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二十四个朝代。其中为人称道的“盛世”有四: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尤有“强汉”、“盛唐”之说。
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二十四个朝代。其中为人称道的“盛世”有四: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尤有“强汉”、“盛唐”之说。
01.“强汉”
西汉文帝刘恒和景帝刘启时期,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政策,鼓励农耕和工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到了汉武帝时期达到鼎盛。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国力雄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巩固。
为了抗击匈奴,曾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最终彻底打垮匈奴,灭掉南越,还迫使夜郎臣服,将南方大片领土纳入版图;
汉武帝在位54年,他“独尊儒术”,同时设太学,置乐府。使西汉王朝出现了空前未有的繁荣景象。疆域面积609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了6000多万人,占据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为此,人们常把汉武帝和秦始皇并称为“秦皇汉武”。
王莽建立新朝之后,已沦为布衣的汉景帝后裔刘秀(光武帝)最终夺回政权,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政权建立后,镇压赤眉义军,消灭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
刘秀兴建太学,提倡儒术,尊崇节义。此外,他还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刑罚等,实行轻徭薄赋,东汉的经济文化逐渐恢复到西汉强盛时期的水平,史称“光武中兴”。
02.隋唐
就在西晋八王之乱时,塞外的众多游牧民族趁着中原内乱,相继在北方建立政权,与西晋王朝对峙,史称“五胡乱华”。“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部落。
“五胡乱华”从公元304年到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共持续了135年,连年的战争和杀戮导致北方汉人数量从两千四百万锐减到四百万,中原良田变成了胡人的牧地。
公元581年,北周宣帝死后,其岳父杨坚以辅政大臣的身份夺取了年幼的静帝皇位,建立隋朝,结束了继东汉末年直至南北朝200多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
隋文帝杨坚在位二十多年,政治安定、民生富庶,人口达到了860万户。被誉为“开皇盛世”。
不仅疆域辽阔,军事上也所向披靡,周围少数民族臣服,隋文帝所创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均为后世所沿承,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奠定了唐朝乃至后世的繁盛。
隨炀帝即位后,四方征讨,民不聊生。公元618年,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建立唐朝。
唐朝建立后,隋末乱世导致的人口减少造成地广人稀,人心思安。李渊称帝8年后,唐太宗继位。他任人唯贤、广开言路,减轻徭赋、休养生息,使得社会政治清明、安定祥和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为维护民族团结,采取和亲通好,册封各个民族的首领为唐朝的郡主。
到了唐玄宗时期,疆域辽阔,军事强盛,商贾云集,形成了“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的壮观景象。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当时唐朝人口已经达到8000多万,版图面积为1237万平方公里。
03.宋元
由于节度使的日益强大,到天宝末年,终于爆发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发动20万兵力,以“忧国之危“、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所过州县都望风瓦解。安禄山很快攻下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唐玄宗带领贵妃和一众亲信大臣仓皇出逃,行至马嵬坡,六军兵变,杀死杨国忠,并迫使唐玄宗缢死杨贵妃,史称"马嵬坡兵变"。
后因安禄山被其子篡杀,内部陷入混乱。唐军收复长安。
安史之乱历经八年,大唐王朝由盛到衰,进入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创造了“不流血而建立一个王朝的奇迹”,结束五代十国的纷争,巍巍中华再获一统。
由于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皇帝石敬瑭向契丹称臣,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辽兵乃至后来侵宋的金兵,从这里长驱直入中原,导致“靖康之难”,北宋灭亡。
公元十三世纪,蒙古草原诞生了一位震撼世界的战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如飓风般席卷中亚及东欧,用25年的光阴征服了比罗马帝国400年征战还要广阔的土地。
先后征服了四十多个国家、七百多个民族,建立了东起太平洋,西至多瑙河,北迄西伯利亚,南达波斯湾的辽阔帝国,东西方文明再次得到交融。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于1271年改蒙古汗国为元,是为元世祖。8年后,忽必烈灭掉南宋。
公元1368年,朱元璋削平群雄,驱逐元朝残余势力出长城以北,一统天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经永乐、洪熙、宣德三代,近半个世纪的励精图治,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朱棣北进蒙古,南征安南,令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致万邦来朝。史称“永乐盛世”。
04.明清
明朝末年,在我国东北一带,形成三个女真族部落。公元1583,建州女真一个部落酋长努尔哈赤,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仅用短短几年时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随后在萨尔浒战役中,大败明朝40万大军,进入辽沈地区。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离世。四贝勒皇太极被诸王推为新汗。皇太极宣布废除"女真",定族名为"满洲"。
公元1644年,皇太极去汗称帝,定国号"大清"。
皇太极死后,年仅6岁的皇子福临继承帝位,由多尔衮辅政,大举进攻明朝。此时李自成已抢在清军之前,攻入北京。崇祯皇帝急忙加封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回京勤王救驾。
吴三桂率5万军队进发,得知北京已经陷落,便退回山海关。为防止吴三桂倒向清军,李自成在攻取居庸关之后,即派唐通前去招降。
考虑到在京家人的安全,吴三桂接受了李自成的招抚。正当他率部进京时,得到了刘宗敏夺其爱妾陈圆圆的消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翻然复走,重新夺取山海关。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降而复叛,便率六万人马前去攻打。已腹背受敌的吴三桂向清军求援。多尔衮挥师入关,自通州攻入北京。崇祯帝在煤山吊死。自此,大清朝开始了它对全中国的统治。
顺治帝死后,八岁的玄烨即位。康熙16岁时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除掉顾命大臣鳌拜,开始亲政。
20岁时,宣布撤藩,三藩借故起兵,康熙花了8年时间平定了三藩。
3年后,又统一了台湾,派刘铭传任第一巡抚。
后又花9年时间平定蒙古噶尔丹叛乱,击退了当时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扰,签定了《尼布楚条约》,基本奠定当今中国的版图。
大清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到了鼎盛时期,版图处于最辽阔的时期,扩大到1300万平方公里,几乎比明朝扩大了一倍。
乾隆在位60余年,殚精竭虑,公元1795年,乾隆宣布退位,嘉庆帝登基。
但昔日的“康乾盛世”早已江河日下,尤以贪腐为盛。一时之间 “和珅一日不除,则纲纪一日不肃”。乾隆帝驾崩十五日后,嘉庆赐和珅三尺白绫在家中自缢。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既说明和珅贪腐之极,同时也说明当时国库之空虚。
嘉庆亲政后,接连发布谕旨,整饬吏治,但多是惩而不杀,戒而不绝,加之长达数年的白莲教起义,最终难遏颓势。嘉庆一生勤俭,却稍有作为,最终驾鹤西去。
太子旻宁在太和殿登基,是为道光帝。大清正式”转入“嘉道中落”的历史时期。
来源:星海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