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从澳门到北大

B站影视 2024-12-20 11:46 2

摘要:今天,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作为最早招收澳门学生的内地高校之一,北京大学始终从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积极发挥学科优势,拓展深化同澳门的合作交流。

今天,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作为最早招收澳门学生的内地高校之一,北京大学始终从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积极发挥学科优势,拓展深化同澳门的合作交流。

近五年,北京大学培养了两百余名来自澳门的本硕博学位生。2023年,北京大学与澳门大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发起数智教育发展国际大学联盟,合作推动京澳两地人才培养及科研创新。2020年至今,北京大学与澳门科技大学在医学、航天工程、葡西语文化等领域的科研合作持续深化,两校共同推动成立医药合作实验室、葡西语国家与地区语言文化教育联合研究中心,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师生参与研制“澳门科学一号”卫星能量电子探测器,北大法学院支持澳科大法学院创建发展。多年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还积极参与澳门理工大学社会经济与公共政策所的学科建设,两校联合打造“北大医学部-澳门理工大学护理书院”,树立医学教育合作典范。2023年,澳门10余所院校校领导组成“澳门高等院校领导研习团”来校交流学习,有效推动京澳两地教育交流合作开拓新局面。北京大学港澳研究院成立40年以来,经过几代学人的耕耘传承,在深入研究“一国两制”方针与基本法的基础理论,培养“一国两制”实践骨干人才、宣传阐释中央涉港澳方针政策以及港澳研究高端智库建设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重要的贡献。

南海之滨,千里之外

从濠江到未名湖

一群来自澳门的学子

在北大体悟“家国天下”之情怀

于燕园实现自我成长与蜕变

在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

让我们走近其中9位同学的燕园故事

胡元楚

举起相机,记录北大故事

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本科生

今年是我在北大就读的第三年,三年很短,但有数不清的精彩瞬间。

北大的课堂无处不在。入学第一天,我受北大电视台的学姐委托拍摄新生报到的第一视角Vlog,就此开启了我的校园记者时光。从一个连相机都没摸过几次的小记者,到如今能独当一面,参与运营北大小红书百万粉丝账号,我在亲历美好的同时,也能定格每一刻的色彩。

假期,我随北大“读懂中国”实践团走进贵州、新疆,深入当地感受民风民俗。这是我第一次走出校园,走进广袤的祖国大地,走进一线企业生产和基层建设。我至今依然记得当时去到排楼村,村支书给我们唱村歌——他说村里每个村民都会唱,大家在歌声里就有了干活的冲劲,有了建设的动力。村里的文化建设墙上写满了村民们一起制定的规章制度,与一般严谨复杂的章程不同,这些写给村民们看的文字直白简洁、朗朗上口。我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了基层治理与书本上那些制度建设理论的差异,制度在不断的“化繁为简”中具备直接指引群众的能力,以朴素的形式承载复杂的发展模式,却真真切切地带来一个又一个经济增长点。我不知道如何描述那种拨开顶层面纱、真实触碰到土壤的感觉,但我在那面村民们每日经过的文化建筑墙前,驻足良久。

△2023北大港澳台“读懂中国”项目贵州实践团

与北大同学相处的回忆将是我珍藏一生的瑰宝。我大学生活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辩论协会里度过的。我们一起走过天南海北,代表北大到全国各地比赛,看属于我们的冠军时刻,看我们一起努力经营的小社团成为北大“品牌社团”,看我们尽力推广的社会议题真的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主持2023健言青春·国际华语控烟辩论邀请赛决赛(左四)

我想,在北大的经历让我明白,没有人能对“大学”二字作出精准的定义,大学的意义是自己探索出来的。知识只是北大教会我的最普通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北大教会我能用所学做什么、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何文楷

用粤语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

法学院2019级本科

在北大这片沃土上,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宝藏,更学会了如何做一位“有爱的人”。

在燕园的四年里,我加入了北京大学国际暨港澳台事务学生秘书处、澳门文化交流协会等社团的活动,致力于搭建海峡两岸及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比如国际文化节、粤语班、国情实践、文化论坛等,每一项都倾注了我们团队的心血与智慧。

