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5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床垫(Mattresses)作出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裁定若取消现行反倾销措施,在合理可预见期间内,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的实质性损害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根据
预警信息快报为您提供最新对外经贸摩擦案件、境外安全风险预警及全球经贸动态信息。
一、对华经贸摩擦案件
1、美国ITC对中国床垫作出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产业损害终裁
2025年5月15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床垫(Mattresses)作出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裁定若取消现行反倾销措施,在合理可预见期间内,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的实质性损害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根据终裁结果,本案现行反倾销措施继续有效。
2、美国ITC对中国2,4-二氯苯氧乙酸作出双反产业损害终裁
2025年5月1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和印度的2,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裁定被主张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的涉案产品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本案主要涉及美国海关编码2918.99.20项下产品。
3、美国ITC对中国六胺发起双反产业损害调查
2025年5月1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德国、印度和沙特阿拉伯的六胺(Hexamine)发起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同时对进口自中国和印度的六胺发起反补贴产业损害调查,调查被主张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的涉案产品是否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或损害威胁。本案主要涉及美国海关编码2933.69.50项下产品。
4、美国ITC对中国不锈钢焊接压力管作出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产业损害终裁
2025年5月1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的不锈钢焊接压力管(Welded Stainless Steel Pressure Pipe)作出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裁定若取消现行反倾销措施,在合理可预见期间内,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的实质性损害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根据终裁结果,本案现行反倾销措施继续有效。
5、美国ITC对中国环氧树脂作出双反产业损害终裁
2025年5月1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印度、韩国、泰国的环氧树脂(Epoxy Resins)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终裁,裁定进口自中国的被主张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的涉案产品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的实质性损害或损害威胁可忽略不计。本案主要涉及美国海关编码3907.30.00项下产品。基于该否定性终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决定终止对中国和印度涉案产品的双反调查。
6、荷兰通报中国出口豆角不合格
2025年5月15日,据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官网消息,因产品检测出杀虫剂含量超标,荷兰通报中国出口的豆角不合格。警报编号2025.3639。
7、比利时通报中国出口塑料秋千不合格
2025年5月19日,据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官网消息,因产品有可进入的开口和孔洞,儿童的头颈部可能会卡在其中从而受伤,不符合《玩具安全指令》以及欧洲标准EN 71-8的要求。比利时通报中国出口塑料秋千不合格。警报编号:OR/00076/25。
(以上信息来自国外官网、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等网站)
二、境外安全风险预警
1、菲律宾南马京达瑙省连发三起枪击案,致3死3伤
2025年5月19日,菲律宾警方通报,该国南部南马京达瑙省在过去的周末接连发生三起枪击事件,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当地警方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据菲律宾通讯社报道,最新一起袭击发生于18日15时左右,一辆载有3名社区和平行动队成员的救援车辆在前往洪水灾区途中遭到袭击,导致1人死亡、2人受伤。此前的17日,该省潘达格镇和布卢安镇先后发生两起枪击事件,共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警方称,两名死者有亲属关系,正调查两起案件是否存在关联。南马京达瑙省警察局局长鲍比·帕洛马指出,这些暴力事件发生在选举禁枪令仍然生效期间。警方初步调查显示,三起枪击案的作案方式相似,受害者均遭骑摩托车的不明枪手袭击。目前,三起案件的嫌犯仍在逃,当地警方已在全省范围内加强安全措施,追捕嫌犯的行动正在进行中。
2、巴基斯坦西南部发生汽车炸弹袭击,致4死20伤
2025年5月19日,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一名官员表示,该省一处市场附近18日晚发生汽车炸弹袭击事件,造成4人死亡、20人受伤。据美联社报道,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副专员阿卜杜拉·里亚兹说,爆炸发生在靠近阿富汗的巴基斯坦边境城市基拉阿卜杜拉。巴基斯坦《黎明报》援引里亚兹的话说,初步调查显示,爆炸物被安置在一辆汽车内。里亚兹说,爆炸还损坏了几家商店和附近一栋准军事部队所在建筑的外墙。事发后,伤者被送往当地医院治疗。俾路支省政府发言人沙希德·林德在一份声明中说,安全部队已经封锁事发区域并收集证据。目前,还没有任何组织声称对爆炸事件负责。据悉,分离主义武装和极端主义势力长期在俾路支省活动,当地恐怖袭击事件频发。
3、尼库绍尔·达恩当选罗马尼亚总统
