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代嘉靖年间,扬州府的一个生员曹荣,外出时在路上拾到了一个纸包,纸包里有五钱碎银子。纸包上写着八个大字: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拾到者会有祸事上身”。
美女来去
明代嘉靖年间,扬州府的一个生员曹荣,外出时在路上拾到了一个纸包,纸包里有五钱碎银子。纸包上写着八个大字: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拾到者会有祸事上身”。
曹荣不以为然,将纸包径直带回家,随意丢在自己的书桌上。当晚二更时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面带微笑,出来对他说:“你把银子还给我。”
曹荣推说没有什么银子,女子并不愠怒,依然细声细语,只是语气淡淡地责怪道:“你果然是个贪财的书生。”说完又扭动腰肢,笑吟吟地走了。
第二天的晚上,这个女子又一次过来,却没有再提还银子的事,而是说什么和曹荣有前世的缘分,她之所以前来,是为了续缘,要跟曹荣成就好事。曹荣经不住美色诱惑,就将她留宿在自己家中了,嫖宿了整整一个晚上。
其实,曹荣和美女上床鬼混时,曹荣的妻子就在他们身边,但却像个睡着了的木头人一样,啥都不知道。
这之后,曹荣和美女如同夫妻一般过了一个月。接下来,美女开始在曹荣家人面前显形,而且越来越放肆,连大白天也敢出现。
曹荣的家人非常恐慌,把家里闹鬼的事情通知了曹荣的丈人应左。应左是个太学生,不但有学问,而且品行高洁。他来到女婿家,责备曹荣道:“这都是因为你心术不正,才招来了这个鬼魅。”接下来,他写了一篇文章斥责妖怪,悬挂在女儿女婿的卧房门上。
当天晚上,美女又来了,认真看过了那篇文章后,道:“这是在嘲讽我啊。”然后做出准备撕毁的样子,然而她踌躇片刻,又停下手说:“算了吧,我还是选择离开好了。”从这之后,美女有好长时间都没有在曹家露面。
有一天,曹荣在郊外偶遇那个美女,他又惊又喜,迎上前去问道:“你怎么好久不出现了呢?”美女说:“应老爷说得有道理,我们还是不要再见面了。这样吧,下个月的初三我去你家,和你道别。”
应左听曹荣说了这件事,初三早上的一大早就来到了曹家。曹荣的父亲盛情安排了一桌酒席,让曹荣站在旁边侍候。酒过三巡,大家发现曹荣用扇子挡着脸自言自语。应左看到了,夺下扇子扔到地上,斥责女婿道:“你这是干吗?痴态复萌!”
过了一小会儿,曹荣又假借上厕所,独自去到院子里,摆出一副与人窃窃私语的样子。家人把他拉回屋里,询问咋回事。曹荣说:“那个女人刚才来跟我道别,说缘分已尽,从此天各一方不再相见了。只是可惜水里来,火里去。”
从那以后,那个美女再也没有来过,曹荣也一直安然无恙。只是不知道美女所说的水里来火里去是什么意思。
(出自《情史》)
词臣骄慢
胡林翼担任湖北巡抚时,他率领的军队都驻扎在武昌。他的队伍里以一个叫鲍超的人,带领的军队实力最强,鲍超将自己的队伍驻守在武昌城外。
胡林翼:(1812年7月14日-1861年9月30日),清朝后期军政重臣。字贶生,号润芝,亦作润之或詠芝。湖南省益阳县泉交河(今属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人,湘军重要首领。
道光十六年中进士,授翰林编修,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咸丰四年(1854年),率黔勇到湘鄂对抗太平军。咸丰五年,太平军克武昌,他又与湘军罗泽南部发起反攻,至翌年收复武昌,被正授为湖北巡抚。咸丰十年,陷太湖、潜山,助曾国荃围攻安庆。隔年,太平军迫近武昌,胡林翼率部返救。同年在武昌病逝。清廷追赠其为总督,赐谥号“文忠”。
胡林翼在湖北七年,与曾国藩指挥清军与太平军死战。因其为清廷平定太平天国取得较大的功勋,故得与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并称为“中兴名臣”,又与曾国藩并称“曾胡”。
提督学政俞某,是浙江人,籍贯是北方的,年纪轻轻就科举中第。当时他任期届满,准备回京城,胡林翼于是设宴为他饯行。因为鲍超屡立军功,德高望重,他的大名妇孺皆知,于是胡林翼请了他作为陪客。
