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说董明珠和前秘书孟羽童从“互撕”走向“和解”的事吧。这次她俩一笑泯恩仇,还真让我有些意难平。
文丨将爷
说说董明珠和前秘书孟羽童从“互撕”走向“和解”的事吧。这次她俩一笑泯恩仇,还真让我有些意难平。
董孟二人恩怨,我以前也说过多次,都是站孟羽童这边。了解我价值观的都知道,凡是旧势力、顽固派、老门阀欺负年轻人,我必力挺后者。
孟羽童今年27岁,她早在2021年4月,因参与真实职场类节目《初入职场的我们》,得到董明珠宠爱,于当年9月到格力当董小姐秘书。当时,格力童姥公开放话:“要将孟羽童培养成第二个董明珠。”
但,不到两年她俩就分手了,随后,各种爆料被推出来。比如,“孟羽童每月旷工多天”“私下接了多个商务广告”“孟羽童因接私活被格力开除”……
董小姐对孟羽童,发出各种明枪暗箭,不断进行“手撕”。比如,她公开怒斥或背刺孟羽童:
借助我们平台变成一个网红。已经在公司起到不好的作用。”
“只想挣更多的钱跟行尸走肉没啥区别,钱不应该是大学生的梦想。”
“网红不网红看人品质,人在格力去外面做广告是不合规的……不能忍了,这样的人要开除!”
我看不下去,曾怒斥董小姐这类言论,纯属又长又酸的裹脚布,认为孟羽童离开董小姐,本质是价值观不同,是一次及时止损。
给年轻人画饼,就是一种权力毒药。在这个不确定的年代,明天和意外,谁都不知哪个先来。领导给员工只谈未来,只想情怀,不谈金钱,那就是耍流氓。
孟羽童是高调地来,轻轻地走。
面对前老板暗戳戳和明晃晃的摆刀亮剑,孟羽童始终保持着“沉默”和“谦卑”。只在偶尔,小姑娘风淡云轻地感叹: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每一章节都值得被认真书写,哪怕是前言。”
今年5月初,有网友在孟羽童的社交媒体下留言称:“都已经互撕了,我感觉你不写某董事长秘书比较好,首先,大家都认识你,你不写大家也知道你之前的履历,你写了反而让人感觉你在自降身份。”
对此,孟羽童仍在大方回应:
“前司和前老板一直我人生里闪亮的旅程和重要的贵人,根本不存在‘互撕’这种很极端的夸张说法哇!我也一直都是保持感恩和敬畏之心,谢谢你!”
这姑娘没有硬刚,而是表达“感恩”,给足体面,如此心性,如此格局,当然很圈粉。
总而言之,在通往网红的路上,孟羽童走得很顺畅,现在,一条广告报价就有20万,这是流量时代的市场价值。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董明珠网红人生,虽然也是一路狂飚,但,一直游走在“红与黑”的边缘。
从人设上讲,老董小姐,越来越像是春三十娘和灭绝师太的合体——所到之处,寸草不生;江湖之上,闻风丧胆。
“我妈就是董明珠、饭店没装格力空调扭头就走,格力专卖店改名'董明珠健康家',不招海归(因为有间谍)……”,董明珠太别扭了,简直是要驶进“黑化”的深渊。
然而,就在前两天,这个七旬老太,突然生猛转身,急切地拥抱了孟羽童。
江湖传言,这一次,董老小姐是受网红培训专家点拨,放下了执念,立地成佛,修复形象。
采取初代网红“你妈喊你回家吃饭”老套话术,格力和董小姐终于假装深情地呼唤孟羽童回家吃饭了。
相关海报还搞个悬念:“这个周五欢迎回家吃饭,猜猜董总要跟谁吃饭?”
配图,就是董明珠和另一个人的倩影。这影子,暗戳戳地,又指向了孟羽童。
当然,这次小姑娘也不再沉默了,主动回应:“时隔两年,收到了来自前老板的微信,像是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心中是莫名的酸楚和感谢……”
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一句回复呀!
