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高密市密水街道以“支部领航、产业破题、群众共富”为路径,突出多方联动、综合集成、共建共享,一村一策、因地制宜培育共富街区、共富车间、共富市集、共富“云”坊等多种“共富工坊”类型,激活家门口的共富动能,带动集体增富、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今年以来,高密市密水街道以“支部领航、产业破题、群众共富”为路径,突出多方联动、综合集成、共建共享,一村一策、因地制宜培育共富街区、共富车间、共富市集、共富“云”坊等多种“共富工坊”类型,激活家门口的共富动能,带动集体增富、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坚持“共富工坊”“三有”要求
即有固定场地、产业项目、从业人员,鼓励各村(社区)排查盘活闲置资源,利用社区闲置用房、老旧厂房、便民市场、集体林地等开展招商共建,带动集体增富、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目前已排查社区闲置房屋2120平方米、便民市场6处、可用林地2760亩,规划“共富工坊”16处。梓童庙社区借力取缔占道摆摊经营契机,盘活原有便民市场,建设“共富市场”,规划摊位160个,以低价租金吸引业户入市经营,既可年增收16万元以上,又为经营业户提供专业经营场所,还能方便社区居民日常生活。
培育“共富工坊”“五种”类
聚焦强村富民,突出多方联动、综合集成、共建共享,围绕各村、社区特点,培育共富车间、共富市集、共富街区、共富“云”坊、共富研学基地等5种“共富工坊”类型,统筹抓好工坊业态布局,打造“共富工坊”矩阵,现已成立“共富工坊”8个,助力村集体每年可增收82万元,吸纳190名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毛家庄社区改造老旧工业园3200平方米,打造集商业、服务、生活、办公于一体的“共富市集”,“九方淘果”社区团购已营业,小吃一条街完成招商22家,3家已开业,社区商务中心已招租律所等8家机构入驻,年增加集体收入32.7万元。
探索“共富工坊”“N种”模式
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龙头作用,用好乡村工业园、便民市场、农创园、强村公司等平台,探索“一村一建、村企联建、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N种方式组建工坊。索家村借力省派工作队力量,利用扶持资金300万元,联合周边7个村建设“蘑力七村--共富工坊”,已与鲁东大学合作,共建“食用菌产学研基地”,引进赤松茸、羊肚菌等优质高产菌种,年内可实现菌菇产量150万斤,带动7个村年增收36万元。
来源:爆料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