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办主任来啦”:“北工商”、“北建大”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1 19:03 1

摘要:北京工商大学去年推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书院制,设立了三所新学院,按每专业50%的比例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北京建筑大学今年推出了四大招生改革新举措,其中“建筑菁英班”和“工科菁英班”实行了“本博一体化”贯通培养┅┅

北京工商大学去年推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书院制,设立了三所新学院,按每专业50%的比例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北京建筑大学今年推出了四大招生改革新举措,其中“建筑菁英班”和“工科菁英班”实行了“本博一体化”贯通培养┅┅

在日前由北京城市广播副中心之声《教育面对面》栏目和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联合推出的“招办主任来啦”直播节目中,北京工商大学(以下简称“北工商”)招生办公室主任卜晓媛和北京建筑大学(以下简称“北建大”)招生办公室主任胡德俊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的整体及专业特色、招生政策以及学生深造就业情况,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升学规划中心校长何艳丽则介绍了适合中低分数考生报考的市属院校及报考注意事项。

“北工商”: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

“‘北工商’由北京轻工业学院、北京商学院和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而成,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涵盖理、工、经、管、法、文、艺、农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我们以商科、食品、轻工业为特色推进内涵差异化发展,建成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卜晓媛介绍道。

一系列数据展现出“北工商”在学科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学校拥有3个高精尖学科,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农业科学更是进入了前1/1000;此外还拥有23个国家级本科一流专业,23个北京市级本科一流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1个北京市专业群建设与改革试点,3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2个专业入选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北工商”可谓灵活多样。据卜晓媛介绍,学校打造了“北工商”特色的现代书院制,2024年设立了数字书院、求真书院和创新书院,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贯通融合、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一体推进、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育人新范式。其中,数字书院包含会计学和金融科技两个实验班,求真书院包含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以及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实验班,创新书院包含人工智能以及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两个实验班,实验班按每专业50%的比例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学生可选择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本科直博),也可选择本硕、硕博路径(本硕博连读)。

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去年“北工商”新增了计算金融专业,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课程;另外去年还新增了两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受到考生和家长的欢迎;如食品营养与健康双学位项目,毕业生可获得食品营养与健康和市场营销两个专业的学士学位;高分材料与工程和智能财务项目,则可获得高分材料与工程工学学士和财务管理管理学学士两个学位。“为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学校还依托优势学科资源,构建了首批18个特色微专业,涵盖‘基础学科-前沿技术-产业应用’三个维度,包括金融与风险管理、数智会计、食品添加剂应用与监管、化妆品测评、因果数据科学、人工智能+X、AI大模型技术与应用、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新媒体运营与创意传播、文化创意与品牌设计等专业方向”,卜晓媛表示。

除此,学校注重因材施教,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大学英语实行分级教学和免修免考制度。学校还实行“本科导师制”,由学院骨干教师及业界专家担任本科生导师,为学生提供学业、学术和就业指导。学校还实行较为宽松的转专业政策,学生在大一结束时可申请转专业,转出不设限,转入门槛也较低,2024年转专业成功率达89%。

而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除了可通过高考报考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北工商”还与34个国家的87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入校后学生可报名参与国家公派校际交换生本科双学位、本硕连读和短期交流等项目,目前每年都有数百名学生通过这些项目到海外一流大学进行交流。

谈及升学与就业情况,卜晓媛表示,“近年来学校的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深造率在30%以上,2024年的深造率达33%,很多工科专业的升学率能达到60%。就业方面,202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中我校毕业生排在第65位,可见还是很有前途的。学生就业的主要行业包括金融业,占1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13%;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占13%。另外,84%的毕业生选择在北京地区就业,在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达到46%。”

“去年,学校在全国招生的人数为2960人,在北京地区招生人数为1799人,今年计划还没有下达但预计有所增加。在大平行志愿填报方式下,只要身体条件符合要求,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提档不退档,学校调档比例一般不超过105%”,谈及招生政策的同时卜晓媛还提醒考生,“‘北工商’拟继续设置‘金融+’及‘大数据+’等交叉学科特色明显的专业组,组内均是体现‘工商融合’和‘数智赋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优势专业,有意愿跨学科学习的考生可以优先填报该专业组,选考科目要求必选物理。”

“北建大”:建筑领域权威学校,今年推出四大招生改革新举措

“‘北建大’源于1907年成立的京师初等工业学堂,是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一所百年老校”, 在胡德俊的眼中,“北建大”不仅有辉煌的历史,现如今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学校不仅是“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还凭借鲜明的建筑特色,在建筑领域具有地缘、行业和资源等优势,已与北京城乡建设各个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如中国建筑集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工集团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被誉为“培养未来规划师、设计师、建筑师”的摇篮。”

“在学科建设上,学校现有 3 个 ESI 全球排名前 1%的学科,分别是工程学、环境生态学和化学。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学校 70%的学科位列 B 档次,建成了从城市规划设计到施工管理,从城乡建设到城乡治理的完备的学科结构。学校现有35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17个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为国家级的特色专业、15个为北京市级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4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目前学校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的一流专业建设点达到25个,占比超过70%,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在专业设置、专业实力上具有非常雄厚的实力,优势和特色也比较显著”,胡德俊指出。

在国际合作方面,“北建大”也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目前已与 48 个国家和地区的 125 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学校还牵头成立了“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目前有 30 个国家的 91 所院校和企业加盟。通过这个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众多国际合作交流和人才培养的机会。