△在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典礼上演唱《祝福》

粤语班是其中一项最为体现出“传承精神”的活动。与内地学习普通话的方式大相径庭,我们无需通过粤语拼音来掌握这门语言,因此,绝大多数粤语母语者并不熟悉粤语拼音。正因如此,在踏上粤语班导师的岗位之前,我们这些新晋导师需虚心向前辈——那些经验丰富的师兄师姐求教,迅速掌握粤语拼音及其他相关的教学精髓。

我们每年都不遗余力地创新,将自身的教学方式与流行元素巧妙融合,打造出独具一格的“粤语梗”,使得每年的粤语班教材都别具一格,让学员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粤语之美”。每一年的粤语班,都见证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对粤语文化的热爱日益加深,对澳门文化的了解日益全面。课堂上,导师与同学们互动热烈,氛围融洽,共同营造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学习环境。于我而言,粤语班不仅是一个传授语言技能的课堂,更是一个传播文化、增进了解的桥梁。它不仅感受到语言的生命力和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不断传承与创新,才能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致力于粤语与澳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

△担任北京大学粤语班“爱‘粤’之城”导师

正所谓“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在北大这片充满智慧与包容的土地上,我们既尊重并欣赏彼此的差异,同时也追求和谐与共存。愿我们都能成为文化的使者,将这份美好的信念传递给更多的人。

吴振鹏

踏遍大江南北,开展冰雹科研

物理学院2014级本科

在这片知识的沃土上,我度过了人生中最绚烂多彩的十年。北大,不仅是我学术探索的起点,更是我深入了解内地文化、感受时代脉搏的平台。

在一个收集冰雹样本的科研项目中,我走出校园,深入了解了内地文化。我们与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携手合作,收集并分析了来自不同地区的冰雹样本。我们亲赴各地收集样本,并确保它们在零度以下的条件下被带回实验室。通过高精度的仪器检测,我们发现每个样本的离子浓度、不可溶颗粒成分以及同位素含量都独一无二,这体现了各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正如各地的文化各具特色一样。此外,利用3D打印技术,我们还原出冰雹的形态,并附上详细的冰雹信息一同寄回给志愿者。

从北国冰原到南方暖阳,我们踏遍大江南北,这不仅是科学考察,更是心灵与文化的深度触碰。每到一处,我都被当地人民的热情与善良所感染,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对待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让我深切体会到,文化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活生生的生活实践。

△吴振鹏(左一)与收集冰雹样本的志愿者合影

尤其难忘的是,我有幸参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大型文艺晚会,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数千名观众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晚会以“奋斗”为主题,生动再现了新中国从诞生到发展的辉煌历程,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

△参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大型文艺晚会

十年的旅程中,我亲眼见证了内地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变迁。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对内地文化的热爱与自豪,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未来,我将带着这份对文化的热爱与敬畏,继续探索未知,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承希

在音乐中与内地文化交融

社会学系2021级本科生

不知不觉,这已经是我与北大结缘的第七个年头,初中开始心里怀揣北大梦,高三那年从中国的南边走到了北京,踏入燕园。这四年中,我参与了多项音乐与表演艺术的项目,其中贯穿我整个大学生涯的,必然包括一二·九合唱歌会。

从自己作为新生参赛到进棚为系歌进行录音,再连续三年以主排身份带领社会学系的新生们踏上百周年纪念讲堂的舞台,身份的不同会导致观念和目的发生改变,也学会了换位思考。

在一二·九合唱中,新生同学们脸部肌肉需要高度紧绷,状态也要极度亢奋才能呈现出好的声乐表现效果,这样会导致他们面部表情展现得十分夸张,大部分的同学起初并不愿意做出这样的表情,但是要逐渐地让他们接受这样的表现形式,并且乐意主动地在合唱中表现出积极的状态才是那段时间中合唱排练最核心的目标。为了让同学更自然地表达,我一段一段地给他们“讲歌”,帮助他们理解曲目中的情感,词中所描述的意境和内容。

