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演出前,《白蛇传》精美周边礼钥匙扣、万年历、纪念笺、冰箱贴、书签等,实用兼美好的纪念好礼,满足大家的收藏需求,演出结束后,南大厅将举行主演签售会,与主演近距离亲密接触,521❤️的心动不仅属于另一半,还有疯狂心动的《白蛇传》。
5月21日19:30,广州芭蕾舞剧院芭蕾舞剧《白蛇传》用足尖为世界“打开一封中国式情书”。
演出现场提前揭晓
01
演出前,《白蛇传》精美周边礼钥匙扣、万年历、纪念笺、冰箱贴、书签等,实用兼美好的纪念好礼,满足大家的收藏需求,演出结束后,南大厅将举行主演签售会,与主演近距离亲密接触,521❤️的心动不仅属于另一半,还有疯狂心动的《白蛇传》。
02
接下来让我们共赴这场超越语言与时空的舞蹈诗篇,毕竟,人间至情,怎可只看一次?
【穿越千年,视觉盛宴】
01.全球顶尖团队 东方美学舞台 黄金班底倾情力作 汇聚了多位业内大咖组成“黄金主创班底”
由广州芭蕾舞剧院艺术总监邹罡担任艺术总监。由《五星出东方》“文华大奖”获奖剧目总编导王舸执导。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萍担任编剧。《白蛇:缘起》等大热影视音乐制作人郭好为作曲。奥斯卡“最佳美术指导奖”得主叶锦添任服装造型设计。打造出多部“文华大奖”获奖剧目的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秦立运、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任冬生、青年声音设计师刘奕等国内一线舞台创作艺术家力献。
穿越千年,从“无”中创造“有”,以“西”释“中”,以不同,求大同。
02.始于情怀 又不止怀旧 还是熟悉的经典故事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也是流传最广、国民基础最高的神话经典之一,于2006年5月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千百年来,因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家们无法割舍撷英而作的情结,“白蛇传”的故事在中国民间传说和文学传统中酝酿、萌芽和蜕变,不断被“续写”“改写”,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一个充满中国底蕴的内容载体,以及一种无可替代的情怀。
芭蕾舞剧《白蛇传》以芭蕾舞的艺术形式,融合中国古典美学,在保留原著故事主线的同时,突破原有爱情戏的“感恩”色彩,对经典情节“反转”处理,使其拥有更丰富的外延、更饱和的色调和全新的打开方式,瞬间勾起大众脑海深处的青春记忆,回忆杀满满。
03.穿越时空 经典IP的深邃力量 对“经典ip的致敬”
芭蕾舞剧《白蛇传》的“新”,不仅是对故事形态的重塑,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和对“经典IP”的致敬。传统的故事框架,对应的是现代的意识和表现手法。舞剧用当下视角观察白蛇传中人物的悲欢离合,为原著的传统人物形象“改头换面”,赋予其更多人性化地表达,增加张力和戏剧性形成更契合当下审美的叙事力。
这种打破时空局限的古今对话将戏剧冲突拉到极致,在演员、角色、观众之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碰撞,流淌出对现实生活的观照,以及来自时代的新思考。于是非对错、爱恨情仇之间,探索恒久意义的爱情话题,追问“真相与心相”的终极意义。
04.古典美学 推敲出当代神韵 经得起考验的东方质感
芭蕾舞剧《白蛇传》,是解构经典的《白蛇传》,是全新结构的《白蛇传》,是充满了东方质感和情感寄托全新演绎的《白蛇传》。
在故事场景设置方面,运用宋代美学所展现的历史画面,从市井面貌的布局,到林林总总的道具招牌等,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宋代时期恬淡与隽永的巅峰美学。其次在画面意境、音乐编曲、服饰妆扮等细节表达上呈现出独特的东方质感,在视觉呈现和剧情推进中实现与传统文化的高度融合,遵循古意但不拘泥于古意。
05.融合创新 打造“沉浸式”视听享受 超绝美舞台视听效果
在舞蹈语言上兼顾形式创新与语汇创新,将中国传统舞蹈文化元素与古典芭蕾相糅合,使以“足尖艺术”著称的芭蕾舞上身动作更加丰富细腻,精妙传达人物细微的心理活动,创造出带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艺术新形象。
同时整合科艺媒介手段,融合艺术要素与技术要素,运用多媒体布景技术,将千年时光压缩在一方舞台上;建立空间的虚实感和氛围感,在景观中凸显奇幻与真实,在虚实相生中呈现人的认知变迁与代际进化,渐渐窥探出剧目的深意。
06.跨越国界 一封中国式情书 传递东方文化和东方哲学
芭蕾舞剧《白蛇传》尝试借鉴素描喜剧和偶剧的⼀些艺术⼿法,悲剧喜做打造丰富的戏剧审美形态;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去传递东方文化和东方哲学,用更现实主义的表达为传统的想象祛魅,探索芭蕾舞剧在轻喜剧类型创作上的舞台新表达。
通过打造这样一个轻喜剧的样式,力求用足尖为世界“打开一封中国式情书”,为世界舞台带去凝结着传统美的形象、善的品格、真的思想的中国故事。
演绎经典故事,诠释女性力量
5月21日 19:30
广州芭蕾舞剧院
芭蕾舞剧 《白蛇传》
再现西湖烟雨,展卷中国式情书
编辑:李舒婷
初审:李鹏飞
复审:郝星洁
终审:王国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山西画报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