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思考?什么是快心流?为什么有效的慢思考可以高效地构建快心流的网络?摘要:把心流应用在精进领域时,呈现为我们在每日的做家务时,首要的目的,就是在构建一片与家务对应的心流神经元网络,每日的功课,就是借家务的重复与高频率,调动前额叶的主意识,把目标内容,通过刻意编码,有效的植入对应的神经元网络中,不断的提交网络的效率,最终实现“快心流”
把心流应用在精进领域时,呈现为我们在每日的做家务时,首要的目的,就是在构建一片与家务对应的心流神经元网络,每日的功课,就是借家务的重复与高频率,调动前额叶的主意识,把目标内容,通过刻意编码,有效的植入对应的神经元网络中,不断的提交网络的效率,最终实现“快心流”的效果。
此时,这个快心流的网络,就能够使得我们在做着家务时,大脑快速的闪现与之对应的新编码的意识流,实现一种全新的做家务的觉醒般的心境。
而这一切,源自于我们能够调动前额叶的主意识,有效的编织对应的神经元网络。
“动物脑”是整个方案的决定点!没有之一,它的特性,决定着编码的效果。
它的自动化的本能能力,也是我们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动物脑的天然特性是自我,它的本能与自动化,都是围绕“我的苦乐”构建的,也就是它的整个网络,都是只为自己的苦与乐的,我把这个特性,称为:“动物脑我自我发心”。
即大脑在所有默认情况下的无意识自动化本能行为,背后驱动它的,都是自我发心,这是大脑的默认驱动力。
这个状态的优点是它高效,几乎能够解决我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基本问题,然而它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这个本能是在丛林环境中迭代完善的,丛林环境决定了它的基本特性:“恐惧”。
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原理是,任何时候,大脑想要得到一个快乐,它就会产生一个与之对应的恐惧:
“想要得到,就是害怕得不到”;“想要赢,就会害怕输”于是,恐惧成了动物脑的代名词,我把恐惧所延伸出来的系列情绪,称为噪音意识。
如此一来,具备编码能力的前额叶主意识,就完全被噪音意识笼罩着,我们也因此失去了高效编码心流网络的能力。
《慢思考,快心流》一书聚焦的一个点,就是消解噪音,从而解开前额叶的主意识,进行编码的过程。
这个噪音,成了编码的最大阻碍。
我研究与实践的结果是,其中一个关键操作点,是打消大脑的动物脑自我发心,把大脑的驱动力,设置为:“自他发心”。
这是一个难点,它必须综合运用大脑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锚定原理与神经元等多个大脑原理,甚至包括能量因果循环。
比如,我把大脑的目标设置在一个对象上,让它围绕对象构建网络,此时,必须为大脑设置:“一个清晰的锚点”,然后围绕这个锚点,构建相应的信息,我必须对这个新构建的信息进行反馈,实现升级的效果,大脑获得多巴胺的正向激素,才会长出突触,提升神经元的密度。
因此,在日常生活里面,如何引导大脑围绕眼前的目标对象,为它设置感知目标,实现升级,让大脑最终长出突触,几乎是一个同时涉及大脑6大原理的过程。
编码一个高效的神经元网络,让它达成本能般的效果,涉及如下要点:
编码的工具:前额叶与动物脑第一个编码神经元的操作要点:如何让神经元长出突触?第二个编码神经元的操作要点:如何编码一片高密度的神经网络?编码的内容:用什么样的第一性原理的内容来编码网络;二三点,涉及神经元的方法,第一是,如何让神经元长突触,这涉及对能量及锚定原理的运用。
其次,要让神经元长成什么样的网络,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网络不是随便构建的,而是有原则原理的,它不是杂乱的,而是有序的,就像图书馆的图书,是有编码序号的,以便在索取资料的时候高效快捷。
大脑的所有信息的存放与整理,同样是这个原则,而且它还更彻底:“用第一性原理整顿着所有经历”,这是一个整顿后的大脑网络,不整顿的大脑网络,它确实是杂乱的,也表达为人在生活里面的混乱性。
因此,一个人的智慧,不是随随便便来的,而是一个有序网络的结果,智慧不是无形的,而是有形的。
因此,“网络”的形成的方式与构建细节,是第一性原理及能量规定着的,特别是因此而延伸出来的对比法则,包括对前额叶,动物脑与潜意识的综合运用。
这些都是逻辑答案,这些相关原理,每一点,都涉及大量的难点,但是最大的难点还在于,这些逻辑答案,如何落地于生活?
