上斑驳的 “抓革命促生产” 标语。
他粗糙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身上军大衣的补丁 —— 那是 1952 年土改时分的,布料早已洗得发白。
广播声还在继续,惊得鸡窝里的芦花鸡扑棱着翅膀乱飞。
“定义哥,快去吧,别让领导等着。” 隔壁张伯隔着篱笆喊。
卢定义这才回过神,慌忙用袖口擦了擦嘴,抓起门边磨破的棉帽扣在头上。
他穿着布鞋,踩着泥泞小路往公社走,心里直犯嘀咕:自己当了三十年农民,除了交公粮,啥时候被公社这样点名过?
公社办公室的门半开着,油墨味混着烟味飘出来。
卢定义敲了敲门框,穿中山装的罗副主任迎了出来,身后跟着两个戴蓝布帽的陌生人。
“卢大爷,这两位是北京来的同志,想找您了解些情况。” 罗副主任语气温和,这反而让卢定义更紧张了。
穿灰布大衣的调查员陈明训递来一张泛黄的合影。
卢定义坐在椅子上,手在膝盖上不停地绞动。
照片边角都卷起来了,上面十几个人穿着旧军装,站得笔直。
他凑近了看,老花镜滑到鼻尖,突然,手指停在右起第一个人的身影上。
“这个…… 是我幺叔。” 卢定义声音发颤,喉结上下滚动,“他叫卢德铭,小时候常给我讲岳飞的故事。”
陈明训和搭档段家作对视一眼,眼里满是激动。
陈明训握住卢定义粗糙的手,声音哽咽:“老人家,您知道吗?您叔叔是秋收起义的总指挥啊!”
这话像一记重锤砸在卢定义心上。
他猛地抬头,看向墙上褪色的毛主席画像,仿佛想从画像里找到答案。
往事一下子涌上来:
祖母临终前攥着他的手,念叨 “幺娃子当兵打反动派去了”;
父亲曾在煤油灯下翻看泛黄信纸,叹气说 “德铭这孩子,十年没消息了”……
1977年春天,江西省委宣传部会议室。
部长莫循看着 “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五十周年” 的筹备方案,愁眉不展。
中宣部部长张平化的话还在耳边:“卢德铭的资料必须补上,毛主席当年总问‘还能不能找到卢德铭’。”
在北京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档案库,陈明训和段家作在积满灰尘的黄埔军校资料里找了三天。
翻到 1925 年《黄埔潮》校刊附录时,陈明训的手指突然停住 —— 泛黄合影背面,钢笔字清楚写着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组织科科员卢德铭,四川宜宾双石铺邮局转”。
“就是这儿!” 段家作用铅笔在地址上画圈。
他们带着照片去问何长工,老将军盯着照片许久,指着前排戴眼镜的青年:“这是袁也烈,卢德铭…… 应该是右边穿武装带的这个。”
直到聂荣臻元帅办公室传来消息:“右起第一人,没错,就是德铭同志。”
两位快七十岁的老将军,竟能清楚记得五十年前战友的站姿。
调查组辗转到了四川自贡。
仲权公社干部指着田埂上侍弄冬小麦的卢定义说:“这就是卢家后人,他父亲以前是盐号账房先生。”
陈明训看着老人用开裂的手擦汗,想起档案里卢德铭最后一封家书:“若我到二十五岁还没回来,就让她另嫁吧。”
“幺叔走的时候,我才八岁。”
卢定义坐在吱呀作响的竹椅上,从木匣里翻出半张残页,“这是祖母临终前包头发用的,上面有幺叔的字。”
泛黄宣纸上,“革命必胜” 四个毛笔字写得刚劲有力,边角还留着模糊的泪痕。
村里老人回忆,1924 年春天,16 岁的卢德铭背着蓝布包离开双石铺,连母亲准备的新布鞋都没拿。
他在给父亲的信里写:“孩儿此去,不为功名,只为让天下穷人吃饱饭。”
谁能想到,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1927年 9 月,秋收起义部队在萍乡山口岩遭伏击,22 岁的卢德铭身中三弹,倒在毛主席怀里,临终还喊着:“主席,快走!”
1977 年 12 月 25 日,卢定义被请到公社礼堂。
投影仪把那张确认后的合影投在幕布上,老人颤抖着站起来,对着照片里年轻的幺叔,敬了个歪歪扭扭的军礼 —— 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行军礼。
“卢德铭同志是秋收起义的总指挥,是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缔造者。” 陈明训的声音在礼堂里回荡。
墙上的石英钟指向三点,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照片上卢德铭坚定的眼神。
卢定义忽然想起,父亲说过幺叔的字像刀刻的。
看着照片上笔挺的军装,他终于明白,那些被烧掉的家书、被隐瞒的身份,都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堂堂正正地活着。
调查组离开那天,卢定义站在村口老槐树下,看着吉普车扬起尘土远去。
他摸了摸口袋里新领的烈士家属证,想起幺叔当年教他的童谣:“打倒列强除军阀,穷人翻身做主人。”
树上的积雪簌簌落下,落在他的白发上,却遮不住他眼里重新亮起的光。
五十年过去,头发白了,土地变了,但有些东西永远埋不住。
当卢定义的手指划过照片上卢德铭的身影,他划过的不只是历史的尘埃,更是一个民族对英雄的怀念。
来源:人物故事奇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