既给足面子,公开证明这次是董明珠那边主动施恩;又隐秘表达,过去两年本姑娘也是一肚子委屈。
当然,孟姑娘也在主动配合董明珠洗去污名,她说:
这两年舆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编排和误解,我却始终记得在我第一次面对互联网的巨大洪流,她握住我的手说“别怕”的样子。
虽然表面上总是很严格,甚至是旁人眼里不理解的严苛,作为朝夕相处共事过两年的人,我总是能感受到她内心最纯粹和善良的一面。
这个世界上不能没有女老板,谢谢您,想念,愿一切都好。
天地有盛意,山水总相逢。
恩恩怨怨,反转来回,这人生的道场,到底是在靠哪一根轴转动?
我直接下结论了——这根本就不是一次价值观的和解,而是一场流量驱动下的利益合谋。
现在,各大官媒都在用“合体直播”为标题,宣扬本周五晚上董小姐和孟姑娘这场世纪和解直播,将会带货格力产品。
说白了,一切都是在解救董小姐最近深陷民粹主义言论的黑化形象,同时,也为了摆脱格力深陷增长困局的被动。
总之,既要形象,也要流量。但,一切都与价值观无关。
当初人们之所以与孟羽童共情,反感董明珠,说到底,就是从中感受到某种职场霸凌的阴影,看透了“血汗老板”的傲慢无情本性。
现在,董明珠放下了高傲的皇冠,是因为意识到了传统顽固思维与互联网基因相碰撞,脸都被打肿了。
从这个意义讲,这场二者关系“破冰”直播,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商业智慧,不过就是权力资本遭遇危机,不得不进行的被动救赎。
这件事,最令我遗憾的是,流量时代,人性变异和价值矮化,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趋势。
董小姐如果固执到死,我倒也敬她彻底继承了华山派灭绝师太的衣钵。
孟小姐独立遗世,高冷而去,我也能敬她是个孤芳自洁的女汉子。
但,现实太功利,情商太流俗,她们俩人的拥抱,也是能得到掌声的。人们肯定会夸赞——老太婆很识时,小姑娘会卖乖。
对此,我也无意于批评,更多只是自怜。
多年以来,我被指摘的性格缺陷,主要就是“眼里不揉沙子”,个性太强,太嫉恶如仇。
“太刚易折”,为此,我真的付出过太多代价了。
这两年,可能也是老了,或者说,是心老了,我慢慢去学着阅读韬光养晦、和光同尘的意义,也试图在和很多不平事进行妥协和解。
但,价值观对我束缚力量,太强太强了,以至于现在看到曾经力挺的孟羽童投向了董明珠的怀抱,竟有一种莫名的失落。
我多想,年轻人摆脱了权力资本的淫威和诱骗,从此,就能活在自我中,就能赢在自由中,昂首阔步向前,再也不理某些鸟人,不再过苟且的人生呀。
然而,在这个年代,太多年轻人生,不得不让通过和解、妥协,甚至下跪,来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
穷尽半生,我实在不如一个27岁小姑娘那样,收放自如,世故成熟,华丽转身。
比如,对某些害过我的人,我可以不恨,但,再难亲近,只专注自我。
对那些踩踏过自由和文明的人,我无法停止炮轰。甚至,在炮火消停之后,心中还是回荡着鲁迅那个响亮声音——“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
这,或许就是我半生归来,依然潦倒一书生的原因吧。
是的,我依然笃信,只有规则战胜潜规则,只有学场有别于官场,只有学术不等于权术,只有风骨远胜于媚骨,只有才华干死奴才,只有光明驱逐黑暗,我们的明天才会更好,这个世界才会更好。
好日子好未来,只有靠正向价值观转化而来,才是人生的福报呀。
人这一生,最不可也不应背叛的,只应是正当正直正义的价值观。
很遗憾,年轻的孟羽童选择和解,让给我感觉这是一次价值观的溃败,让令我格外意难平。
这不是真正的和解,只是流量和利益的交易。
祈愿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终究因为能找到价值观的同类。
让我们通过彼此温暖和赐予,一起牵手走向有光的所在,拥有真正美好的人生。
来源:人格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