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拍摄,为何猥亵视频成铁证、出轨视频却可能无效?律师解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2 10:53 1

摘要:近日,沈阳万达商场内,女脱口秀演员于某在台上表演时,遭观众任某(男,23岁)当众触摸大腿根部猥亵。现场观众果断拍摄视频并报警,警方迅速到场将任某带走。经调查,任某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4条,构成“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他人”,被处以行政拘留十日。

近日,沈阳万达商场内,女脱口秀演员于某在台上表演时,遭观众任某(男,23岁)当众触摸大腿根部猥亵。现场观众果断拍摄视频并报警,警方迅速到场将任某带走。经调查,任某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4条,构成“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他人”,被处以行政拘留十日。

事件在网络持续发酵后引发广泛热议。有网友对此存疑:未经当事人同意拍摄的视频是否合法?这类视频又能否作为有效证据?有人还以离婚纠纷中因非法拍摄导致出轨视频未被采信为例,围绕视频如何成为有效证据展开讨论。

为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了专业法律人士,对“随手拍”的合法性与视频证据效力进行了深入剖析。

“随手拍”为何能成关键证据?

在这起引发热议的剧场猥亵事件中,北京大成(济南)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想分析指出,观众拍摄的视频之所以能够成为关键证据,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合法性要件。

首先从场所性质来看,事发地商场剧场属于典型的公共场所。在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及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我国法律并未禁止公众在公共场所拍摄他人公开行为。“就像我们在景区拍照时难免会拍到其他游客一样,只要不是针对特定个人的恶意拍摄,通常不会构成侵权。”李想解释道。

其次在内容范围上,视频严格限定于舞台上的公开表演过程。李想特别强调:“拍摄者清楚记录了违法行为,没有涉及受害者其他隐私部位或无关人员的私密信息,也没有将镜头伸向后台等非公开区域。”

最重要的是拍摄的正当性。“拍摄者主要是为了制止违法行为、协助警方办案,而非恶意传播或侵犯隐私。”李想表示,这符合民法典中有关“为维护公共利益或肖像权人合法权益可以合理使用他人肖像”的规定。

李想提醒,要使“随手拍”视频成为有效证据还需注意几个关键点:必须确保视频内容的原始完整性,任何剪辑加工都可能导致证据失效;如果需要网络传播,必须对受害者面部等敏感信息进行模糊处理;建议发现违法行为时优先报警,由警方专业固定证据,避免直接上传网络造成二次伤害。

离婚纠纷“出轨视频”为何常被排除?

“在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法院需要兼顾当事人的举证权利与公民的隐私权保护,取证手段违法会导致证据失效。”山东浒源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敏指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如离婚纠纷里,在酒店等私密空间拍摄的“出轨视频”,即便内容属实,也会因侵犯隐私权、取证违法而被法院排除。

“在民事案件里,取证场合的性质是关键。”杨敏强调,在他人住宅、酒店房间等私密场所偷拍,即便拍摄内容与案件紧密相关,也会因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无法作为有效证据。实践中,曾有离婚案件当事人强行闯入第三者住所拍摄视频,不仅证据未被采信,自身还因涉嫌非法侵入住宅罪被追究法律责任。

同时,民事案件对取证手段的合法性有着硬性要求。杨敏解释道:“通过安装窃听器、跟踪偷拍、黑客入侵电子设备等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不仅会被法庭排除,取证者还可能面临侵权风险,甚至承担刑事责任。”

法院在审查证据时,会综合考量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三要素。杨敏特别强调:“不少当事人以为掌握‘实锤’就能在民事诉讼中胜诉,却忽略了取证过程本身的合法性。实际上,证据合法性是基础性要求,过不了这一关,一概无效。”

视频证据如何不“失效”?

杨敏结合民事案件特点,通俗易懂地总结出三大关键取证要点。

第一,拍摄地点有讲究。建议优先选择商场、街道等公共场所,尽量避免在私人住宅、酒店房间等私密场所进行拍摄取证,防止因侵犯他人隐私导致证据无效。

第二,拍摄方式要合法。通过偷拍、窃听、跟踪等非法手段获取证据不可取,这类行为不仅可能导致证据不被采信,甚至可能让自己面临法律风险。

第三,证据使用有技巧。单一的视频证据往往效力不足,建议搭配证人证言等其他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对于重要证据,办理公证能显著提升法律效力;如果对取证方式存在疑问,建议提前咨询专业律师,确保整个过程合法有效。

来源:山东省委政法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