谈及就业,胡德俊用“非常有优势的‘金名片’”来形容。用他的话说,“‘北建大’是全国就业 50 强高校,也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2024 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 96%以上,其中国有性质单位就业占比超 70%,人才整体供需比在 1:10 以上,位居市属高校前列。2024 届毕业生被住建部、应急管理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以及大型国企央企等录用的人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住建部接收我校应届毕业生的数量最多,大概占到总量的 1/4左右,这说明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此外,胡德俊着重介绍了“北建大”今年招生改革的新举措,一是深化“建筑菁英班”和“工科菁英班”招生,两个班实行“本博一体化”贯通培养,具有“三制五化”培养特色,即书院制、“校内 + 校外”名师双导师制、学分制、科教一体化、本博贯通化、小班化、个性化和国际化,“一生一策”灵活定制培养方案。二是首次新增人工智能创新试验班,计划招生35人,第一年强化人工智能知识和数理基础知识学习,一年后学生可在全校所有专业中任选专业,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三是强化“7个学院特色实验班”招生,涉及建筑学实验班、土木工程大师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实验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验班、工程管理实验班、遥感科学与技术实验班以及车辆工程实验班。7个实验班均实行小班制、校内外名师双导师制、项目化、国际化、保研和奖学金倾斜等,突出专业特色人才培养。四是改革转专业管理办法,胡德俊表示,“学校实行宽口径政策,允许学生分别在大一和大二春季学期共两次机会提出申请。学生转专业成功的比例非常高,整体在百分之七八十以上,部分专业甚至达到百分之百。”

去年,“北建大”总招生人数为1935人,京内投放计划数为1333人。谈及今年招生胡德俊表示,“虽然计划还没有正式下达,但预计会有一定的扩招,以最后下达的为准。”

专家支招中低水平考生如何选择院校

“二模”考试结束后离高考愈发临近,报考志愿日益成为考生和家长关注的话题,尤其对于那些成绩处于中下水平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对此,何艳丽重点介绍了北京有哪些市属院校适合这些学生报考并分享了报考上的一些注意事项。

据何艳丽介绍,2024年共有633所院校在京投放招生计划,总招生计划数是42050名,其中京内高校在京投放的招生计划数是35329名,占比达84%。在京投放的这3万多招生计划中,部委直属院校招生计划数占到5000多,市属院校招生计划数将近25000人。对此何艳丽表示,“北京市属公办院校去年有20所,今年新增了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共21所,由于北京市属院校在京招生计划数最多,以‘一模’成绩为例,总分在550以下的考生在报考时可以重点关注这些院校。另外去年新增了京津冀职教改革项目,由三所学校与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联合培养。这三所学校去年招生 900 多人,预计今年招生计划将保持稳定。此外还有6所民办院校,基本到了本科线或者本科线上多一点就可以报考,甚至还可能有本科分数线下征集的情况。”

还以“一模”成绩为例,对于成绩高于一本线 40 - 50 分以上的考生,何艳丽建议除了部属院校,可以重点关注首都师范大学(简称“首师大”)、首都医科大学、北建大、北工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市属院校。她还强调,“在选择时不仅要关注学校本身,还要留意学校招生政策的变化以及学校专业组内专业的分数线。”以“首师大”为例,去年该校设有 5 个专业组,包括不限专业组、历史专业组、地理专业组和两个物化专业组。其中,历史专业组的分数最高,其次是地理专业组。在不限组中,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较低,最低录取分数为 582 分。两个物化组的区别在于一个包含师范专业,另一个则不含。“去年化学和生物这两个专业分数和位次相对较低,是由于去年选物化组的人数总体上不算多,所以去年选市属高校的物化组就占优势,而不限选组的竞争则比较激烈”,何艳丽指出。

对于成绩刚好达到一本线上的考生,何艳丽则建议重点关注像北方工业大学、“北建大”、“北工商”等市属高校,以北方工业大学为例,它今年招生变化较大,该校去年只有不限、物化、物化中外合办三个专业组,但今年预计扩展到 7 个专业组。其中,物化组又细分为五个专业组,有两个是中外合办的;不限组也分为两个专业组,划分更为精细;比如第一组包含计算机、电子信息、信息安全等专业,第二组包含自动化、电气精英班和普通班,第三组包含电气中的智能电网方向。在何艳丽看来,“菁英班的主要方向是读研和读博。智能电网方向专业虽然比普通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少了2 - 3 门专业课,但仍然被国家电网认可,这也为分数较低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今年该校还将物化中外合办组中的土木工程专业单独调整出来,也让有不同需求的学生都能选到自己心仪的专业。其实北方工业大学正常的录取分数还比较高,但这样细分出来,每个专业组的最低提档线就一定有所相同,这些变化值得家长们去关注。”

“家长现在能做的,应该是了解各个学校的招生变化、有哪些调整,以及未来重点考虑的专业有哪些,还要了解专业组下面具体专业的情况。现在本科学历肯定是不够了,有些学校推出了本硕或本博贯通培养的项目,如果有这些需求的家长和考生可以及时关注下,这样今后就不需要保研或申请读博士了。另外,现在很多学校在招生上做出了创新和调整之举,这些举措都是站在学生角度考虑的,旨在把学生培养得更好,因此建议考生和家长重点关注下这些调整和创新”,何艳丽建议。

文/郝梦

来源:天哥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