这是一个困扰我很长一段时间的难题,直到最近,我才彻底找到背后的抓手。
以家务为例子,我进行说明:
家务,涉及我们每天里面,所有家里的干活与劳动,它背后是最宽广的神经元本能网络,每日重复,高频率,大量,而且细化,这些特性,使得它是最适合我们精进的最佳媒介,它们是我现在每日精进感知的第一对象,成为我理解意识感知特征,理解编码神经元网络特性的最佳修习对象。
这就是为什么,一日三餐及家务,是共修营的主体,我将用它们来让大家训练神经元网络构建的种种方法与细节,熟练编码工具如前额叶与动物脑,特别是对接背后的第一性原理。
有一个难题,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点:即在逻辑道理与家务生活之间,在无形与有形之间,我如何把它们接上?
我把这个接上的对象,称之为“抓手”。
这个抓手是什么?
缺乏这个抓手,道理与生活,就是隔离的,因此,就会出现,我们学习了一大堆知识与道理,但是行为依旧混乱,我们懂得一堆道理,但是却没有为人处世的智慧,这几乎是今天最普遍的问题,难倒无数人。
一切起源于这个“抓手”,缺乏这个抓手,道理就是道理,生活就是生活:
我如何把道理有效的结合落地到生活里面?我如何把道理形成我不自觉的本能行为?我如何把道理变成行为本身?这个抓手在哪里,是什么?如何做?
我没想到,这个抓手,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用家务来说,它就是家务,如此简单。
但是又不仅仅于此!
比如,我站到洗手台前洗碗,那么,眼前的洗碗,就是你当下洗的那个碗,眼前洗的对象,它可以是一个碟子A:“这个A刚刚装了鱼”,鱼就是刚刚我的快乐享受的东西,那么眼前洗的这个A,成就我刚才那个快感。
它可以是碟子B:“刚刚装了番茄炒蛋”,这道菜是妻子做的,番茄与炒蛋是我前几天在市场买的,我想起了我购买番茄时的细节,想起了那时的汗水.....
我描述的这两个AB的情节,在真实生活发生时,大脑并不会如此这般去想,大脑在干活的时候,沉浸在眼前的苦乐里面,比如,大冬天的,水很冰冷,手冻得特难受,所以对当下的大脑来说:
“碗就是碗,并没有其他东西”。“唯一有的,就是当下真实的痛苦”。因此,不觉知的大脑,活在当下的苦乐里,它看不到背后的东西。
但是,感知【觉醒,正念与知行合一】的大脑是这样的:
眼前的洗碗,确实有这些“烦恼”,但是我却瞬间能够激活前文所描述的那些细节,汗水与情景,当我想起这些细节的时候,我在那个当下,立即可以消解大脑的烦躁逃离抱怨等痛苦情绪,产生坚定的力量,甚至享受般,滋养般,把碗洗完。
冰冻的水,使得我更坚定。
这就是觉醒的大脑背后的真实激素情况,它表面上是一个瞬间的转念,但是要实现这个转念,背后却是一个高效心流网络的结果。
这个瞬间转念,看起来很轻松,背后却是一个“大工程”。
而且在意识流的那个当下,实现转念的特性,刚好是一个反本性的操作,在神经元信号路径上,逆着本能的短快路径,走了长路径的后天构建的网络。
如果我们有调动后天网络的意识,那么这个网络的完善度,决定着转念的效果。
我们在每一个真实生活的当下,能够调出来多少信息量,与眼前的碗对应的背后的那片网络呈正相关。
眼前的碗如果变成碟子,应对的网络瞬间又变了,但是又不完全变,背后对应的真实情景不一样了。
这就是两大关键问题:“背后的网络,及眼前的抓手”。
还涉及第三个看不到的敌人:“有一个东西,正在强烈的拉着我的主意识,它不允许大脑慢”。比如,此时的情景可能是我正计划今晚写一篇文章,我着急着洗完碗,赶快坐到电脑前创作。
第三个敌人的情况,几乎一直都存在,它强烈地劫持着主意识,使得在生活进行时觉知,变得更难。
眼前的抓手是一个关键突破点。
我的实时觉知意识能够全面展开,得益于我把觉知的意识,锁定在每一个眼前的对象上,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就最喜欢挑战这种不可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或者这样描述,一点点地提高不可能的“比例”,使得我在面对对象时的觉察意识,越来越宽广,这就是为什么共修营共修的对象,是有讲究的。
