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明水:黑豆种植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 “黑金” 密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2 09:20 1

摘要:在北纬 47°这条被农业专家称为 “黄金种植带” 的纬度线上,黑龙江省明水县的黑土地正孕育着一场 “黑色革命”。当清晨的露水还未消散,明水县双兴镇黑豆种植基地的农户们已穿梭在田垄间。这片年均日照 2700 小时、黑土层厚达 60 厘米的沃土,正通过全产业链的深

在北纬 47°这条被农业专家称为 “黄金种植带” 的纬度线上,黑龙江省明水县的黑土地正孕育着一场 “黑色革命”。当清晨的露水还未消散,明水县双兴镇黑豆种植基地的农户们已穿梭在田垄间。这片年均日照 2700 小时、黑土层厚达 60 厘米的沃土,正通过全产业链的深度布局,让不起眼的黑豆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 “黑金” 密码。

5月20日,随着最后一台北斗导航播种机驶过双兴镇东利村的黑土地,全县23500亩黑豆种植任务全面收官。作为东北黑土地核心区的农业强县,明水县以“智慧农业+全产业链”战略为引擎,打造从种植端到出口端的全产业链条。标志着这一 "中国黑豆之乡" 的特色农业产业在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近年来,明水县依托丰富的黑豆资源,不断加快黑豆加工业发展,通过强化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突出黑豆产业链建设,拉长产业链条,推动黑豆产业向绿色、精深、高端延伸,不仅使黑豆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而且有效提升了黑豆产业在国内外独特品牌效应。

明水缘何盛产黑豆?因为明水县坐落于北纬47°的农产品黄金产业带,不仅是世界仅有的三块黑土地之一,更是寒地黑土的核心区域,地处松嫩平原的腹地。这里的寒地黑土拥有极高的肥力,每200年才能形成一厘米的深厚土壤。得益于其深厚的耕地黑土层,平均厚度达到1.5米以上,且有机质含量是黄土的10倍。这样的土地条件为优质绿特色农副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被誉为寒地黑土上的璀璨明珠。正因如此,明水县成为了黑豆等优质农作物的理想产地。

图为明水青仁黑豆。

近年来,明水县借助黑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黑豆产业,生产的黑豆籽粒饱满、色泽黑亮,蛋白质、钙的含量均高于其它产区,形成了具有明水特色的大健康“黑豆产业”,素有“豆中之王”的美誉。

为了打造这一富民黄金产业,明水建设标准化黑豆种植基地。扩大种植面积,打造黑豆专业村、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主导的黑豆示范带。全县今年黑豆种植超过2000亩的乡镇就有4个。“今年我们村连片种植黑豆1500亩,去年秋季普通大豆每市斤2.2 元,而黑豆每市斤3.5元,每市斤高出普通大豆1.1 元。而亩产又都是350斤左右,相比之下,村民种植黑豆的积极性高涨。”在东利村黑豆种植基地,村党支部书记张伟东笑着介绍说。

图为明水黑豆豆油。

在明水县数字经济孵化器农产品展示区,以黑豆粉、黑豆油等为主打的黑豆系列产品琳琅满目。据了解,这些产品受到北上广等城市消费者青睐。为了扩大销售,全面构筑了数字经济孵化器、直营店和连锁商超为重点的黑豆线上线下营销市场。由过去简单销售摇身变成“吃干榨尽”,后续深度加工让黑豆身价倍增。做大、做强、做精,持之以恒,让小黑豆长成“参天树”。

从田间走进车间,明水借助黑豆资源,不断加快黑豆生物产业链条的培育、发展和延伸。黑澄澄的黑豆粒,经过不同的工序、工艺,转化成为黑豆粉、黑豆油、黑豆酒、黑豆醋等。从 “卖豆子” 到 “卖健康”,明水县用了三年时间打通加工链的“任督二脉”。曾经只能做粥或焖饭的“黑豆”,现如今,实现了就地生产、就地转化增值。黑豆加工产业也由单一化开发利用转向综合化开发利用,由开放型短产业链向封闭型长产业链转变,已形成种植、加工、深加工一条龙产业链条。

家有黄金黑豆,销路不愁,为了让黑豆变成“黄金豆”,明水黑豆通过了绿色机食品认证和欧盟EU有机认证,形成独特品牌效应。2016年7月,“明水黑豆”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3年成功获批为绥化市地方标准。在发展过程中,明水凭借跳出农业抓农业、依托农业办企业的思维,不断丰富着“明水黑豆”的内涵。“明水黑豆”成为明水县一张闪亮的农产品“名片”。(高伟)

来源:食安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