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极电商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全年营收为33.58亿元,同比增长24.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7亿元,同比盈转亏。其中,销售费用激增430%,对业绩造成明显拖累。
张玉祥不缺信徒,哪怕是南极电商(002127.SZ,股价4.9元,市值120.29亿元)净利润下跌312%之后。
南极电商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全年营收为33.58亿元,同比增长24.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7亿元,同比盈转亏。其中,销售费用激增430%,对业绩造成明显拖累。
5月21日,南极电商在其上海总部举行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离会议开始还有半小时,现场四十多个座位就陆续坐满了人,一块显示屏上还有连线的投资者,他们关心公司业绩为何下滑,也关心公司自营业务和线下门店的发展。
参会人员不乏券商机构,而他们更是南极电商的持续拥护者。2025年以来,公司已经接受过10余次投资者调研;2024年全年,公司接受了上百家券商机构的调研。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股东人数超过11万户。
近日,各大券商扎堆举办消费主题策略会,二级市场的消费板块迎来久违的风口,南极电商4月8日至今股价累计上涨40%。但不卖吊牌之后,公司的增长故事该如何续写?股东大会上,南极电商董事长张玉祥表示,“(去年激增的)销售费用在今年就会大幅下降⋯⋯自营业务的商业模型已经跑通,未来一两年就会看到成果”。
对于2024年增收不增利、利润大幅下滑,公司明确表示,是由于短期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投入以及(子公司时间互联)商誉减值导致了报表利润的亏损。
一方面,时间互联受行业竞争加剧、上游成本抬升及毛利空间压缩等影响,利润未达预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08亿元。另一方面,公司2024年销售费用达5.88亿元,同比激增430%。
亏损根源直指转型阵痛。2023年,南极电商正式宣布对业务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从过去的“品牌授权”(即“卖吊牌”)模式转向自营模式。公司拆分了原有的品牌综合服务业务,划分为战略合作授权服务、时尚授权服务和自营零售三大板块,并开始收紧授权标准,聚焦核心品牌(如南极人、卡帝乐鳄鱼等)的质量把控。
2024年,公司动作频频。主要品牌“南极人”的男装、女装、内衣等品类从授权模式转为自采与加盟模式,推出“新轻奢系列”,并定位中高端市场。2024年年底,公司在上海开设首家南极人线下旗舰店,销售保暖内衣等自营产品,尝试从纯线上模式回归实体零售。同时,2024年公司还签约谢霆锋为代言人、在分众传媒投放了大量广告。
2024年注定是南极电商转型阵痛的一年,只不过,阵痛期延续到了2025年一季度。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为7.29亿元,同比略有增长;归母净利润亏损1363万元,同比下降128.54%,销售费用激增仍是重要原因。自营业务转型成效也尚未凸显,品牌授权和自营业务收入仅为1.01亿元。
销售费用何时能降下来,自营业务何时能带来利润增长,线下门店布局进展如何?这些问题成为此次股东大会上的焦点。
在回答销售费用激增时,董事长张玉祥坦言,去年的营销有些激进,但今年营销费用就会大幅下降。他表示,传统的广告模式短期转化效果有限,未来重点会放在转化效率上,而商品企划和整体营销也会是其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在自营业务的发展上,对南极电商而言,2024年是供应链和经销商重建的一年。去年公司对工厂和经销商进行了严格挑选和管控,线上店铺也经历了关店和新开。截至今年4月,南极人线上店铺数量接近1000家。其中,400家为2025年新开,以加盟为主。公司正慢慢淘汰以前“卖吊牌”模式的店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在商品种类上,公司也进行了严格管控,从以前的几万个SKU(最小存货单位),降至目前超过2600个SKU,做到“控货、控场、控价”。公司在投资者调研活动中表示,2025年上新的产品均为轻奢新品,包含自采商品和加盟商品,针对核心品类,还会根据不同季节、渠道特点等,对具体商品做进一步的主推策略。从GMV(商品交易总额)情况来看,2025年较2024年将保持增长。
此外,张玉祥做“世界级消费品品牌公司”的目标没有变,他在会上反复提到“对标优衣库”,南极电商自营品牌要用“性价比”做到“大牌平替”,未来线下也会开出更多自营旗舰店铺。
“消费者对我们的产品很满意,复购率很高,自营业务的商业模型已经跑通,未来一两年就会看到成果。”张玉祥说,当记者追问具体数据时,他并未回复。
不过,南极电商的转型仍在路上,销售费用是否能顺利降低,自营业务的利润增长何时体现都仍待时间检验。
每日经济新闻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