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总统特朗普20日下午在白宫发布了名为“金穹”的天基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规划,称该系统计划在3年内“全面运转”,也就是在特朗普本届任期结束前投入运行。
新华社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20日下午在白宫发布了名为“金穹”的天基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规划,称该系统计划在3年内“全面运转”,也就是在特朗普本届任期结束前投入运行。
特朗普说,“金穹”将与美国现有的导弹防御能力整合,一旦完全建成,将能够拦截从世界其他地方甚至太空发射的导弹,整个系统将耗资约1750亿美元,其中首笔250亿美元启动资金将在国会审议中的下一财年预算里安排。
说起天基导弹防御系统,很容易让人想起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时任总统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这一计划是为了应对前苏联庞大的核武库和先进的导弹技术对美国构成的巨大威胁。
其主要内容是建立一个包括天基、地基和海基等多层次、多手段的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以拦截并摧毁在飞行过程中的苏联洲际弹道导弹,保护美国及其盟国免受核打击,从而打破美苏之间的核平衡,获取军事上的战略优势。
这一计划最终并没有完成,因为所需经费太多,美国财政难以承担;相关技术如激光技术、粒子束技术、动能拦截弹技术、先进的传感器和指挥控制系统等,在当时远未成熟。
最重要的是,这一计划引发了苏联的强烈反应,认为这是美国对其进行的军事挑衅,如果得以实现,将单方面加强美国的导弹防御能力,单方面赋予美方发动核导弹攻击的能力,从而改变美苏的军事平衡。为此,苏联不得不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军事研发,这让本已困顿的苏联财政雪上加霜,经济困境导致的民生问题引发苏联百姓极大不满,最终导致前苏联在被逼进行的政治改革中解体。
苏联解体后,美国独霸世界,“星球大战”计划一下子变得有点多余。1993年,美国时任总统比尔·克林顿宣布调整“星球大战”计划,将其重点转向发展有限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尽管“星球大战”计划没有完成,但是学界在研究苏联解体的原因时,认为里根总统开启的“星球大战”计划逼迫苏联走向军备竞赛之路,最终财力不支,民生凋敝,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推手。
里根总统在推出“星球大战”计划之初,或许并没有预料到这一计划能够拖垮苏联,但是以里根总统为榜样的特朗普对前苏联为什么被干趴非常上心。从他第一次出任美国总统以来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看重的两条经验。
第一条,里根时期的美国继承了尼克松开启的在美中苏大三角中联中制苏的策略。特朗普上任后想效仿里根不费一枪一弹搞垮苏联的成功,其中的一个策略就是执行反向尼克松计划,实现联俄制华。
很可惜,他在第一任期还只是与俄领导拉手见面几次,就受到美国内部强大反俄势力的钳制,最终不仅没有改善美俄关系,自己还被通俄门案件逼迫,采取了许多很厉害的制裁俄罗斯的措施,直到他连任失败,离开白宫,美俄关系没有得到丝毫改善。
特朗普第二次竞选总统的时候,24小时结束俄乌战争的海口举世皆知。而其结束俄乌战争的动力就来自他梦想中的联俄制华。很可惜,俄乌战争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结束的迹象,特朗普联俄制华设想正变得越来越不现实。
第二条,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也是里根不费一枪一弹拖垮苏联的策略之一。特朗普此时将“星球大战”计划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天基导弹防御系统抽出来,建成“金穹”系统来防御导弹袭击,如果说是纯粹的武器更新,谁也不会相信。但是说特朗普也想像里根一样,通过建立“金穹”防御系统来引发美国如今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参加军备竞赛,通过耗尽中方财力,加上经贸脱钩、产业链重组等,一举拖垮中国。这应该是谁也无法完全否定的。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宜把特朗普计划建立“金穹”天基导弹防御系统单纯看作一种计谋的使用,而应该把这一系统放到美国军事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考察,才可以设计我们的应对之策。
二战结束80年后,美国在全球建立的军事网络并维持在欧洲、亚太前沿的军事部署,正遭受严峻挑战。一方面,这些前沿部署因为中俄高超音速武器的陆续服役所带来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提升,而变得越来越不安全。另一方面,美国现有的海基和陆基导弹防御系统对中俄高超音速武器的防御能力已经力不从心。这样的局面在美国内部引起广泛担忧,学界纷纷研究应对之策,特朗普政府也有意以此推进美国的新军事革命。
曾在里根政府时期供职于美国国防部并在国家安全委员会担任高级战略顾问,现任哥伦比亚大学全球政治研究院研究员的斯蒂芬·彼得·罗森今年3月在《外交事务》杂志发文,提出了“半球防御”(Hemispheric Defense)概念,建议美国将战略重心转向本土和西半球(美洲大陆及周边地区),同时通过技术手段维持全球军事霸权。
罗森提出,美国应该“从本土和西半球基地运筹其主要军事力量”,构建“全方位的美洲半球防御屏障”,同时强调这“必须辅以强大的攻击能力”。
半球防御战略的第一大支柱是构建坚不可摧的本土防御体系——即战略之“盾”。这标志着美国战略思维的一个重要转变:从传统上将前沿部署作为主要安全保障,转向将本土防御提升为核心战略支柱。这也是特朗普提出的“金穹”的天基导弹防御系统的由来。
半球防御战略的第二大支柱是维持强大的从美国本土和西半球对全球进行精确打击的能力,确保美国即使减少前沿部署,仍能对全球任何地点实施有效军事干预。
全球精确打击能力将通过B-2“幽灵”隐形轰炸机、新一代B-21“突袭者”战略轰炸机和部署在战略核潜艇上的海基巡航导弹系统,以及由数十甚至数百颗卫星组成的太空传感器网络对全球目标的实时探测、精准识别和准确定位来实现,
半球防御战略的第三大要点是选择性前沿部署的战略支点思维,不再追求大规模常规部队在欧洲和亚太的广泛部署,而是在战略关键点建立小型但高效、机动、隐蔽的的军事存在,形成全球战略支点网络。
半球防御战略是美国基于中国崛起和中国军事实力追赶美军的新情况,而采取的推动美国军事进入新一轮革命的措施,目的在于加强美军的优势,构筑与中国军队的技术新代差。
特朗普有关“金穹”的天基导弹防御系统的官宣,标志着罗森提出的“半球防御”战略设想进入实施阶段,可以被视为美国军事革命的前兆。但是,这一战略能否取得成功,还面临着诸多变数。
尽管如此,美国开启的军事新跨越给全球军事竞争带来的新的变数,“金穹”天基导弹防御系统在太空中挑起新的军备竞赛无论是不是一个陷阱,我们都要同步发展我军的太空军事实力。
但是,我们没有必要被美国牵着鼻子走,避免陷入与国家财力不相匹配的军备竞赛,可以继续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发展关键技术和武器,实施不对称战略,以四两拨千斤来破解美国的军事新优势。
美国人满嘴仁义道德,实际上专注于发展他能够打你而你打不到他的降维打击能力。始终保持对美国本土可靠的核常精确打击能力,才能让美国在与我们交往时保持基本的文明礼貌。
无论特朗普如何推动军事革命,美国都不要幻想打击中国而不受到惩罚,因为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美国想拉也拉不回来了。
来源:卫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