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全省各地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主题宣讲、应急演练、隐患排查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不断增强社会公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 聪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全省各地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主题宣讲、应急演练、隐患排查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不断增强社会公众防灾避险的意识和水平,筑牢防灾减灾“人民防线”。
集中宣传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为切实普及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良好氛围,甘肃省各地积极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
全省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张掖市甘州区中心广场举行。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播放警示片、设置防灾减灾知识有奖问答等形式,向群众普及防灾知识和应急知识。
当日,由兰州新区减灾委主办的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仪式在中川体育公园举行。兰州新区水务集团供排水应急抢险队代表作为社会应急力量先锋,结合实战经验分享了应急抢险工作的使命与担当;20多个部门联合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向群众普及地震避险、洪涝自救、消防安全等实用技能。
嘉峪关市、区防减救灾委在南城门广场联合举办全国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工作人员集中开展了地震、火灾、水灾、旱灾、地质灾害等各类灾害风险基本知识和防范应对措施技能宣传,引导公众提高安全风险防范能力。现场还演示了应急抢救、心肺复苏和应急救援设备操作等知识及技能。
在陇南市武都区蓝天广场组织开展的防灾减灾宣传日活动中,地震局工作人员向群众发放地震应急宣传手册,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了不同场景下应对地震灾害的常识、室内避震的正确姿势、室外逃生的注意事项等。
据了解,5月12日全省各地共组织集中宣教及演练活动近140场次,约90万人次参与活动。
联动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宣传周期间,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贴近实战,组织开展演练演习,磨合机制、检验队伍,积极提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5月12日,由甘肃省自然资源厅、陇南市人民政府主办,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陇南市自然资源局、武都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省、市、县(区)三级联合地质灾害避险演练在陇南5·12主题纪念园举行。演练模拟陇南市武都区赵坝泄流坡发生滑坡灾害。演练过程中,抢险救援、信息报送、避险转移等环节井然有序,有效检验了各支队伍的协作配合能力。
天水市举办了“龙城使命?2025”天水市抗震救灾实战演练。演练以秦州区发生5.9级地震为背景,在藉口镇设主演练场,调动消防、公安、医疗、交通、电力、供水、通信、输油、气象等专业应急力量和社会应急力量近2000人参与。
平凉市举办“应急使命·2025”地震洪涝灾害应急救援综合实战演练,以崆峒区发生6.5级地震为背景,按照“防、救、抢”全流程设置14个科目,调集13支地震救援队伍280人、乡镇(街道)应急救援队伍40人参与,演练采用实兵、实装、实景,充分展现了地震洪涝灾害应急救援演练的“一场景、一预案、一打法”。
此外,酒泉市、定西市和金昌市组织开展了宣传周启动仪式暨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通过系列演练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各级政府快速响应、协同作战能力,锻炼和提升了基层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提高了社会公众的应急意识和技能。
科普培训强化基层防范水平
基层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各地开展了一系列防灾减灾科普宣教活动,广泛普及防灾避险知识和技能,进一步调动公众参与防灾减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灾害事故风险识别和自救互救能力。
在防灾减灾周系列活动启动前,庆阳市防减救灾办举办了“全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采取“送教上门、送学下县”的形式,对应急管理系统、主要涉灾部门及乡镇领导、业务骨干进行集中培训。“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庆阳市在电视台、广播电台及新媒体平台系统展播防灾减灾视听资源,将防灾减灾宣传融入群众生活,进一步培育安全文化,凝聚安全共识,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
甘南州应急管理局联合合作市应急管理局,深入相关企业、村社,为群众讲解如何排查身边灾害隐患,安全用气、用火、用电和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等应急科普知识;为企业员工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双层预防机制等方面的宣传教育。
临夏州和临夏市应急管理部门组织人员,在社区、汽车站等地发放防灾减灾政策法规资料,深入居民家中一对一教授自救互救技能,讲解灾害隐患排查方法,通过“集中展示+场景演练+精准宣教”模式,全面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与应急能力。
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各地各有关部门持续聚焦群众身边灾害隐患,集中开展灾害风险辨识、巡查排查和整治行动,推动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到基层、深入群众。
来源:中国甘肃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