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家庭日|全市“培育好家风 女职工在行动”家风家教故事展播(五)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2 09:30 1

摘要:“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我叫唐烨婷,是国家税务总局卓资县税务局的一名税干,我的家庭是幸福的三口之家,丈夫、我和未满周岁的“小棉袄”,和卓资县万千普通的家庭一样,我的家庭没有太多轰轰烈烈的事迹,平淡有序的生活才是日常的主旋律,但我们全家人用心来经营生活点滴

孝培育好家风 女职工在行动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我叫唐烨婷,是国家税务总局卓资县税务局的一名税干,我的家庭是幸福的三口之家,丈夫、我和未满周岁的“小棉袄”,和卓资县万千普通的家庭一样,我的家庭没有太多轰轰烈烈的事迹,平淡有序的生活才是日常的主旋律,但我们全家人用心来经营生活点滴,一砖一瓦搭建的小窝,就是我心中最美丽的港湾。

一、崇礼互敬、相互依存

古人言夫妻应相敬如宾,说的是夫妻之间对待彼此不仅要有爱还要有分寸、有尺度、有原则,如诗人所写,夫妻之间有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的柔情,也要分担寒潮、风雷、霹雳的冷峻。“敬”并非夫妻间的客套,而是爱的升华,是坚定的选择与奔向;是没有偏见的拥抱和鼓励;是无论何时仍能理解边界的分寸与智慧。日常生活中,我和爱人对这一道理深以为然,在大事小情上相互商量、互相理解、相互帮助,让“暖意”带来信心,“爱意”拉紧纽带,恪守“风雨同渡”的践诺,不搞家庭里的“一言堂”,这是爱的技巧,却也是爱的本真,那是真诚的看见,是平等的尊重,是温暖的呵护。六年的婚姻转瞬即逝,时光的珠流璧转,生活理念的洪炉点雪,改变不了当初的誓言,夫妻感情不仅没有因为互相尊重变得生分,反而让我们从单纯的爱情关系更进一步成为了互相依赖,互相扶持的家人关系,实现从“相爱”到“真爱”、“深爱”,让我们的生活“有里有面”、发展“有形有神”、生活“有滋有味”。

二、身体力行、弘扬美德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吟诵穿越古今风雨,仍叩击着亿万儿女的心弦;孟郊笔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质问,在时光长河里激荡起永恒的涟漪,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亦是立身处世的根基所在。对家中长辈,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践行孝道,老人起居要勤照料,病痛疾苦更需体贴入微;柴米油盐间主动分担生活琐务,家长里短中始终保持和颜悦色。须知,《礼记》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长辈的絮叨是岁月沉淀的牵挂,晚辈的倾听更是最暖心的回应。

孝老爱亲是刻在民族基因里的文化密码,既是对生命源头的深情回望,更是为孩子系好了人生第一粒“孝”字纽扣。当牙牙学语的女儿捧着洗净的果品踮脚递给爷爷奶奶,当公婆默默将热饭暖汤摆上餐桌,这些浸润着烟火气的日常,是中华民族家风代代相传的生动注脚,在三代同堂的屋檐下,也正是一段“你养我小,我陪你老”的双向奔赴。

我们双方父母都来自农村,为供我们读书他们日夜劳作,身体长年透支,我们默默的许下心愿,在我们工作以后一定要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现在每年都拽着二老去体检,体检报告、药盒子都规整得跟账本似的,降压药、速效救心丸分得清清楚楚,药盒上还贴着如何用药的便利贴,从田间地头到城市楼宇,始终不变的是其中浸润着爱的守护,也让两代人的生命轨迹在时代变迁中交织出动人图景。

