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时一个多月,五个比赛日,16场热血对决。由成都市体育局、成都市教育局、成都传媒集团联合指导,成都日报社、成都市足球协会、成都市青少年体育联合会共同主办的首届“苗地杯”成都市青少年足球挑战赛于5月17日顺利收官。来自天府新区、东部新区、高新区、金牛区、龙泉驿区
历时一个多月,五个比赛日,16场热血对决。由成都市体育局、成都市教育局、成都传媒集团联合指导,成都日报社、成都市足球协会、成都市青少年体育联合会共同主办的首届“苗地杯”成都市青少年足球挑战赛于5月17日顺利收官。来自天府新区、东部新区、高新区、金牛区、龙泉驿区、温江区、大邑县等7个区(市)县的12支代表队、近200名小球员与教练员齐聚绿茵场,展开了一场青春与梦想的热血比拼。
最终,天府新区实验小学凭借稳定的发挥与出色的团队配合,3:1力克温江区政通小学,成功问鼎冠军。成都市沙湾路小学与泡桐树小学蜀都分校分获季军与第四名,为本届赛事画上了精彩句点。
对于参赛学生来说,这不仅是一场场拼尽全力的较量,更是一段段关于热爱、协作与成长的青春记忆。“苗地杯”,正以“体育+教育+传播”三位一体的方式,成为成都青少年体育新样本的生动注脚。
荣耀加冕:少年逐梦,桂冠之下皆是汗水
冠军属于天府新区实验小学,他们在决赛中以3:1战胜温江区政通小学,凭借稳定的团队配合与出色的临场发挥而登顶。虽败犹荣的政通小学小将们展现出极强的意志与韧性。季军与第四名则由成都市沙湾路小学与泡桐树小学蜀都分获,实力不俗,风采十足。
本届“苗地杯”虽然赛程紧凑,却诞生了许多令人难忘的瞬间,拼搏与温情交织,竞技与成长并行。
揭幕战风雨如晦,沙湾路小学对阵紫藤南小学,孩子们冒雨奔跑,写下整届赛事的坚韧开端;小组赛连战胶着,6次平局直到终场哨响前才分出胜负,牵动人心;半决赛球员带伤出战,泡小蜀都的队员咬牙坚持,虽败犹荣,赢得满场掌声。
足球是一场场“少年式浪漫”的载体,而热血、泪水、团结和拼搏,才是这些少年最宝贵的勋章。
幕后协同:两所学校“实力撑场”,赛事温度升级
锦西幼儿园啦啦操《足球小将》
作为赛事协办单位,成都市沙湾路小学与北站小学不仅提供高标准的场地与管理支持,更以高效的组织管理,用心营造赛事氛围、细化执行流程,确保每一场比赛安全、顺畅、有序。
更令人惊喜的是,开幕式、闭幕式现场的精彩表演,让体育与艺术深度融合,让赛事现场成为一场有仪式感的成长盛典。
沙湾路小学武术表演《舞韵沙湾》
开幕式上,锦西幼儿园的啦啦操《足球小将》活力登场,而沙湾路小学的武术节目《舞韵沙湾》,则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与少年英姿巧妙融合。
北站小学节目表演《风之絮语》
北站小学节目表演《花球啦啦操》
北站小学节目表演《阳光彩虹小白马》
闭幕式更像一场小型艺术节:北站小学一年级小朋友的舞蹈《风之絮语》用风筝讲述成长,健美操社团的《花球啦啦操》热情洋溢,六年级男团则用《阳光彩虹小白马》将街舞与现代舞演绎出青春协奏曲。
体育与艺术,协作与表达,都在这个赛场交织、闪光。
高光时刻:少年们的球技与个性一起闪耀
在绿茵场上,每个孩子都是主角。几位小球员更是用实力和个性收获全场焦点: “安仁坎波斯”黄飞睿、“紫藤范戴克”胡煜璟、“政通马明宇”王睿菡、“泡小蜀都苏亚雷斯”赵晨皓……孩子们的球风或犀利、或老练,颇有职业范儿;不容忽视的,还有来自北站小学的张语萱、东区启志的刘梓钥、安仁学校的周嘉栎、王倩、李怡萱、黄曦冉等女足小将们的飒爽英姿,她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足球从不分性别。”
赛场之上,每一次突破、每一次助攻、每一个进球,都是少年们对热爱的回应与书写。
温情片段:那些藏在角落里的“教育高光”
如果说比赛是主线,那藏在边角的那些“温柔瞬间”,则是这场赛事最动人的底色。
每场比赛后,孩子们会自觉地向对手鞠躬、向裁判致谢、向解说老师道声“谢谢”; 场边,老师的鼓励声穿越赛场回荡不止,家长在直播间留言打call,屏幕前有泪光闪烁的时刻; 有孩子赛后悄悄说:“老师,我今天虽然没进球,但我传球很准,对吧?”
这,也是“苗地杯”想传递的:竞技之外,是人文,是教育,是那种一点一滴滋养成长的力量。
三堂人生课:绿茵场上的成长密码
“苗地杯”不仅是一场场激烈的比赛,更像是一堂堂生动的人生课,悄悄地在孩子们心里种下成长的种子。
第一课,叫做信任。绿茵场上,没人能独自拿下全场,每一次精准的传球,每一次默契的配合,都是建立在彼此信任之上。
第二课,是关于坚持。场上的每一次奔跑、每一次铲球、每一次失误后的重整旗鼓,都在告诉孩子们:热爱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无数次跌倒后依然选择站起来。
第三课,叫作勇敢面对。无论胜利的喜悦还是失败的遗憾,都不是终点。比赛结束时,那些相互拥抱、鼓励和安慰的瞬间,让孩子们明白:真正的成长,是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敢于接纳过程中的所有不完美。
这三堂课,比任何教科书都真切,比任何语言都深刻。它们不仅塑造了足球少年,更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拥有一份从容和力量。
不说再见:“苗地杯”不是终点,而是更远起点
闭幕式当天,来自成都市体育局、教育局、足协的相关负责人到场,足球名将邹侑根也现场为最佳射手、最佳门将、最佳球员个人奖项颁奖,他们对赛事组织、孩子表现和社会反响给予高度肯定。
下一步,“苗地杯”将计划向多项目、多年龄段拓展,推动成都青少年体育教育的持续升级。融合篮球、艺术、体能等项目,打造一个更广阔、更专业、更具成长价值的少儿艺体平台。
会有更多热爱奔跑的少年,在这个舞台被看到;也会有更多热爱教育、热爱组织、热爱内容的人,继续奔赴这场“少年绿茵之约”。
赛事虽落幕,热爱永不散场。“苗地杯”会一直在路上——在奔跑中生长,在成长中延续。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黄颖 谢函颖 图/魏麟潇 彭浩 责任编辑 刘春春 编辑 戴艾岑 审核 张家华
来源:锦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