眼前的抓手是有讲究的,不是随便设置的,而且是有先后顺序的。
有些对象是天然的“好抓手”,如一日三餐及家务,而且还涉及不同的情景与条件。
比如早餐,午餐与晚餐,午餐我是自己吃,晚餐是跟家人,于是,午餐就是一个更适合的早期抓手,当我把网络构建起来后,具备一定的觉知意识时,再把它延伸到晚餐这个更大的挑战对象上。
再比如,更简单的情景如磕瓜子这个单一的对象,以及对象执行动作时的特殊情况,使得它是一个更好的,更容易执行与训练的好抓手。
但是,这个对象却有一个缺点,因为它往往难以感知背后的汗水,于是它不利于对接第一性原理的编码内容,不利于感知因果能量,不利于提升因果信念。
因此,我们在设置自己的抓手时,早期是非常有讲究的,早期是一定从那些重复的简单的高频率的抓手切入的,抓手,一定是我们真实生活里面,最真实而且最频繁重要的那一部分。
共修有一个目的,把最重要的一日三餐及家务在共修期间,进行大量的模拟与强化训练,让大家找到一些感觉后,再按步就班地把它同步到自己的真实生活里,通过不断的强化训练,形成在面对这些简单抓手时的觉察意识。
当强化到一定程度后,对整个过程滚瓜烂熟后,我们就会开始慢慢对“抓手”这个对象有一点感觉,同时,开始能够感知到背后的那片网络的存在,开始了解并熟悉构建网络的方法,开始能够感知到背后的那个无形的东西【网络】的存在时,包括情感对应的激素与能量,再把整个训练方案,依样画葫芦,同步切换到类似的对象或项目上。
这就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共修方案,用简单来攻克最难的“看不见的意识界的几大工具”。
甚至可以说,共修的目的,不在于多,而在于让你能够完完全全地拿下家务与一日三餐这样的情景,借助这个简单高频的情景,训练熟悉大脑的6个原理,熟悉前额叶与动物脑的编码工具,对接情感激素多巴胺与去甲的恐惧,掌握神经元长突触的方法如锚定原理及网络延伸的原则等。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家务共修训练,背后所涉及的大量的东西,同时它也是为什么,如果我们在整个精进过来中,对这些原理不熟,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编码,那么我们可能会持续多年甚至几十年,都“原地踏步”,时好时坏,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进入生活,依旧第一时间被生活裹挟。
就如已经在星球精进打卡写日记三年以上的星友韦婷议,几乎上过我的所有课程,也时常发出面对生活时的混乱感与无力感,我能够感受到,大家依旧是被生活裹挟着,不管精进多么年,很难有一个人,敢拍着胸堂说自己已经完全“拿下生活了”。
现在,我却敢说,只需要三个月,我就能够让你找到编码的感觉,找到抓手,明白我们到底在干吗。
我们主要的媒介是一日三餐以及背后的劳动。
对大脑来说:
它要快乐,不要苦;它只要吃,不想要劳动;它只要多巴胺的快感,不想要去甲的恐惧;因此,大脑的所有负面情绪,来自于排斥“家务类”劳动的辛苦,表达为它在做着家务时,仓促,逃离,烦恼,不正念,不合一,不滋养,痛苦,马虎。
通过大量的净化修习,有效的编码及正确的第一性原理内容,让大脑在劳动的时候,不再产生前面的这些负面情绪,而是能够宁静地付出着,安住当下,带着觉知对接着背后的能量,同时充满力量与滋养感地做着【洗菜,洗碗,洗衣服等】。
这种心境是否能够全面出现,与背后的神经元网络相关,共修就是让大家知道,如何“想”,如何记录,如何编码,才能够最终更大比例地实现这种心境。
或者说,共修有一个更大或最终的目的,即,要理解净化的重要性,在于深刻地理解不净化时的灾难性,在于领教不净化,不合一时,所延伸出来的系列苦难。
这应该是精进编码与觉察,最终为我们构建的一个最重要的意识,这个意识,将延伸出全面觉察的实时感知意识。