那天下午,婆婆在厨房不小心滑倒,左手撑地,瞬间疼得脸色发白。送到医院后,医生诊断为‌桡骨骨折‌,需要打石膏固定至少‌4-6周‌。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一紧,婆婆平时是个闲不住的人,做饭、洗衣、打扫卫生,样样亲力亲为。现在一只手不能动,生活起居怎么办?老公工作忙,大姑姐在外地,照顾婆婆的责任自然落在我肩上。我没有犹豫,立刻调整了自己的工作安排,决定‌贴身照顾她的衣食住行‌,让她安心养伤。婆婆习惯穿套头衫,但一只手穿脱困难。每天早晚我都会问:“妈您睡呀不?我给你换衣服?”。在饮食方面每天骨头汤、鲫鱼豆腐汤、牛奶燕麦粥……每天换着花样做,帮助骨骼恢复。鱼肉、鸡肉都提前处理好,避免她单手操作不便。为了避免二次受伤‌,每次上厕所我都陪着,在洗手间放了‌防滑垫‌,防止她因单手扶不稳而滑倒,牙膏提前挤好,毛巾拧干递到她手里。洗澡时,我会在旁边守着,帮她调节水温。骨折恢复期长,婆婆有时会烦躁:“这手什么时候才能好?真是拖累你们。”我总是安慰她:“妈,您别急,伤筋动骨一百天,我们慢慢来,有我呢!”以前,我和婆婆的关系不算特别亲密,但这次骨折,却让我们多了很多相处的时间。她常感慨:“以前总觉得媳妇是外人,现在才知道,关键时刻还是你靠得住。”我也更理解她了:她不是“爱逞强”,而是‌怕给我们添麻烦‌。现在,她恢复得不错,医生夸她骨头愈合得很好。她笑着对邻居说:“多亏我媳妇照顾得好!”婆婆后来说了一句让我特别感动的话,她说我要尽量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不让自己生病,尽量不给你们再添麻烦,她怕自己生病会连累我们,这句话更加让我明白我们肩上的责任。

三、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我的丈夫是一名普通干事,曾经服役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某部队,2013年荣获“爱警习武好战士”、2014年荣获“优秀士兵”,2019年、2020年评为“清风干部”。2016年他来到扶贫资产服务中心的岗位,从此致力于扶贫资产管理工作上,以“扎下根”的定力和“日日行”的韧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铭于心上、装在脑中、践于脚下,敢担当、不惜身、不退缩,他经手的扶贫项目以实实在在的效益赢得群众口碑,帮扶的贫困家庭实现稳定增收,让沉睡的扶贫资金化作奔小康的源头活水,托起了乡亲们稳稳的幸福。

我是卓资县税务局的一名普通税干,主要负责税收数据的统计、税费数据审、核、税收分析及减税降费数据审,自2015年我来到税务局任职至今,我一直扎根于规划核算的岗位上,从负责每一条数据、每一张报表出发到每一季度的数据核算、每一年度的政策送到,无论大事小情我都做到认真核算、严格把关,最大化发挥税务规划核算工作的效应,服务好更多的纳税人。

我与爱人分别任职于国家税务总局卓资县税务局和卓资县财政局,多年来因为两个单位的工作存在高度的交流需要,我们夫妻俩自然而然成为了单位之间沟通的“桥梁”虽然做了很多职责之外的工作,将恪尽职守篆刻为我们夫妻二人生活的主基调、事业的主旋律、成长的主引擎,但我们夫妻二人却乐在其中,彼此将工作忙碌中“键对键的互动”与生活点滴中“心贴心的共情”串联成夫妻生活的片段。

四、新的生命、新的希望

2023年,我们小小的家庭迎来了一次“变故”,因为在税务会计核算岗位上多年来高强度用眼的缘故,积劳成疾下最终我爆发了严重的眼疾,从工作第一线撤下来后,短短半个月我就在各项痛苦的检查中躺上了手术台,短短一个月内我仿佛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医生口中的“失明风险”也让我一天天的意志消沉,缓慢而痛苦的康复过程也异常难熬。但是还好,我的家庭中有一位时时刻刻坚定站在我身后的爱人做我最坚实的后盾,各项检查中日日夜夜的陪伴、手术前后事无巨细的照料、康复过程中坚定不移的鼓励都是我能度过这一“劫难”最强大的助力。随着我身体的一点点好转,我们的小家庭也迎来了一个更可喜的消息,一个新生命的降临让之前的点点阴霾变得更加暗淡,新的希望让我们家庭中每个成员的脸上更多的洋溢起来由衷的笑容。

站在时光交汇的节点回望,一个小家的故事里镌刻着年轮的印记,回望来时路,是蕴蓄,是沉淀,是孕育,深根固本,跬步千里;展望脚下路,是接力,是憧憬,是启航,奋勇直前,蓄势待发。如今我们家庭的新成员已牙牙学语,我也回到了热爱的税收事业中来,那些围炉夜话的温情、历经千帆的勇毅、代际传承的坚守,早已化作血脉里流淌的养分,我们的家愈发枝繁叶茂,更加珍惜彼此。在未来我们将守望新希望,肩上有责、眼中有光、心中有爱、脚下有力,一同在工作中寻光,在困难中破壁,在磨砺中蝶变,共筑一个更加美好的家。

来 源:国家税务总局卓资县税务局

文 字:唐烨婷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