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新语|“浙江文旅厅长回信纠错小学生”见何深层效应?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2 11:34 1

摘要:5月18日早晨,《人民日报》以“单条转发”的形式,推送一篇题为《小学生纠错,浙江文旅厅长回信致谢!》的报道,经过短短二十多分钟的传播,该报道的阅读量即达到“10万+”,这不仅得益于人民日报作为国家核心媒体的平台优势,也源于报道关注的事件所蕴藏的新闻价值。

5月18日早晨,《人民日报》以“单条转发”的形式,推送一篇题为《小学生纠错,浙江文旅厅长回信致谢!》的报道,经过短短二十多分钟的传播,该报道的阅读量即达到“10万+”,这不仅得益于人民日报作为国家核心媒体的平台优势,也源于报道关注的事件所蕴藏的新闻价值。

据报道可知,事情原来是这样,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安城小学五年级学生金陈乐和家人,一起到位于杭州的之江文化中心参观,其间在游览浙江省非遗馆戏曲介绍区时,对一句“武旦风摆柳,窑旦手又腰”的展陈表述生出疑问,反复品读多次,总觉得其中的“手又腰”,似乎应为“手叉腰”才更合情理。金陈乐查阅资料,发现该表述的准确说法果然是“手叉腰”。在爸爸的鼓励下,他手写了一封书信寄给浙江省文旅厅长陈广胜,希望能把错别字改过来。不料没等几天,他就收到陈广胜厅长的亲笔回信,信中陈厅长除表示错误已更正之外,特别对金陈乐的行为及其家人给予的支持表示肯定和感谢,称金陈乐为“小老师”,最后还邀请金陈乐及家人重游浙江非遗馆,并送上诚挚的祝福。

一个在旅途中细致观察、直言对错,一个在工作中关注细节、直面问题,在互联网通讯高度发达、车马不慢的今天,陈广胜厅长和金陈乐同学这一大一小两个“读书人”,选择以独具传统文雅和朴素风范的手写书信方式,完成一次隔空互动,既解决了错字的问题,也解决了有人反映错字的问题,其“新奇特趣”,的确容易进入媒体的议程视野。作为一个热点新闻事件,在人们注意力极容易快速分散的当今时代,似乎很难相信它不会迅速被其他接踵而至的热点新闻所淹没和替代。但我们却有理由相信,它释放和催化的一些值得回味、解析的持续效应和综合价值,进一步具象化了文旅的多元化“社会功能”。

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教化。相比直灌式的宣教,陈广胜厅长的亲笔回信,相当于以最生动形象、最能让人理解接受的方式,给以金同学为代表的祖国花朵“上了重要一课”,让广大青少年清晰地感受到,发现并提出问题,不仅不是“多管闲事”,而且还会被鼓励褒奖,“挑刺”“捉虫”是被允许的,拥有质疑精神并主动求证是一件好事。这件事又碰巧发生在一年一度“5.19中国旅游日”来临前夕,对金同学“在旅途中求真知”行为的肯定,实质上也是对徐霞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精神要义的一种倡导和弘扬。而这样影响深远的引导和教育,恰恰是以科教强国、创新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须但尚需提升强化”的东西。

显露了“政府重实干”的浙江气质。“务实”历来是浙江干部和民众的一大标签,浙江以外的很多人普遍觉得,浙江人弯弯绕绕、形式主义的东西很少,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意识很强。得知管理范围内的展馆展陈有差错,以陈广胜厅长为代表的相关机关单位领导干部,不仅对既有的错误不略过、不慌乱、不掩盖、不回避,而且将其视为回信中所描述的“白衬衫上碍眼的小污点”,选择以既务实又不失温情和浪漫的方式予以积极应对、巧妙处理,足见浙江干部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展现出浙江干部的接地气,再次向外界传递出“从资源小省变成市场大省,浙江为什么能?”的重要解释,某程度上能够再次提升浙江对各方干事创业人群的吸引力。

宣示了“游客无小事”的破壁之道。近年来,很多省市县级的文旅部门“一把手”,为推动当地文旅品牌破壁出圈,不惜脱下西装衬衫,穿上古装戏袍,既捏笔杆,也拿话筒,千方百计探求获取线上线下市场流量“宠幸”的密码,结果却并非皆大欢喜。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赢,一度让一些文旅领导干部无所适从。其实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市场如何更迭,“诚心待客”终究是铸造文旅品牌不能偏离的基本常识和核心砝码,而这不仅需要产品业态的支撑,更需要服务理念和方式的保障。透过这次聚焦报道,游客不难形成自然性推断:浙江文旅既然能认真对待一个小游客偶然发现的小差错,相信也不会允许和忽视域内其他的文旅瑕疵存在,不会以客人事小而不为,拥抱这样“有礼”的诗与远方,理应更添一份安心。如此这般,则就衍生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品牌美化之效。

提供了“坏事变好事”的哲思启发。历经数千年演变,人类社会看似已构建起各种各样严密的秩序,但世界那么大,事情那么多,谋事办事的人,都是一个个具有七情六欲、状态起伏的活生生的个体,造成一些显性或隐性、显著或细微的差错,在所难免。不然,何来“世界是个草台班子”的流行之说呢?实际上,据不少有过旅游经历且关注本次事件的网友反映,他们在旅途中也曾遇到不少图文表述差错,其中不乏也有热心之人主动向有关单位反馈,无非得到有效互动的不多。浙江文旅能以一纸书信的方式,扭转在一些地方可能被视为“负面舆情”的事情走向,意外收获多维效应,这充分表明,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些事一开始可能不是好事,但并不可怕,换个角度看待和处理,它很可能就会变成好事,正所谓“思路一转天阔地宽”。这样的处“事”哲学,在“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的现实世界里,不仅是各路公家人、文旅人应该努力学习的手段,也是每个身处“百年未遇之大时代”的普通人亟需深刻汲取的养分。毕竟,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而且最好是大家都开心。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事件处理传递的层层正向效应,就忽略事件本身应有的“警醒效应”,从而对类似问题默然都持“宽容谅解”的态度。“出差错、现窘态”并非大家喜闻乐见之事。作为承担重要文化传播和教育功能的文旅公共场所尤其是文博类场所,还是应该充分汲取教训,以此为戒,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神,以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较真态度,对链接公众的相关展陈和表述反复检查、多次核校,欢迎接纳受众之中“一字之师”的同时,尽可能避免甚至杜绝“一字之失”。(文/“文旅浙壹说”融媒体首席评论员 梁山君)

本文书信图片源于人民日报转发报道,其余图片源自网络,仅作行业公益分享,反对即删。

来源:文旅动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