△带领新生排练

在很多学弟学妹的朋友圈中,可以看见许多触动到我的文字,他们真的听懂了、唱懂了这首歌。历时两个月左右披星戴月的排练,某次排练后的初雪夜,是他们构建起对燕园初印象的桥梁。我很荣幸,也很感动能够通过我所热爱的音乐、歌声和舞台,构建起他们和燕园之间的其中一个连结。

比赛的核心价值在于致敬和表达,而不在于获胜。我们所演唱的社会学系系歌《行行重行行》中有一句歌词“此心安处是吾乡”,“心安处”是中国,是燕园,也是社会学系;而对于我自己而言,还是我生长了十八年的土壤——中国澳门——我的故乡,因为我的根在,我的心也在。

△参与社会学系一二·九合唱(第二排右二)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我也有一群来自内地五湖四海的知己,甚至伴侣。不论文化背景的差异,音乐是我们的共同语言,也是把我们连接在一起的桥梁。我相信我定会带着丰富的收获,回馈我的家乡,为澳门社会添上一笔鲜活的色彩。

黄滋才

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数学科学学院2009级本科

在北大6年的求学期间,我首次接触社团工作和学生工作,从北大澳协到港澳台学生工作,从基层到社团负责人,通过一次又一次大型活动,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能力、领导力、责任感和使命感,感恩一路上的每一位同行伙伴,让“社团”这个第二课堂给予我丰厚的精神财富。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成功不仅仅在于个人成就,更在于如何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因此,自毕业后我一直坚持参与青年工作至今。

△北大澳门同学毕业合影(2013年)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北大人始终传承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这不仅塑造了我的人生观,更指明了我的前进方向,这也是北大带给我最大的财富。参与工作以来,无论是工作还是社团,在关注个人生涯发展的同时,更时刻关注国家的发展。从中葡服务到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从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到澳门青年发展服务中心,我始终坚持以国家和澳门发展为先,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澳门的经济发展和行稳致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贡献青年力量。

▽点击视频

走近澳门青年黄滋才的故事

"F4"组合

见证彼此煜煜发光的每个时刻

罗榆姗、吴晓彤、卢婉婷、吴尧清

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本科

相熟于北京大学澳门文化交流协会(MCCA)精心筹备的新生迎新营,惊鸿一瞥间就种下了我们彼此的羁绊,MCCA是我们在北大认识第一批新朋友的地方,我们共同在北京大学电视台服务,一起为港澳台高中生领航计划贡献力量,看同一场戴锦华老师的电影导赏,协同完成无数小组作业,这都是我们“F4”北大生活中的幸福瞬间。

△卢婉婷(左上)、吴晓彤(右上)、罗榆姗(左下)、吴尧清(右下)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作业是在《新媒体创作与运营》这门课程中的创作实践——拍摄影片《燕园“暮”后的故事》。为了真实地捕捉到这些幕后英雄们的工作瞬间,我们连续数周夜以继日地工作,常常凌晨两三点在全家便利店碰面,随后熬夜拍摄,次日还要坚持上课,这段日子虽然艰辛却也充满意义。这次创作不仅是对后勤人员辛勤工作的致敬,更是一次触动心灵的艺术实践。

尽管我们并不住在同一间宿舍,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深厚情谊,我们一起买了一张桌子,经常把它搬到宿舍后面的楼梯间,那里逐渐变成了我们畅谈心声、分享生活的私密角落。每一个人的生日我们都不会错过,将生活仪式化,情感就会有一个锚点。北大充分给予了我们做自己热爱之事的自由,我们还一起筹办过港澳台新年晚会。献出笨拙的真心,会收获到真诚的友情。我们四人的聊天记录已经累积到了惊人的20G。这种持续不断的交流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彼此的理解,更让我们在相互支持中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日子。

对于我们“F4”组合而言,每一位成员都如北斗般闪耀在我们的整个北大生活。这光亮从不会熄灭,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光芒还将继续闪耀在彼此奋斗在大湾区的征途中。

▽点击视频

了解“澳门F4姐妹花”的北大“老友记”故事

从澳门的“中西融合、家国情怀”

到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盛世花开耀濠江,澳门正青春

澳门回归二十五载之际

让我们打开未来之门

共赴下一个辉煌

>

来源:北京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