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汽车当奢侈品卖或就是骗局!所以,我绝不推荐造车新势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2 10:28 1

摘要:为啥?因为商业中心一楼的店铺租金都非常昂贵,从成本的角度来说,只有黄金珠宝奢侈品,还有女性化妆品,这些高毛利的商品,才可以支撑商业中心一楼的高额的租金,才能确保他们可以做到持续的运营。

大城市核心商业中心的一楼,一般销售的,都是黄金,珠宝,手表,化妆品和奢侈品。

为啥?因为商业中心一楼的店铺租金都非常昂贵,从成本的角度来说,只有黄金珠宝奢侈品,还有女性化妆品,这些高毛利的商品,才可以支撑商业中心一楼的高额的租金,才能确保他们可以做到持续的运营。

这是最基本的商业逻辑。

但是现在我们去逛商场,尤其在一些中心城市,比如北上广深,我们会发现,很多高级商场的一楼,现在除了有传统的黄金珠宝奢侈品,竟然还出现了很多造车新势力的新能源汽车。

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普遍,很多城市的商圈一楼,汽车展厅的密集程度,已经让商场变成了汽车城。

汽车作为特殊商品,进一些高端商场,在很多年前就有,比如在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淮海路,劳斯莱斯和宾利等顶奢汽车品牌,会在高端商场的一楼,有个精致的城市展厅。

但是很多年来,只有劳斯莱斯和宾利这种顶奢品牌这样做,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也会有城市展厅的展示,但是也只是为了满足、特殊时间节点的特殊传播需求,而绝不会把4S店开到商场里去。

因为汽车作为一个特殊的耐用消费品,除去一些顶奢品牌,大部分汽车的毛利水平,其实非常之低。

也就是说,从商业成本的角度出发,把低毛利的汽车产品,放到高租金的商场一楼去卖,如果不是短期的传播需求,那就是一个根本不可能盈利的买卖。

那为何现在中国大部分城市核心商业中心的一楼,都有很多造车新势力的城市展厅呢?而且现在从数据上看,很多造车新势力,也是因为在城市展厅的数量密集,而确保了很好的销量。

我们甚至看到,很多手机电子产品的展厅,同时也展示并开始销售汽车。

那造车新势力的这种做法,是一种传统车企不曾想过的市场营销智慧?还是说,是造车新势力在某些方面敌不过传统车企,不得不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实现换道超车?

在商场里卖车,从经销商的角度,显然无法支撑。那就一定是品牌方的行为,要么是品牌方的直营店,要么,品牌方在店铺租金方面,对经销商有高额的补贴。

但是不管是品牌直营,还是品牌方给经销商的补贴,分摊到每一辆车上,长时间在租金高昂的商场里卖车,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亏损的。

那为何造车新势力要用这种亏损的方式去卖车呢?

这就要回到造车新势力造车的本质。

传统车企造车,是为了通过造车,打造一个汽车行业的百年品牌,不管奇瑞,吉利,长安,长城,他们为了长续经营,都会在技术研发上,下苦功夫。

而在营销方面,一定要考虑企业的经营成本。因为持续亏损的企业,显然不可能获得长久的发展。

但是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大部分都属于资本投资行为。资本投资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尽可能的,在短期内获得更多的投资回报。

所以,造车新势力显然不会在技术研发,这种投资回报周期非常长的项目上下功夫,他们的重心,就只能放在市场营销上面。

所以,中国的消费者就会发现,因为造车新势力的陆续登场,汽车市场就出现了很多全新的销售模式。比如大面积的在租金高昂的城市商业中心的一楼开展厅,就是一个最为突出的现象。

当然,同时匹配的,还有不计成本的,超高的市场营销推广费用。

而对于汽车消费者而言,真正懂车的群体,那是相对小的。大部分的汽车消费者,还是会根据广告和感知买车。就是什么车的广告多,什么车能见度高,他们就选择什么车。所以城市展厅密集的造车新势力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至于这些汽车品牌,成立了多久,是否有技术实力,是否会很快倒闭,很多消费者似乎并不会做很深的思考。

因为大部分人都觉得,汽车工艺流程这么复杂,既然这个品牌可以生产出汽车来,又可以通过国家的质量认证来上市销售,那显然也差不到哪里去。

而大多造车新势力,就是利用了大部分消费者的这种信任心理,在新车发布的时候,就不计成本的大肆投放广告,不计成本的,在各种核心商业中心广开城市展厅。

一是给消费者一种实力很强的表象,另外,也是通过高昂的营销成本和密布的城市展厅,在短期内,快速拉动销量。

至于技术层面,他们会动用大量的公关成本,去屏蔽网络上的负面信息,但是研发技术团队的建设,鲜有公开的说明。

这种极度透支的营销行为,显然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所以我们就会发现,很多造车新势力,卖的越多,亏损的也越多。能融资的新势力,依然是继续亏损。而没能持续融到资的品牌,就接连倒闭了。

从威马,恒驰,高合,极越,再到目前已经近乎宣告倒闭的哪吒,中国汽车市场的造车新势力,从开始到现在,已经关闭了大小近百家企业了。

所以,对于很多造车新势力,尤其是把汽车当奢侈品在城市商业中心一楼销售的行为,它就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骗局。

既然是骗,终究就有泡沫破灭的那一天。

所以,现在很多朋友想买新能源汽车,向我咨询时,我从来都不会推荐造车新势力。不管这些造车新势力现在销量多好,如何风光。我的推荐,从来都是传统车企的产品,比如奇瑞集团的高端品牌,星途星纪元。

因为汽车作为一个特殊的交通工具,它的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驾乘者的生命安全。那些成立才几年的造车新势力,东拼西凑的一个临时技术团队,你能相信他的产品质量?

而像星途汽车这种传统高端品牌,因为依托奇瑞集团强大的技术实力,不管是星纪元ET,还是星纪元ES,要技术,有技术,要安全,有安全,要科技,奇瑞集团在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方面的赶超,早就是行业头部了。

更重要的,这些传统自主高端品牌,基本不会采用那种透支式的营销模式,从品牌发展来看,短期销量和市场声量,好像没有一些网红车型热闹。但是从长远看,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能看得清,哪些品牌,可以走的更远。

从众泰,到威马,从恒驰,到高合,从极越,再到哪吒,中国汽车消费者的血泪教训实在太多了。但那么多的市场教训,中国汽车消费者的成熟度,依然堪忧。

那些通过高额营销成本打造的网红车,即便每天都有各种事故,却依然畅销。

而像星途星纪元ET和ES这种高品质好车,却成为叫好不叫座的冷门车型。很多有识之士感叹,这简直就是中国汽车消费的悲哀。

不过最近市场传来好消息,某网红车型开始受到抵制,而像星途星纪元ES和ET这样的好车,销量持续向好。

成长,可能需要一个过程。把汽车当奢侈品卖的这种营销骗局,希望在中国汽车市场,能早点成为过去。

大家以为呢?

来源:小叶汽车闲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