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杰教授:非DS - AMKL移植改良方案显著提升CR患者总生存率

B站影视 2024-12-19 16:31 2

摘要:2024年12月7日至10日,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在美国圣迭戈隆重召开,全球血液学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对血液领域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在本届大会上,陆道培医院魏志杰教授关于“白消安/环磷酰胺联合美法仑或塞替派方案在非唐氏综合征急性巨核


编者按:2024年12月7日至10日,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在美国圣迭戈隆重召开,全球血液学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对血液领域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在本届大会上,陆道培医院魏志杰教授关于“白消安/环磷酰胺联合美法仑或塞替派方案在非唐氏综合征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非DS-AMKL)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疗效改善”的研究成果入选摘要(3492),不仅展示了其团队在非DS-AMKL治疗方案优化方面的积极探索,更为血液学领域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研究思路和临床实践经验。《血液时讯》特邀魏志杰教授与广大同道分享该项研究的详细过程,探讨改良方案在提升患者生存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显著优势,助力推动血液学领域在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治疗方向的持续进步。

01

摘要号:3492

英文标题:Improved Outcomes with Bu/Cy+Melphalan and Bu/Cy+Thiotepa Regimens in 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Non-Down Syndrome Acute Megakaryoblastic Leukemia

中文标题:白消安/环磷酰胺联合美法仑或塞替派方案在非唐氏综合征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疗效改善

第一作者:魏志杰

通讯作者:陆佩华

引言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患者约占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10%,约占成人AML患者的1%。尽管与唐氏综合征相关的巨核细胞白血病(DS-MKL)通常预后良好,但非唐氏综合征AMKL(非DS-AMKL)预后较差,3年总生存率低于40%。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的治愈性治疗方法。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本中心采用改良的白消安/环磷酰胺(Bu/Cy)联合美法仑(MEL)或塞替派(TT)方案进行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MKL患者的疗效。

方法

将预处理方案分为三组:

FLAG/Bu/CyBu/Cy/MelBu/Cy/TT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案包括环孢素A(CSA)/他克莫司(FK506)+吗替麦考酚酯(MMF)+短期甲氨蝶呤(sMTX)。对移植后患者的随访期至2024年6月30日。2015年8月至2024年7月,我们纳入了在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和北京陆道培医院接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 HCT)的非DS-AMKL 患者。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9例非DS-AMKL儿童患者(30例男童患者,29例女童患者),中位年龄为2岁(范围1-9岁)。移植前骨髓状态:44例完全缓解(CR),15例部分缓解/未缓解(PR/NR)。1例患者进行了第三次移植,其余58例为首次移植。

56例供者为父母,3例为同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5/10相合的有44例,≥6/10相合的有15例。干细胞来源为骨髓(BM)和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方案为:Bu/Cy组20例,Bu/Cy+MEL组35例,Bu/Cy+TT组4例。中位输注细胞计数:单个核细胞(MNC)为×10⁸/kg(17.66,范围7.97-32.85);CD34⁺细胞为×10⁶/kg(9.12,范围3.8-27.14);CD3⁺细胞为×10⁸/kg(3.87,范围0.9-19.38)。

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范围2-84个月)。所有患者(100%)均实现植入,中性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3天(范围9-21天),血小板植入的中位时间为9天(范围4-46天)。移植后1个月,骨髓评估显示所有患者均为完全供者型嵌合。

总生存率(OS)为54.2%。Bu/Cy组的OS率为50%,Bu/Cy+MEL组为51.4%,Bu/Cy+TT组为100%(P=0.301)。CR患者的OS率为68.2%,而NR/PR患者的OS率为16.7%(PP=0.167)。观察到27例患者移植后死亡:17例因复发死亡,6例因GVHD死亡,2例因胃肠道出血死亡,1例因多器官衰竭死亡,1例因病毒性肺炎死亡。累积复发率(CIR)总体为28.8%(Bu/Cy组为25%,Bu/Cy+MEL组为37.1%,Bu/Cy+TT组为0%)。CR患者的复发率为15.9%,NR/PR患者的复发率为66.7%。

在18例复发患者中,17例死亡,1例存活。Bu/Cy组的移植相关死亡率(TRM)为30%,Bu/Cy+MEL组为11.4%,Bu/Cy+TT组为0%。急性GVHD(aGVHD)的发生率:II-IV级,Bu/Cy组为70%,Bu/Cy+MEL组48.5%,Bu/Cy+TT组为25%;III-IV级,Bu/Cy组为55%,Bu/Cy+MEL组为40%,Bu/Cy+TT组为0%。慢性GVHD(cGVHD)在Bu/Cy组发生率为30%,Bu/Cy+MEL组为51.4%,Bu/Cy+TT组为50%。膀胱炎发生率在Bu/Cy组和Bu/Cy+MEL组均为20%,Bu/Cy+TT组为0%。巨细胞病毒(CMV)血症发生率在Bu/Cy组为50%,Bu/Cy+MEL组为42.8%,Bu/Cy+TT组为75%;EB病毒(EBV)血症发生率在Bu/Cy组为15%,Bu/Cy+MEL组为14.2%,Bu/Cy+TT组为25%。

结论

与传统Bu/Cy方案相比,改良的Bu/Cy+MEL或Bu/Cy+TT方案联合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为非唐氏综合征AMKL患者中的CR患者提供更好的总生存率,且不增加TRM。该改良方案还降低了III-IV级aGVHD的发生率,然而,对于NR/PR患者似乎效果较差。

魏志杰 教授

陆道培医院

陆道培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科

七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

中国抗癌协会廊坊分会会员河北省肿瘤防治联合会造血干细胞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

移植工作16年,已完成1000余例移植,最小移植患者年龄9月龄、最大年龄70岁

来源:肿瘤瞭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