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了,来了!白发苍苍的陈氏后人从云南、从上海、从杭州……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刚刚在北京参加完座谈会的亲友代表马不停蹄地赶来了,全国知名的考古专家也专程从杭州赶来,只为与前辈重叙“师生情谊”。这是12月18日,余姚三七市镇二六市村鸡山学堂校史馆开馆仪式上的热闹一幕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冲 通讯员 张晓曦
来了,来了!白发苍苍的陈氏后人从云南、从上海、从杭州……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刚刚在北京参加完座谈会的亲友代表马不停蹄地赶来了,全国知名的考古专家也专程从杭州赶来,只为与前辈重叙“师生情谊”。这是12月18日,余姚三七市镇二六市村鸡山学堂校史馆开馆仪式上的热闹一幕。
活动现场
百余年来,从鸡山学堂走出了许多杰出人才。其中不乏为宁波近现代教育做出杰出贡献、倡新学以救国的教育家陈训正;保护《四库全书》西迁、守护文化根脉的史学家陈训慈;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接见,献身文保考古,亲历河姆渡遗址两次发掘,探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宁波考古专家林士民等知名人士。
鸡山学堂旧址
据了解,鸡山学堂是1907年陈氏族人陈依仁将陈氏私塾扩建而来,对附近村庄的适龄儿童实施免费教育,首开农村普及教育之风。随后几任校长兴校立规,众筹扩建,因材施教,实施新学,教授学生爱国爱乡,在助力地方公益,革除不良风俗,守护乡村安宁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当时的中心国民学校。
上世纪90年代,鸡山学堂与多校合并为二六市小学,并在2014年被余姚市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点。
校史馆一角
那么,如何对其活化利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通过学堂搭建多党合作的平台,传承好老一辈的教育初心与家国情怀,集聚各路人才优势,服务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余姚市三七市镇党委从2022年起,在前期修缮的基础上,精心谋划校史馆设计,在余姚市委统战部及各民主党派领导的支持下,多次讨论,几易其稿。
在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原党组书记赵一新的帮助下,联系上了鸡山学堂上海校友会,找到了许多失散多年的鸡山学堂校友,建立起了联系,并获得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12月初,三七市镇党委委员朱颜嫣组队,分别前往宁波、上海拜访了部分健在的鸡山学堂校友和陈氏后人。
看望九十高龄的林士民(中)校友
在宁波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林士民家里,林老还向大家展示了他1937年在鸡山学堂与老师、同学们的合影;在第三任校长陈训慈女儿陈绚文的住所,她谈到了父亲陈训慈捐资办学的历史;年近90岁的校友金香娣深情回忆起当年在鸡山学堂的学习趣事,她说自己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能接受免费教育,来到上海扎根成为一个工程师,非常不容易,她深深地感恩鸡山学堂;90岁的校友阮乐庭听说家乡来人看望,特意从住的四楼家中下来等待,还展示了他收藏的鸡山学堂上海校友会成员的照片;在养老院休养的百岁老人、陈训正的孙女陈昌掖还兴致勃勃地哼唱起了鸡山学堂的校歌……
那一刻,中断多年的校友情、故乡情被链接起来。
18日当天,林士民来了,金香娣来了!
林士民(左)与金笑娣(右)阔别70多年后再见面 张晓曦摄
两位70多年未见的鸡山学堂同班同学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激动,激动,我今天非常激动!”林老用三个“激动”诠释了他自己以及在场所有人的心声。
现场,赵一新向校史馆赠送了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的中国第一套经典原创儿童绘本《幼童文库》和《儿童世界》共计10本。
他告诉记者,向家乡赠送这套书是母亲陈玲娟生前的心愿。这是当年鸡山学堂图书室最受学生欢迎的两种读本,1935年陈玲娟在杭州艺专念书,每每放假回官桥,总学着哥哥陈训慈买这两种书送给学校图书馆,孩子们都会排着队抢着看……
陈子久(左一)捐赠书画作品
现场,陈氏后人、云南魅力汉道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子久向校史馆捐赠了他亲手书写的“鸡山自古地灵,官桥代有人杰”的书法作品,勉励乡亲们把家乡建设得更好;现场,胡安生、陈丹路、乐缨等陈氏后人参观了校史馆、图书室、乐歌室、备课室等修旧如旧,如黄埔军校的校舍时,抚今追昔,表示要多为家乡做贡献;在井头山遗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主任、井头山遗址考古领队孙国平研究员扶着林士民老人参观了出土的文物,两代考古人的心因为鸡山学堂的这一场活动紧紧地连在一起……
这一幕幕,让来参与活动的余姚市委统战部、余姚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各民主党派的嘉宾们非常感慨。
“鸡山学堂是余姚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余姚精心打造的多党合作示范平台。”余姚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昭表示,我们要继续深入挖掘鸡山学堂的当代价值,讲好鸡山学堂历任校长、历届校友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解析好传播好学堂百年来发生的重要故事。
余姚三七市镇党委书记吴宁说,我们将借助鸡山学堂这一文保点,团结社会各界力量,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历史文化遗产,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参加活动的鸡山学堂校友与陈氏后人合影
“鸡山学堂第六任校长孙德民先生曾表示要以‘顶天立地’的精神肩负起‘继往开来’的重任,我们将继承先辈遗志,全力推动二六市村的进步与发展!”余姚三七市镇二六市村党委书记朱言庭说。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