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因伤退赛,豪宅风波,连输陈芋汐3次,高敏21年预言成现实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2 05:50 1

摘要:5月24日至30日,武汉体育中心游泳馆即将上演一场激烈的角逐赛。

文|西九

编辑|司徒夜

人红是非多。

这个道理,在全红婵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她曾被推上“神坛”,如今一举一动都惹人非议。

5月21日,全红婵因伤退赛。

霎时间,豪宅争议又被提及。

连续3次输给陈芋汐的全红婵,正在将跳水“女皇”高敏的担忧变成现实!

5月24日至30日,武汉体育中心游泳馆即将上演一场激烈的角逐赛。

它是7月新加坡游泳世锦赛,以及第十五届全运会游泳项目的“入场券”。

5月21日,广东跳水队公布了参赛名单,其中出现了很多老将的名字。

例如曹缘、陈艾森、谢思埸等,这几位老将多次征战奥运会和世锦赛。

再比如已经淡出国家队的张家齐。

这场选拔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令人意外的是,曾两度获得奥运会世界冠军的全红婵,竟然没有出现在名单之中。

据知情人士透露,全红婵已随广东队到达武汉。

本来已经是临门一脚了,没想到在此期间,她旧伤复发,无法继续参加比赛。

2021年参加东京奥运会时,全红婵的身体就出现了问题。

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让她的手腕、腰部、脚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劳损。

从那时候开始,她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之前,都需要花费至少半小时用绷带固定受伤的部位。

2024年因为腰伤复发,一度暂停训练,入院治疗。

参加完巴黎奥运会之后,身体的劳损范围扩大至更多部位。

这次退赛,无疑是她职业生涯中的又一大挑战。

职业生涯面临危机的同时,全红婵身上的舆论风波似乎从未停止。

4月6日,在跳水世界杯墨西哥站中,全红婵输给对手陈芋汐。

这一年多来,全红婵的成绩起伏不定,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输给队友。

加拿大和北京站的比赛中,她连续三次成为陈芋汐的“手下败将”。

尤其是在北京站,她的成绩比陈芋汐低了将近30分。

在207C这一动作上,成绩更是从东京奥运会的95分,骤降至加拿大站的64.35分。

她如同折翼的天使,难以再展高飞之姿。

起伏不定的成绩,让她屡次陷入舆论旋涡。

“曾经的感觉可能找不到了。”

全红婵赛后的一番话,既心酸又无奈。

在赛场之外,她也一直遭受着网友的“审判”!

今年5月初,网上突然传出全红婵老家“盖豪宅”的消息。

在东京奥运会上一鸣惊人之前,全红婵的老家是屋顶开裂的砖房、掉漆的木门、坑洼的水泥地。

一举夺冠之后,她高歌猛进,成绩一次比一次亮眼。

这几年无论是比赛奖金,还是广告代言,她的商业价值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按理来说,奥运冠军老家翻新房子无可厚非。

但偏偏到了全红婵这,就要被“审判”一番。

根据网友发出的图片,施工方的围栏上赫然写着“别墅建造”。

于是,一场关于“全红婵该不该住别墅”的讨论,就此展开。

当施工队进入全红婵的老家迈合村,每一次进展,都成为射向全红婵的“冷箭”。

“地基这么高,想当村霸?”

“农村自建房要不要搞这么夸张啊?”

“这个应该不是三层楼,而是三十层楼吧。”

除此以外,还有质疑她使用“冠军特权”。

“这可以说是农村里工人最多质量最好的房子了。”

还有一些打着“为全红婵好”的旗号,莫名开始替她鸣不平的。

在网友看来,这几年她赚了不少钱,此次家里盖新房必然是她出钱。

有人还借此揶揄她:“富婆一枚”。

估计全红婵自己也没想到,家里只是盖个新房,也能引起这么大争议。

“豪宅之论”越传越夸张,以至于她的家人不得不出来回应。

家里地基比邻居高是因为湛江雨水多,垫高地基是为防潮,而且已经提前与邻居商量好了。

至于盖房子的钱,是哥哥多年工作的积蓄。

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曾经透露,妹妹出名之后,有网红机构出价上亿元想要签他。

但他并未答应,估计就是不想给妹妹带来负面影响。

如今,他走入直播间,成为家乡助农活动的大热博主。

这也能看出,他的哥哥并非是躺在妹妹功劳簿上睡大觉的闲散之人。

部分网友担心全红婵被家人“吸血”,完全是无稽之谈。

全红婵的现状,让高敏的担忧成了现实。

高敏是中国第一位奥运会跳板跳水的金牌获得者。

也是世界上第一位突破600分跳水大关的女运动员。

她是当之无愧的“跳水女皇”。

早在2021年,她就公开说过全红婵是老天给世界跳水界的礼物。

但在一片欢呼声中,需冷静看待她的成功。

因为她最大的困难是:

“年纪还很小,还没发育,马上就要长身体,要开始长身高、长体重。”

作为跳水界的前辈,她深知这个阶段对女运动员来说特别艰难。

2021年参加东京奥运会时,全红婵身高只有1.43米。

而在去年的巴黎奥运会,她已经长高7厘米,体重也增加了7公斤左右。

如何度过这个艰难的发育期,是全红婵面临的最大挑战。

此外,高敏也提到:“她目前除了要消化荣誉以外,她还有很多坎需要去面对。”

赞美质疑、生长痛,对全红婵来说就像“鱼跃龙门”一样。

若能成功跃过,便会有云雨相随,最终化身成龙,翱翔天际。

若卡在中间,便只能留下“点额而还”的遗憾。

“希望大家在她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能雪中送炭。”

而今看到全红婵面临的困境,我们不奢求大众雪中送炭,只希望不要落井下石。

谁都不希望看到一颗闪耀的体育之星,就这样在舆论和伤病的双重打压下,过早地黯淡无光 。

全红婵的故事,是体育明星在流量时代的真实写照。

伤病、舆论、发育期,无一不是巨大挑战。

她的退赛不是终点,而是另一场 “跃龙门” 的开始。

或许,我们该少一些 “必须赢” 的苛责,多一些 “慢慢来” 的包容。

毕竟,真正的 “龙门” 不在外界的评判中,而在每个拼搏者的心中。

来源:司徒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