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止是在NYU,PH在西海岸的影响力也是不可小觑的。UCLA和UCB两大UC系代表学校的学生,也有很多PH alumni。去年就经历过申请季的H.Y.学员,今年再度征战时选择了和PH携手合作!尽管GPA不尽如人意,但仍然欣喜地拿下UCLA金工offer!(本项
不止是在NYU,PH在西海岸的影响力也是不可小觑的。UCLA和UCB两大UC系代表学校的学生,也有很多PH alumni。去年就经历过申请季的H.Y.学员,今年再度征战时选择了和PH携手合作!尽管GPA不尽如人意,但仍然欣喜地拿下UCLA金工offer!(本项目2023 Quantnet排名第9,2024排名第12)逆袭案例总是非常精彩的,来看看他是如何扬长避短的吧~
姓名:H.Y.
即将要去:UCLA MFE
高中:广州二中
本科:UCB
专业:Data Science&Statistics
Overall GPA:3.3+
GRE/GMAT:330+
实习经历:一段Web3 Startup,一段top美元PE,一段top人民币VC
访谈正式开始
我选择PH留学是因为身边很多同学都选择了PH留学,他们的录取结果也让我很满意。于是我初步与Smart联系了下,感受到了这边的流程和导师的经验对我会有帮助,所以最终决定选择PH留学。
首先是Smart部长给了我很多非常具体的经验,尤其是关于如何与招生官互动。他的建议并不是那种泛泛而谈,而是非常有针对性的。文书主导师在我已经有了大致的文书思路后帮助我完善了很多细节,集中在如何体现我的专业性和成熟度上。
印象最深的事情是在等待UCLA项目结果时很久没有消息,我就找Smart求助。Smart部长详细教我如何与招生办沟通,展现我的诚意,并给予了我很多个人化的建议。
这方面我的诉求比较明确,因为上一季其实也申请过了一次。我知道自己的硬件条件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希望找到那些不太看重GPA的项目。Smart部长根据我的情况,帮助我找到了更适合我的学校和专业方向,并尽可能地把我的软实力发挥到最大化。最后我根据他的建议,自己在不同档次选了一些合适的项目去申请,主要是Tier2里面那些不是很看GPA,并且我自己也还是想去的。
因为我之前做过申请,所以我的简历本身已经比较完整,挖掘这方面需要的帮助倒是不多。但导师还是给我在文书上做了很多细致的调整,特别是在如何体现我的专业性和成熟度方面,也帮我好好润色了两次申请期间补充的课程和经历,尽量帮我扬长避短。
就像之前说的,我的申请材料之中都是弱化GPA,强调在实践中养成的对于金融市场的理解。我的文书导师自己就是Hedge Fund的从业者,他很擅长总结我给的素材经历,转述到文书中体现出我的专业性,并且结合我个人的经历传达出我对金融市场的深厚理解。我们先语音详细聊了后确定写作的方向,然后导师给予了非常具体的建议,因此整个过程非常高效,后面修改的版本也不多,整体合作挺顺畅的。
在技术技能培训和模拟面试方面,PH帮到我不少,在研究生项目里面video或者真人面都有给到我完整的面经去准备。并且当时我面临一个重要的实习机会,也是需要面试,PH团队还帮我联系到了对口的导师帮助我准备相关的技术问题,使我在面试中表现得更加自信。
►问:当时申请的dream program是什么?在众多offer中为什么选择了现在这个项目?这个项目的优点和缺点各有什么?我当时没有明确的dream program,因为我对自己的评估比较清晰,知道自己在硬件条件上有不足。所以我的策略是如果能够获得一个顶尖项目的offer肯定就入读,哪怕具体课程和专业方向不完全对口;如果不能,那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项目。
问如何拿到推荐信的?怎么跟教授培养良好关系?推荐信的获取对我来说相对顺利,因为这也是我第二次申请了,一方面之前有过推荐人,另一方面再去找新教授时流程也比较熟悉了。正常有礼貌地去询问的话问题不大。
我的情况显然是GPA方面一开始投入的精力不足,因为我当时一直想着本科毕业之后去就业,之后决定申研就主要得提升软背景;学弟学妹时间还久的话GPA还是得多多保持的。实习和推荐信对我来说比较顺其自然,只要自己认真学了做了,自然有领导教授能给推荐,这个我个人不喜欢太功利地去追求。
我的情况确实是因为前几年没决定申研,所以没好好保GPA,到了后期发现就业市场不好了再去做准备,肯定是吃了亏的。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尽早想清楚自己的规划方向,决定了之后就按照这个方向去好好准备,才能取得更加理想的结果。
PH团队都挺专业,很懂得按照我的情况来定制申请策略,导师们也都非常负责。过程中也给到过我除了申研之外的辅导,我觉得很暖心。“To H.Y.来自PH的祝福:
你的独特经历、对申请的坚持、不懈的努力都是咱们能逆风翻盘的关键。而这些品质,一定也会帮助你持续成功,不断进步!
期待在UCLA的故事哈,等着你上岸的好消息!
来源:开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