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音乐中还有网友怀念姚贝娜的歌,你怎么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2 13:03 1

摘要:《歌手》并不一定能评判一个歌手是否优秀,但从过去的报道来看,姚贝娜和湖南卫视的关系还是非常好的,凭借她的影响力和歌曲的魅力,肯定是有资格被邀请的,但在什么场景邀请,会不会作为主要嘉宾,这个就看他们的人情世故、专业评判了,对于综艺节目这些年不好怎么评价了!

我昨天在QQ音乐上面听姚贝娜的歌,我在评论区里面看到有人说如果她还在的话,湖南卫视《歌手》会邀请她?不知道知友怎么看待这条评论呢?

《歌手》并不一定能评判一个歌手是否优秀,但从过去的报道来看,姚贝娜和湖南卫视的关系还是非常好的,凭借她的影响力和歌曲的魅力,肯定是有资格被邀请的,但在什么场景邀请,会不会作为主要嘉宾,这个就看他们的人情世故、专业评判了,对于综艺节目这些年不好怎么评价了!

不过除了湖南卫视的歌手,还有江苏、浙江也有几个比较知名的音乐节目,也可能在哪里!

但网友能发这个评论,说明听着她的歌想念她的人挺多的,中国内地能够被记住的歌手不多。你看香港有黄家驹、张国荣、梅艳芳等等。而内地离世的艺人能够被记住的有多少……这些年就是姚贝娜,还有赵英俊了。

而姚贝娜能够被记住也不是偶然,因为她唱功非常了得,姚贝娜的演唱能力覆盖民族、流行、美声等多种风格,尤其以真声控制力和动态处理见长。她的音域(C5-G5)扎实稳定,喉下关闭、怒音等高难度技巧娴熟,即使因癌症手术后机能下降,仍能超越95%的华语女歌手。这种全面性在《歌手》这类竞技舞台上是核心竞争力。

《歌手2024》采用直播全开麦形式(好像2025的新的一届不是直播形式了),对歌手稳定性要求极高。姚贝娜在录音棚中曾创下多首高难度歌曲“一遍过”的记录,且早期文工团演出经验(如慰问边防战士时即兴演唱40分钟)证明其临场应变能力。刘欢在《歌手2019》决赛中特意引入她的录音完成隔空合作,也侧面印证其声音的感染力足以驾驭舞台。

在风格多样性方面,从《红颜劫》的古典婉转到《也许明天》的爆发力,再到摇滚、爵士的尝试,她的曲风跨度远超多数主流歌手。这种可塑性能为节目提供更多编排可能性,符合《歌手》对“活人歌手”(既能唱又有综艺感)的需求。

而对于她和湖南卫视的渊源,盘点下我们发现,姚贝娜与湖南卫视早有合作:2014年马年春晚独唱《天耀中华》,2013年《中国好声音》爆红后参与《我是歌手》第一季帮唱(后因赛制调整未成行)。她的导师刘欢、好友谭维维均与节目深度绑定,这种关联性可能成为邀请契机。

姚贝娜的早逝使其公众形象定格在“天才陨落”的悲情叙事中,若以“虚拟影像”或录音形式参与(如邓丽君在周杰伦演唱会中的全息投影),既能引发怀旧情怀,又可制造“科技+艺术”的传播爆点。此外,她的抗癌经历和捐献眼角膜事迹,符合节目塑造“正能量”人设的需求。

当前《歌手》面临国际歌手的强势冲击,急需兼具实力与国民度的本土唱将。姚贝娜若在世,其青歌赛满分冠军、影视金曲女王(如《甄嬛传》系列)的标签,足以对标韩红、谭晶等“国家队”成员,成为镇场“大魔王”。

而网友之所以怀念评价,这背后的情感投射也是值得推敲的!姚贝娜去世时年仅33岁,正处于艺术成熟期。网友的假设本质是对“如果她能继续进化会达到何种高度”的想象。这种情绪与对张国荣、黄家驹等早逝巨星的怀念类似,反映公众对“完美艺术家”的永恒期待。

内地音乐记忆的符号空缺,相比香港乐坛的“黄金时代”群像,内地大众文化中缺乏具有跨代际影响力的偶像。姚贝娜凭借《甄嬛传》歌曲的经典化和抗癌故事,成为少数能穿透圈层的记忆符号。网友将她与赵英俊并列,实质是渴望填补这一文化空白。

即使未参与《歌手》,姚贝娜的影响力仍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延续:音乐教育:其父姚峰为深圳音协主席,母亲李信敏近年录制纪念专辑,家族可能推动建立声乐基金或比赛,延续她的艺术理念默默有闻。虚拟偶像:AI技术已能模拟歌手声线,未来或出现“数字姚贝娜”演唱新作,如《红颜劫》续篇。文化符号化:类似邓丽君成为时代记忆,她的《心火》等作品可能被重新诠释为女性坚韧精神的象征。

姚贝娜若在世,受邀《歌手》的概率极高,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她代表的艺术纯粹性——在流量至上的娱乐生态中,观众仍渴望看到技术、情感与人格高度统一的歌手。网友的评论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追忆,更是对华语乐坛“重技艺、轻炒作”传统的呼唤。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曲事”和我一起交流!

来源:曲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