2025年5月20日,罗马尼亚中央选举办公室发布的最终统计结果显示,独立候选人、布加勒斯特市长尼库绍尔·达恩在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胜,当选罗马尼亚总统。罗马尼亚中央选举办公室消息称,达恩获得超过616万张支持票,罗马尼亚人团结联盟党主席乔治·西米翁获得超过533万张支持票。据此前报道,达恩曾是一名数学家。他2020年当选布加勒斯特市长,并于2024年连任该职。
4、苏丹领导人任命卡米尔·伊德里斯为自2021年年底以来首位总理
2025年5月19日,苏丹主权委员会发表声明证实,苏丹主权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布尔汉当日任命卡米尔·伊德里斯为总理。据《苏丹论坛报》报道,伊德里斯是自2021年10月以来苏丹获任命的首位总理。2019年4月,苏丹军方推翻巴希尔政权,成立过渡军事委员会。同年8月,过渡军事委员会与非军方政治力量成立苏丹主权委员会,由布尔汉领导,苏丹过渡政府随后成立。2021年10月,布尔汉宣布苏丹进入紧急状态,解散主权委员会和过渡政府。同年11月,军方宣布成立新主权委员会,布尔汉继续担任主席。苏丹总理职位则一直空缺。此外,布尔汉还任命了两名女性成员加入苏丹主权委员会,二人分别代表苏丹东部和中部地区。
(以上四条信息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外安保信息技术(北京安库)经贸摩擦预警点)
三、全球经贸动态
1、欧盟下调经济增长预期,美关税政策令欧洲经济蒙上阴影
据央视新闻报道,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了2025年春季经济展望报告,大幅下调欧洲经济增长预期。欧盟方面当天表示,美国关税政策搅动全球贸易,给欧洲经济前景蒙上阴影,未来几个月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的话,可能会进一步抑制欧盟经济增长并重新引发通胀。东布罗夫斯基斯还进一步表示,欧洲经济前景依然面临下行风险。未来几个月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的话,可能会进一步抑制欧盟经济增长并重新引发通胀上涨。东布罗夫斯基斯强调,欧盟必须采取果断行动以提升竞争力。欧盟委员会分管经济事务的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表示,市场波动持续加剧,市场情绪脆弱,美国贸易及更广泛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依然巨大。这份春季经济展望强调欧盟需要迅速采取果断的措施,增强竞争力,确保长期繁荣,现在正是采取行动的时候。经济增长低迷是欧盟近些年来持续面临的一大困扰。分析人士指出,欧盟不仅需要着眼于提升自身竞争力,也需要与其他国家一道,努力维护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防止贸易争端升级,确保全球贸易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2、美财长承认:受政府关税政策影响,沃尔玛涨价消费者买单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近日承认,受到政府关税政策影响,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可能会通过提高价格,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贝森特还表示,与沃尔玛首席执行官麦克米伦进行了交谈,但没有对谈话内容发表评论。据报道,沃尔玛首席执行官麦克米伦上周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将竭尽全力保持尽可能低的价格。然而,考虑到关税的规模,考虑到零售利润微薄的现实,我们也无法承受所有压力。”沃尔玛首席财务官雷尼表示,“我们本意是要保持低价,但我们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对于任何零售商来说都是如此。”雷尼还称,沃尔玛的价格调整很可能会在5月底生效,6月份价格将“大幅上涨”。对此,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17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沃尔玛不应该向顾客收取更多费用来抵消新的关税成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近几个月来,美国政府贸易战严重打击了消费者信心。密歇根大学报告称,4月至5月期间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了2.7%,接近历史最低水平,部分原因是美国人担心经济衰退。
3、投资者逃离美国市场,日本资产4月迎创纪录外资流入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巨额资金撤离美国金融市场,流入包括日本在内的其他主要市场。最新数据显示,4月海外资金买入日本股票和长期债券的金额创下历史新高。日本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海外投资者4月共买入价值8.2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066亿元)的日本股票和长期债券。美国晨星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这是日本财务省自1996年开始收集相关数据以来,海外资金对日本金融市场最大单月净流入。根据日本财务省数据,这8.21万亿日元外资净流入主要发生在4月2日后的一周内。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美国纽伯格·伯曼控股公司高管表示,美国关税政策显然影响了全球投资者对于配置美国资产的思维方式,他们需要多元化投资。
4、英欧就渔业和贸易等领域达成多项协议
据新华网报道,英国首相府近日发布声明说,英国与欧盟已在渔业和贸易等多个领域达成协议,预计相关协议将在2040年前推动英国经济增长近90亿英镑(1英镑约合1.34美元)。英国首相斯塔默当天在伦敦与欧盟领导人举行会议。会后,英欧双方签署了为期12年的新渔业协议,保障英国渔船能够持续进入欧盟水域,同时维持欧盟渔船在英国水域的现有捕捞配额。英国政府将投资3.6亿英镑用于渔船现代化改造和技术设备升级。此外,双方达成的动植物检疫协议将简化英国食品出口手续并降低成本,令英国企业受益。首相府表示,自“脱欧”以来,英国对欧盟出口下降21%,进口下降7%。该协议将促使英国汉堡、香肠等产品重新进入欧盟市场。在环保领域,英欧同意对接各自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以“避免企业因欧盟明年即将实施的碳征税而受到影响”。英国钢铁出口将获得一项“量身定制”的协议,以规避欧盟新规及关税,预计每年将为英国钢铁制造商节省约2500万英镑。根据协议,英欧还将启动“青年流动计划”。首相府在声明中表示,该计划将设定人员流动限额及停留期限,具体规定预计将参照英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之间的协议。该协议将重点推进英欧在打击非法移民方面的合作,包括“设立遣返机制,协同应对英吉利海峡偷渡问题”。
初审:张 璟
复审:何金辉
终审:刘奕麟
来源:长春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