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徽宗赵佶不仅对书画痴迷,被称为“艺术皇帝”,而且他在位期间对道教的推崇达到了近乎狂热的地步。宋徽宗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道教,自称是“昊天上帝长子”下凡,自封尊号“教主道君皇帝”。他甚至要求大臣在上奏时将他称为“道君”。
宋徽宗赵佶不仅对书画痴迷,被称为“艺术皇帝”,而且他在位期间对道教的推崇达到了近乎狂热的地步。宋徽宗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道教,自称是“昊天上帝长子”下凡,自封尊号“教主道君皇帝”。他甚至要求大臣在上奏时将他称为“道君”。
宋徽宗甚至把道教经典纳入科举考试范围,要求士子学习《道德经》《庄子》等,设立“道学博士”职位。通报全国把天宁万寿观改作神霄玉清万寿宫,一些小州、县没有道观,就把佛家的寺院改为道观,去掉寺院大殿里的的佛像,设长生大帝君、青华帝君圣像。
他还下令官员必须到道观听道士讲经,并纳入考核,许多儒家士大夫对宋徽宗的行为非常不满。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有个叫魏汉津方士自称已经九十多岁了,是唐朝道教神仙李八百的徒弟。魏汉津通晓阴阳术数,能推算吉凶祸福,而且精通音乐。他觐见宋徽宗说他得到老师的真传,得到了上古时期黄帝、大禹的声律,要想演奏这种音乐就得先铸九鼎,能保天下太平,万世一统。
宋徽宗信以为真,就让魏汉津主持铸造九鼎。这九鼎可不是一般皇帝能铸造的,你得有一统天下的丰功伟业才行。历史上铸造九鼎的屈指可数,只有大禹和唐朝的武则天。
大禹建立夏朝后,九州稳定,四海升平,赋税既定,万国遵从,当时的国力非常强盛。九州积攒的财富用不完才打算铸九鼎镇守九州。这九鼎分别是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以显示大禹天命所在为九州之主,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武则天称帝后为了告示天下皇权神授,以巩固武周皇朝的统治,也下令进行铸造九鼎。当时花费了巨额财力,共用铜五十六万七百余斤,中央的神都鼎,高为一丈八尺,重约1800石;其余八鼎各高为一丈四尺,重约1200石。唐朝的一石约等于53公斤,即106斤可以想象一尊鼎是多么的巨大。
宋徽宗根本没法和大禹、武则天相比,大禹划定的九州北宋能有六州就不错了,况且唐朝的巨大是任何朝代都无法比及的。这事儿在朝堂上提出来立刻遭到群臣的反对,陛下是不是发烧烧迷糊了,竟然提出铸九鼎?且不说是不是名正言顺的问题,就这项工程也是劳民伤财。现在内忧外患,再搞这样的工程只能加剧财政危机和不稳定。
这时候蔡京站出来举双手赞成,认为这是复兴大宋的契机,是天命。铸九鼎是祥瑞,定能使我大宋恢复到汉唐的强盛。蔡京不但赞成,还强烈要求接受铸九鼎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有了蔡京的支持宋徽宗宋徽宗非常得意,他讥刺群臣说:“我承受上天的眷顾,审时度势处理政务,希望能有所成就。然而那些见识浅薄、孤陋寡闻的人,听到我的决策便惊骇愕然,纷纷用言语非议动摇。但我内心坚定自己的决断,已向上天请示过旨意,现在要清除这些错误言论。”
群臣再也不敢反对,于是蔡京就组织人手开工铸造,用铜二十二万斤,一年之后九鼎铸造完工。但是九鼎铸造好方士魏汉津就逃离了京城,临走还跟人说过不了多久天下一定大乱,现在能逃就赶紧逃吧。
九鼎铸造完工宋徽宗就开始举行安放、祭祀盛典,他下诏命左右街道院差威仪道士三百人赴礼制局制造所,迎导神霄飞云鼎赴上清宝籙宫神霄殿。可是九鼎要安放九州的水土,尤其是北方属水,按规矩应该取幽燕之地的水才算正宗。但是这北方不属于北宋管辖的范围,你去取水人家也不答应,无奈只能拿河北雄州的水来充数。
宋徽宗祭祀的时候写了一篇洋洋大观的祭文,说:“朕继承祖先的功业,居于万民之上,肩负治国重任,不敢有丝毫懈怠。深知守成之艰难,铭记继承先志之重任,因此选拔贤能之士,共谋国家昌盛。对内修订法典,复兴前朝盛世被废弃的制度;对外抵御外敌,收复丧失的疆土……
承蒙上天赐福,四海安定,星辰有序运转,连年五谷丰登。南至夜郎、牂柯之地,西达积石、星海之境,四方部族皆遣使称臣,叩首朝拜。念及上天赐予的深厚福泽,理当有盛大祥瑞相呼应。
正如昔日夏禹得天命,命九州牧守献铜铸鼎,贯通天地人之道而制礼器。此乃传国重宝,夏商周三代共奉。千年以降,历代君王皆不敢更易。今承袭典章法则,续写大禹功业;卜问国运年祚,超越周朝绵长。惟愿上天厚赐福泽,使恩德广布四海。将此诏告示远近,望天下体察朕心。”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记载,宋徽宗念叨完祭文后,挨个对九鼎进行上香,来到北方鼎的时候点上香正想祭拜,那大鼎突然开始漏水“至北方曰宝鼎者,上方焚香再拜,而鼎忽漏,其中水流于外。然鼎金既厚,水又久在其中,不应及上行礼而作……”这么巨大的鼎怎么着也得有一吨水,泄露得怎么堵都堵不住“鼎之水土,皆取九州之地中,独宝鼎取水土于雄州界,非燕之正方也,岂为此乎”。大臣们都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可宋徽宗却满不在乎,认为燕云十六州的水流在大宋的国都土地上是吉祥的征兆,预示着必将收复。
宋徽宗对九鼎极为关心,政和六年突然说九鼎不宜暴露在外面,应该“迁移神像大器”到天章阁奉安。没过多久他听从另一个方士王仔昔的建议给九鼎改名,过了几年王仔昔失宠,宋徽宗又把九鼎改回原来的名字,并且狡辩说:“九鼎新名,乃狂人妄有改革,皆无稽据,宜复旧名。”
虽然北方鼎没有北方之水,可是宋徽宗不久就带着妻儿老小去了幽州旅游,亲口喝上了北方的水,并且再也没有回来。九鼎在乱世中也不知去向。
来源:长安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