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里程碑!9小时,中国刷新全球太空行走纪录

B站影视 2024-12-20 06:42 3

摘要:2024年12月17日晚,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配合支持下,圆满成功完成9小时出舱活动。此次出舱活动再次刷新中国航天员出舱活动时长纪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8日称,中国航天员此次长达9小时的太空行走,也刷新了由美国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樊巍】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4年12月17日晚,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配合支持下,圆满成功完成9小时出舱活动。此次出舱活动再次刷新中国航天员出舱活动时长纪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8日称,中国航天员此次长达9小时的太空行走,也刷新了由美国宇航员保持了20多年的世界最长太空行走纪录。

“最新里程碑”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的消息显示,12月17日晚21时57分,在经过9小时的出舱活动后,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配合支持下,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及处置等任务。两名出舱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出舱活动再次刷新中国航天员出舱活动时长纪录。航天员蔡旭哲时隔两年再度漫步太空,宋令东成为我国首名出舱活动的“90后”航天员。

在空间站舱外工作的中国航天员蔡旭哲。(图源:央视截屏)

中国航天员的此次出舱活动也引发了外媒的强烈关注,CNN在18日的报道中提到,中国航天员此次太空行走打破了美国宇航员于2001年创造的世界最长太空行走纪录,报道援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数据称,美国宇航员詹姆斯·沃斯和苏珊·赫尔姆斯于2001年3月12日进行的太空行走持续了8小时56分钟。报道认为,中国航天员刷新这一纪录“成为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的最新里程碑。”

在空间站舱外工作的中国航天员宋令东。(图源:央视截屏)

《印度时报》《经济时报》等印媒也对中国航天员出舱活动给予了高度关注,印度媒体纷纷以“打破美国纪录”为题进行报道。印度NDTV网站表示,此次太空行走是中国太空探索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中国也有望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载人登月的国家。

纵观人类航天史,人类开展太空行走活动已有近六十载。1965年3月18日,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阿尔希波维奇·列昂诺夫从“上升2”号飞船的气闸舱中飘出,进行了人类首次太空行走活动。而在几个月后的6月3日,美国宇航员爱德华·怀特打开“双子座4”号飞创太空舱的舱门,成为首名太空行走的美国人。

2008年9月,中国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实现首次太空行走,成为第一个漫步太空的中国人,时间持续了约19分钟。而如今太空行走次数最多的世界纪录则由俄罗斯宇航员阿纳托利·索洛维耶夫保持——他进行过16次太空行走。

太空行走承担多项任务

“如今,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外进行太空行走,通常持续5到8小时,具体取决于工作内容。”NASA官网介绍称,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太空行走可以让宇航员在飞船外开展工作,进行科学实验从而让科学家了解在太空中生活对不同事物的影响。此外,太空行走还能让宇航员测试新设备,修理太空中的卫星或其他航天器。通过太空行走,宇航员可以开展空间维修,而不必将损坏件带回地球修理。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主席杨宇光12月19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从必要性角度而言,空间站在运行过程中,有许多舱外的任务需要执行,包括对空间站进行维护,这就需要开展太空行走,比如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此次执行的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及处置等任务,以及一些暴露性的空间科学实验,其中有很多操作都很难在舱内通过遥控机械臂或是空间机器人执行。

“客观而言,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货物气闸舱已经极大程度上减少了航天员的出舱执行任务负担,但是货物气闸舱以及一些智能化、自动化的设备没法完全替代航天员出舱执行任务。”杨宇光认为,这当中有几个方面原因,首先是迄今为止智能化和自动化设备在应对特殊情况、复杂环境时,其判断能力很难达到人类的水平。在特殊和紧急情况下,人类可以综合现场情况选择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但是机器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此外,到目前为止,人类的手脑配合能力也是机器无法企及的。比如一些复杂且精细的操作,目前机器与人类还有差距。

人类想要长时间的开展舱外活动,成熟且可靠的舱外航天服必不可少。NASA介绍称,宇航服是内部加压结构,里面充满了宇航员所需的氧气,也有饮用水。宇航员在太空行走前几个小时穿上宇航服以确保身体逐步适应。

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刷新太空行走时长纪录之后,美国“太空新闻”网站对中国航天员身着的“飞天”航天服给予了关注。该网站报道称,此次舱外活动持续时间为9小时6分钟,“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航天部门表示,‘飞天’第二代航天服设计工作时间为8小时,使用寿命为3年,可使用15次。”

杨宇光介绍称,通常而言,航天工程的每一个设计指标都会考虑到设计余量的问题,比如中国“飞天”航天服设计单次可支持工作时间为8小时,但在使用过程中,它具有一定的设计余量,单次实际可使用时长可以超过设计时长。

中国载人航天微信公号此前也刊文介绍称,在中国空间站内共有饰带为红色(A)、蓝色(B)、黄色(C)的三套舱外航天服。本着延长在轨使用寿命的原则,每次执行出舱任务时在选择上尽量平衡三套舱外航天服的使用频次。舱外航天服贮存期限或使用次数达到设计值后,首先要进行性能评估,看看是否能够延寿,不可在轨维修使用后才会抛弃。目前计划是分两批次替换。

而未来的舱外航天服,我国的设计思路是模块化、轻量化、多用途一体化设计。例如在实现复杂环境一体化防护、功能模块化的互换性、外部接口的兼容性等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减少舱外航天服的自身重量,提高其灵活性与机动性,以充分适应不同探测任务下,各种人机配套模式的适用需求。

需要各系统紧密协作

为了成功完成出舱活动,航天员需要在地面上尽量模拟空间环境,开展日常训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此前公开的中国航天员训练视频显示,在大型游泳池中练习水下太空行走是航天员训练的重要科目。

“人类早期舱外活动都不能算是完全成功,因为宇航员虽然在其中实现了出舱,但并未完成出舱前制定的既定目标。直到1966年的美国‘双子座12’号任务时,美国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才在两小时的出舱活动中完成了所有既定任务,此次出舱任务也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圆满成功的出舱活动。”杨宇光介绍称,奥尔德林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他很喜欢潜水,NASA开创性地在水下环境中创设了模拟太空行走的训练方法,这种方法也渐渐发展成为各国航天员训练的标准做法。现如今几乎所有的航天大国,都建有中性浮力水池。利用加盐的池水去平衡人体的重量,最大程度去模拟人类在失重条件下的感觉,这也成为了出舱活动最重要的训练科目之一。

杨宇光称,“航天员还需要去进行其他的一些地面训练,比如训练如何在轨开展定期巡检、维护工作,熟练操作相关的仪器设备,以及在空间站内穿脱舱外航天服,这些都需要熟练掌握。”。

除了航天员专业严谨的日常训练,出舱活动的圆满成功还离不开各系统科研人员的支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的信息显示,在这场长达9小时的出舱活动中,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配合支持下,最终完成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及处置等任务。

“想要圆满成功完成一次出舱活动,除了航天员需要有高超的技能外,还需要依托系统的力量。”杨宇光表示,每次舱外活动任务中,除了出舱航天员之外,一定还有舱内值守的航天员在紧盯监控屏幕,并配合机械臂的操控,辅助出舱航天员更好地完成出舱任务。默契的天地配合也很重要,在拥有天链中继卫星后,如今中国空间站与地面科研人员可以连续几小时不间断地进行天地通信,空间站上的监控视频可以实时传回地面,地面人员也可以借此帮助航天员更好地完成出舱活动。

此外,在出舱时机的选择上,也会依托空间预警系统,避开空间碎片以及南大西洋地磁异常区。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