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代笔记日记绘画史料汇编》中有与《尝后图》相关记载:一妇人祼跣,为数人抬舁,人皆甲胄带刀。有啮唇与乳及臂与股者,于有以口衔其足者。唯一大将露形近后,更一人掣之不就。又有持足帛履袜,衵衣相追逐者。计十有九人。上有题云:“南北惊风,汴城吹动。吹出宫花鲜董董,泼蝶
《尝后图》——尝:“辱”之意,后:“金朝皇后”,估计不用再说,大家便知其意,没错,这是古代的一幅春宫图。
然而,遗憾的通知诸位,这幅图已失传......。
《明代笔记日记绘画史料汇编》中有与《尝后图》相关记载:一妇人祼跣,为数人抬舁,人皆甲胄带刀。有啮唇与乳及臂与股者,于有以口衔其足者。唯一大将露形近后,更一人掣之不就。又有持足帛履袜,衵衣相追逐者。计十有九人。上有题云:“南北惊风,汴城吹动。吹出宫花鲜董董,泼蝶攒蜂不珍重。弃雪㶿香,无处着这面孔。一综儿是清风镇的样子,那将军是报粘罕的孟珙。
译文如下:一位妇女赤身裸体,被几个人抬着。抬她的男人们都穿着铠甲,带着刀。有人在咬她的嘴唇、乳房、手臂和大腿,还有人用嘴咬着她的脚。在这些人后面,有一位大将军,他没有穿衣服,靠近这位妇女。另外有一个人试图拉扯她,但她不愿意。还有人拿着她的鞋子、袜子和内衣,互相追逐。画面中共有十九个人。
画的上方有一段题词,内容是:“南北风起,汴京城动荡不安。宫中的花朵被吹得四处飘散,蝴蝶和蜜蜂都忙着去追逐,却不珍惜这些花朵。洁白的花瓣被丢弃,香气无处可寻,连这张脸也无处安放。画中描绘的是清风镇的样子,那位将军是报答粘罕的孟珙。
孟珙虚构肖像图
好嘛,这“艳画门”的主角还是位知名人物孟珙,这在现代不得直接推上热搜,身败名裂啊?
此时孟珙大将军估计要跳出来为自己辩护了:“本将军岂是做此等事之人?”
“......”我默。
既然《尝后图》已不能公众于世,那么今天我们“论事不论画”,一起深挖一下关于这幅图背后的故事。听听孟珙大将军的肺腑之言。
我是孟珙,1195年出生于武将世家。我的曾祖父孟安、祖父孟林都是岳飞的部将,父亲孟宗政是南宋抗金名将。我自幼在军中长大,耳濡目染皆是金戈铁马之声。父亲经常与我讲述战争岁月里的故事,那段令大宋蒙羞的“靖康之耻”。
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蔡京、童贯等奸臣当道。宋徽宗沉迷于道教和他那狗屁艺术创作,全然不顾百姓生活疾苦,横征暴敛,听信谗言,盲目与西夏发动战争。军费耗尽,军队毫无战斗力。
孟珙画像
更可笑的是,金军崛起时,宋徽宗不但没能及时认清这头猛虎,反而与金军联合灭辽。辽灭之后,宋徽宗如梦初醒,但为时已晚。
1125年,金军大举南下,宋徽宗惊慌失措,将皇位传给儿子宋钦宗赵桓,自己逃往扬州。
1127年,金军攻破汴京后,宋徽宗和宋钦宗被迫脱去龙袍,废为庶人,接受金军的无尽羞辱。宋徽宗被封为“昏德公”,宋钦宗被封为“重昏侯”,被押往北方。
宋钦宗的皇后朱琏在被俘后,不堪受辱,投水自尽,年仅26岁。
宋徽宗的34个女儿中,有21人在靖康之变中被金军掳走,惨遭蹂躏致死。金军甚至将这些女子明码标价,分赏给将士或卖入军妓所。
金军在汴京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洗劫,将皇宫中的珍宝、典籍、礼器、金银珠宝等财物洗劫一空:包括5400万匹绢、1500万匹大物段子、300万锭金、800万锭银,还有不计其数的文物和书籍。
城中百姓遭到了大规模的屠杀,无数无辜平民惨遭杀害。
靖康之耻相关图片
1128年,金太宗为宋徽宗、宋钦宗及皇室成员举行了“牵羊礼”。除了皇帝和皇后被披上羊皮外,其他人则袒露身体,脖子上套着绳索,被金人像牵羊一样牵着走,场面极其屈辱。
宋徽宗被囚禁9年后死于五国城,终年54岁;宋钦宗则于1156年因参加马球赛坠马被踩死,终年57岁。
靖康之耻,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皇室受尽凌辱。身为将军,我满腔热血无处安放,只能咬牙切齿地发誓:有生之年,定要驱逐金寇,收复失地,洗雪这奇耻大辱!让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血债血偿!