因此,这里涉及如下几大难题:
如何在干活的时候,把主意识拉出来编码?主意识成功拉出来后,如何编码,才是能够让大脑长突触,形成网络?;最后,编码什么样的内容,才是符合第一性原理的?每一步感知,每一个当下,都涉及这三大难题。
第一步,涉及对前额叶与动物脑这两者的综合运用,从《大脑觉醒》的第一篇文章开始,我对话它们5年,废寑忘食,直到此时此刻的深入灵魂,倒背如注。
我提出的慢停观,以及《实时记录》,就是为了解决一旦进入生活,立即失去觉察,无意识地,自动化的用本能“无脑”,不自知地行为着的问题,如果不修习,这个事实与现象,将困扰我们一辈子。
我目前所处的状态是,不需要记录,也能够在实时做事情时,实现部分觉察,对于复杂情景或者要更高比例的觉察度,则需要辅助大量的其他思维工具,如特意实时悟,及时停顿,事后记录,事件性记录及晚上静坐等等;
第二步,主要涉及对神经元网络与记忆力,能量【多巴胺与去甲】及锚定原理的综合运用,这是在第一步的前提下进行的。
神经元网络延伸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类比,这是我们在精进编码时重要的原则,形成本能的重要因素,网络本身就是一个能量体,恐惧被迫性的精进与坚持,不能让网络有效伸展,只有快感的驱动,它才能不断提升密度,此时就涉及对锚定原理的运用,锚点的设置,如何升级,并且如何为大脑反馈,让它得到能量。
每一步,都无比关键,缺一不可,同时,难点重重。
第三步,第一性原理的编码内容;
编码的内容如果正确,就能够让大脑产生正向激素,前文我说,大脑丛林症,是解决方案的关键,可以说,当内容符合第一性原理时,它就能够消解大脑的丛林症的危害,而这个危害,是我们人生的所有苦难的罪魁祸首。
所有的正念,知行合一,觉醒,老子的无为,佛法的修行,包括我提出的静心,净化,目的就是消解它,离苦,才能得乐。
第一个重点修习的能力,是来自于前额叶的“慢”,对应《慢思考,快心流》的第1章,重点
通过一日三餐与干活等简单对象,把慢的能力,通过持续的强化重复共修,打造成一片能够自动化执行的新本能神经元网络,让慢的行为,不自觉地形成我们的新品格,新本性,同时通过这个训练,熟悉前额叶的编码特征,熟悉它的功能与特性。
正如此前吃瓜子专项训练,把慢的行为,植入这个对象,此次共修营,将把慢的行为,植入更多的对象【如各类大量的家务及一日三餐,甚至是家人】,最终使得这个新本性,能够全面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出现。
这个过程,既涉及对前额叶动物脑的应用,同时也是重点运用锚定原理,对目标进行反馈,用大脑的快感与恐惧原理【多巴胺与去甲】来塑造行为的过程,此时,就是在构建神经元网络,提升它的密度,这是对大脑6大原理,同时运用的过程。
第二个修习的对象是动物脑,对应《慢思考,快心流》的第2章,重点
动物脑的感知与修习,离不开前额叶,因为我们的生活,最不可能实现的状态,就是:“慢”。
生活要的是“快”,要的是动物脑的自动化能力,而且事实是,动物脑在我们的生活里面,占据99.99%以上,这个数据,就是慢的不可能性的体现。
更根本地说,停,就是停动物脑的自动化,观了后,主意识出来后,才能实现观
而编码之门,就是必须反这种不可能性,编码必须进入慢的状态。
也可以这样说,只要顺着动物脑的快,前额叶就在动物脑里面,而前额叶要出来,它必须在事发的当下,慢下来,走本能之外的另外一条路径。
在意识路径上,表达为大脑走了一条更长的路径,琢磨到更多的信息, 这就意味着它将需要更多的时间。
因此,慢下来,预留出来的时间,就是前额叶发挥作用的前提。
因此,如何为慢创造条件,我也将通过巧妙地设置项目来实现共修的目的,训练感知慢与快的意识与情感区别,感知慢的智慧与快的愚蠢与无知。
通过大量的每日共修,将这个慢的操作,内化成我们的新本能,成为我们每日生活里面,不自觉的新行为,实现观察调节旧潜意识网络,编码新神经元网络的目的。
单单是这个能力,价值无穷!