没想到俞某却看不起鲍超,蔑视对方,整个宴席过程中不跟鲍超说一句话。酒宴散后,鲍超非常愤怒,跨上马出了城,对身边的手下人说:“大家散了吧。武官真不值钱,俞学使一个七品官,竟然瞧不起我,这种人在朝廷里,我们到底是为谁立功啊。”
他正忿忿不平之时,胡林翼已经快马追了上来。胡林翼早在宴席间对鲍、俞二人的不睦已经看在眼里,心中了然,所以鲍超一出门,胡林翼也就尾随着赶了出来。
胡林翼来到鲍超面前,对他说:“这个俞某,年轻不懂事,明天我会当着你的面训斥他一顿。我特地摆设了一桌负荆请罪酒,请你明天中午光临,我让俞某做陪客,你不能推却。”鲍超答应了。
第二天的酒宴,还是三个人,鲍超坐在主宾位,俞某坐陪客位。胡林翼摆出一副翰林前辈的架势,直言训斥俞某,俞某只得唯唯听受。
宴席结束,胡林翼又说:“所谓不打不成相识,我们三人不妨交换生辰帖,结为兄弟。”俞某听了这话,表现出一副犹豫踌躇的样子。
胡林翼怒目逼视俞某。接下来让人准备了红色的书柬,让大家各自写下姓名、籍贯和祖先三代,相互交换。胡林翼年龄最长,鲍超次之,俞某最小。
胡林翼对鲍超说:“如今俞某是我们的小兄弟,如果做错事可以当面训斥,但我们之间不能相互猜忌,不能心生芥蒂。”鲍超连连点头称是,心中的怨气也就渐渐平息,没有其他的想法了。
俞某返京,走到涿州地方,投井而死。有人说他是被自己母亲逼死的。
刘根
刘根这个人,字君安,是京兆长安人。汉成帝的时候,刘根进了嵩山学道,遇到异人传授给他秘诀,于是刘根得以成仙。
刘根能够召鬼。当时的颍川太守名叫史祈,他认为刘根是妖怪,于是派人把刘根喊来,准备将其杀死。
刘根来到史太守府上。史祈对刘根说:“你能让人见到鬼,那应该可以让鬼现形相见。如果做不到,我就杀了你。”刘根说:“这事情太容易了。”
刘根借了太守面前的笔砚,书写道符,然后拿着道符敲击案几。不一会儿,突然看到五六个鬼,绑了两个囚犯跪在史祈面前。
史祈仔细一看,被绑的两个囚犯竟然是自己的父母。史祈父母向刘根磕头,说:“我这儿子不懂事,该当死罪。”说完叱喝史祈说:“你这做子孙的,不能光宗耀祖,为啥得罪神仙,连累双亲到这个地步。”
史祈又是伤心又是吃惊,哭着向刘根请罪。刘根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突然抽身离去,不知到哪里去了。
万村石家的媳妇,被一个狐狸精给缠上了,一家人很是担忧,想尽办法却始终打发不走它。妇人门后有个瓶,每次听见妇人的公公回来,狐精就藏入瓶内。妇人多次看在眼里,便记在心里,也不吭气。
有一次,公公回来,狐精又钻入瓶内,妇人急忙用棉絮塞住瓶口,然后把瓶放到锅里去煮。
瓶热后狐狸在瓶内大喊:“太热了,把我放出来,别胡闹!”妇人始终不答话,只是往灶里添柴继续煮。
狐精在瓶里喊得越来越急,时间一长也就听不到动静了。过了很久,妇人拔开塞子看时,发现瓶子里仅有一堆毛和几滴血而已。
无鬼论
肃宁有一位老儒生王德安,是康熙丙戌年的进士,我的父亲姚安公曾经拜他为师。有一年的夏天,他到一个朋友家玩,看上了园中宽敞而又凉爽的亭子,便想住在这儿。
朋友说这地方闹鬼,坚持不肯让他住在亭子里。于是王德安说了亲眼见到的一件事:“江南的岑生,曾经在沧州的张蝶庄家借宿。屋里墙上挂着钟馗像,有人那么高,像前摆着一架自鸣钟。岑生进去睡觉时醉醺醺的,没有看见这些。半夜酒醒后,外面月光明亮得像白天。他听见自鸣钟的齿轮声‘格格’响,已经感到惊异,忽然又看见画像,以为是奇鬼,就拿起桌上的端砚,朝上面打去。砰然一声巨响,震动了门窗。僮仆们闯进门来察看,只见岑生身上墨汁淋漓,头脸都是黑的;画像前面的自鸣钟和玉瓶磁鼎,都已碎裂了。听到这事的人都笑得前仰后合。人们动不动就说有鬼,都是自己吓唬自己,鬼究竟在哪儿呢?”
他刚说完这话,墙角忽然有声音搭腔说:“鬼就在这儿,夜里就来拜访你,有话说在前面,到时候你可别用砚台砸我哦。”王德安愣了一下,一言不发地走了。
后来他把这件事告诉自己的门生,说:“没有鬼在大白天和人对话的道理,这肯定是狐狸。我的德行恐怕制不住妖狐,所以避开它。”言下之意,他还是坚持无鬼论。
来源:笑古奇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