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因当时不在汴京而幸运逃过一劫。1127年,他建立了南宋。
靖康之变后,岳飞投身抗金事业,屡立战功,并建立了一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的“岳家军”,得到了赵构的重用。
1140年,岳飞挥师北伐,连克蔡州、郑州、洛阳等地,取得郾城大捷,眼看抗金之势一片大好。不曾想,赵构和秦桧害怕岳飞北伐成功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于是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1142年,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纵有韩世忠将军为其上书辩护,也无济于事,最终岳飞惨死于大理寺狱,年仅39岁。
我孟珙虽未与岳将军并肩,但心痛其冤,愤懑难平。他这一世“精忠报国”,何以得如此下场,实乃天理难容啊!
岳母给岳飞刻字“精忠报国”
岳飞被杀后,金人并未停止对南宋的威胁。我的曾祖父孟安、祖父孟林,都是岳飞的部将,他们随岳家军南征北战,虽未能完成岳飞的遗愿,但始终坚守抗金的信念。
我的父亲孟宗政,继承了岳飞的遗志,成为南宋中期抗金的中流砥柱。他在开禧北伐中镇守襄阳,组建了“忠顺军”,多次击退金军的进攻。父亲常告诫我:“金人未灭,何以为家?”
1217年,金军为缓解蒙古的压力,侵入南宋。我向父亲献策,在罗家渡设伏,半渡而击,成功击溃金军。此后,我多次随父出征,屡立战功。
1219年,金将完颜讹可率军进攻枣阳,我在城楼上引弓射击,毙敌数人,随后率军偷袭金营,斩首千余级,金军溃败而逃。于是,我在军中开始崭露头角。
1233年,蒙古军攻破金国首都汴京,金哀宗逃至蔡州。南宋朝廷决定联合蒙古灭金,我奉命率军两万,运粮三十万石,奔赴蔡州。在蔡州城下,我与蒙古军都元帅塔察儿会师。金军试图突围,我断其归路,擒获金军将校八十余人,其余多溺死于汝河。
1234年,金哀宗在蔡州城破之际自缢身亡。为雪洗靖康之耻,我将其尸体一分为二,一半交与蒙古,一半带回南宋,并与蒙军瓜分了宫廷内所有宝物,一解我心头之恨,以告岳飞在天之灵。
金朝被俘女眷影视画面
我堂堂大将军,一生征战沙场,以驱逐金寇、收复失地为己任。金人残暴,掳我皇室,辱我百姓,其行径令人发指。然我身为大宋将军,当以正道行事,岂能与金人同流合污?我一生所求,唯在雪靖康之耻,还百姓安宁,而非沉溺于对敌人的报复。
我所率之“忠顺军”,皆以忠诚与正义为本,绝不屑于对妇孺施暴。我孟珙,虽手刃金贼无数,却从不以凌辱为乐,更不会做出那等有失大宋风范之事。那《尝后图》中所绘之事,实乃无稽之谈,我孟珙绝非如此小人!
听完孟将军激昂的陈词,我大概明白,或许《尝后图》只不是南宋人意淫出来的作品,属于精神胜利法?
据《金史·哀宗本纪》,金哀宗离开汴京逃亡之时,与太后、皇后、诸妃诀别,未带任何女人。另据《金史·崔立传》,这一路“在道艰楚万状,尤甚于徽钦之时”。金朝大诗人元好问在诗中哀叹:“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金朝叛臣崔立用三十七辆大车将皇室俘虏献与蒙古,其中就有金朝皇后。倘若如此,那皇室女眷皆逃脱不掉“亦为人淫”的命运。只不过,报仇的不是宋人,而是蒙古人,甚至可以说蒙古人重现金朝版的“靖康之耻”。
概念配图
那么《尝后图》的真正始作蛹者是蒙古人?那成吉思汗这位大佬估计要跳出来为子孙抱不平了......
不过以上都是推断而已,《尝后图》的真身已然不重要,它之所以被人津津乐道大概也就是这段不堪回首的复仇历史。孟珙一生抗金抗蒙,但最终没改变南宋被蒙军灭亡的命运。
1274年,襄阳失守后,蒙古军沿汉水入长江,直逼江南。
1276年,蒙古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南宋朝廷投降。
1279年,崖山之战的落幕标志着南宋最后的抵抗力彻底灭亡,取而代之的是忽必烈建立的元朝。
南宋灭国之时又何尝不是人间地狱再现??
一幅《尝后图》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从金人的铁蹄到蒙古的弯刀,无数生灵涂炭,国破家亡。冤冤相报何时了?
我们更应铭记历史,珍视和平,以勇气和担当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安宁。
来源:墨香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