但是它的难度非常大,因为生活是99.99%的动物脑的天下,慢几乎是不可能的状态。
我将在共修中,与大家探索可以最快将这个特性,内化成为我们的新本性的共修项目,协助大家尽快开启编码之旅:“慢,是编码的前提”。
如果提到动物脑,我一定会带大家修习它的另外一个“要命”特征:动物与丛林时代的环境,对这个背景理解的深刻性,决定着我们是否能够理解人性的恶以及无处不在的恐惧与担忧。
这个特性延伸出了另外一个基本人性:“噪音意识”。
在噪音意识的作用下,前额叶的觉察意识,完全笼罩在它里面,于是,主意识在噪音意识的作用下,持续性的笼罩在想要得与害怕得不到的噪音里面,于是,在情感上,它呈现为:“想要快,不停,持续性的笼罩在担忧里面”。
只要这个噪音不停,即使慢下来,但是噪音一直在扰乱,编码与觉察也不可能发生。
这个噪音就呈现为在不同对象下的不同情感,如焦虑,仓促,着急,烦躁,担忧,不宁静等等,因此,解开噪音,释放出前额叶,将是我们大量共修的一步。
因此,我将把“停下来觉察”的操作的行为,植入一日三餐与大量的家务里面,同样利用6大原理,通过大量的强化专项特训,把它打造成能够自动化执行的新本能,成为我们新的习惯,把认知内化内化成行为。
所以我们也将重点构建与这个特性相关的神经元网络,领教它的全面性与独裁性。
而动物脑的担心与恐惧,是通过激素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共同实现的。
当我单独罗列这些能力的时候,不代表这些能力是孤立的,恰恰相反,我们的大脑在每一个瞬间,它都是大脑6大原理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我们的编码,也是同时在运用与利用这个特性。
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是大脑的情感激素,在人性层面,它表达为我们的苦乐,表达为大脑趋利避害的基本特性。
大脑时刻都在“得”,这将是我们修习强化的一个基本意识,同样我们也要为它构建一片认知网络。
原理是:任何时候一个“得的念头”产生,与之对应的产生一个“害怕得不到的担忧”,大脑产生期待多巴胺的念头,同时产生害怕得不到的去甲肾上腺素的恐惧激素。
这个原理,决定着我们人生的所有情绪,决定着我们的苦乐与命运,而且环环相扣,系列人生问题由此展开。
它就是所有噪音的基本原理,也正是它,使得我们的身心长期处于一种战逃反应的激发交感神经系统状态。
可以说,我们解开前额叶,反过来观察这个噪音,就是为了领教这个噪音的强大杀伤力,然后获得消解它的智慧,因为一切起源于大脑的自我欲望:“得名利”。
这里的重要思路就是,我们特意的处在大脑想要的对立面里面,使得大脑产生噪音,然后观察这个噪音,认识与这个情景对应的负面情绪,以及这个情绪的扰乱力,然后通过转念,消解它,实现另外一种平静的心境,从而获得两种对立情绪的感知与认知,从而成功的编码起了与之对应的神经元网络。
这里涉及两个关键点:
如何让神经元长出新的突触?神经元网络是如何延伸与伸展开的?如何提升它的密度?神经元能够长新突触,涉及2个操作要点:
第一,前文指出的,必须找到一个抓手,一个对象,这个突触是长在这个对象上的;有了对象,锚定原理有了目的,于是,我们要对它进行反馈,实现升级,它就能长;于是,这里就涉及对第6个原理:“锚定原理”的运用,我将探索一切可能的项目或情景,来训练大家把锚定原理的这三个要点,融入自己生活的能力,我们的每时每刻,背后的锚定原理都在发挥作用,表达为对象升级成功,大脑就得到一个快感奖励,对象升级失败或无对象,大脑就痛苦。
这就是长突触与锚定原理。
一个行为,要把它内化成本性,形成本能般的自动化新行为,背后就是由神经元网络的密度决定的,于是,如何有效提升网络的密度,将是共修的另外一大主体,因为它不仅仅只是加入更多信息量的过程。
由于我们是将认知打造成自动化的本能,此时,在大脑里面,它呈现为前额叶与动物脑之间的链接,这就是思维训练与体能训练最大的不同点。
因为体能技能训练,神经元的生长方式,几乎是主要集中在低级脑区,而认知内化成行为的训练,则必须让前额叶与动物脑之间进行大量的链接。
这种链接方式,也将是共修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最强记忆力的同一个原理,我将通过大量的项目训练,来让大家彻底掌握它,因为它是高效编织网络的前提。
第六个能力是锚定原理。
能量规定着一切,规定着大脑的所有这些原理,前额叶,动物脑,它们都严格遵守着最省能原理,整个编码方案的重要原则,也是能量。
比如,最强大的本能,一定是能量的结果,那么要把一种认知塑造成自动化的本能,必须借助能量,也就是大脑的苦乐情绪,用快乐或痛苦来塑造行为。
所以我们在编码行为的时候,往往会让认知链接到动物脑上最强烈的情感上,这同样是由锚定原理的情感升级决定的。
能量还规定了大脑在记忆新信息的时候,采用相关性收编的原则,它不是随便把信息存入大脑的,而且存进类似的对象上,这就是相关性原则。
能量的下一步感知,就是它的因果循环,它规定着一切,在关系上呈现为,能量循环的关系巩固,不循环的关系矛盾频繁,或破裂。
动物脑时刻都想“得”,当它过度占用能量时,会呈现为内心不安的担忧,担忧被关系攻击,当我们的能量被他人过度
来源:小务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