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党员组织生活会开到楼栋里,既‘收’民意又‘送’服务,在‘问’需于民中精准‘帮’困。”5月20日清晨的富强路街道活动室里,69岁的杨大英正与20多位社区书记分享独创的“收送问帮”四字工作法。这位曾扎根乡镇40年的老书记,如今带领“银龄智囊团”活跃在社区治理一
“青山不老·银发红心”培训班结业合影。(资料图)
“把党员组织生活会开到楼栋里,既‘收’民意又‘送’服务,在‘问’需于民中精准‘帮’困。”5月20日清晨的富强路街道活动室里,69岁的杨大英正与20多位社区书记分享独创的“收送问帮”四字工作法。这位曾扎根乡镇40年的老书记,如今带领“银龄智囊团”活跃在社区治理一线,他推行的A、B支部轮值制度让老党员们焕发新活力。
举办“霞映青山 薪火相传”荣誉退休仪式。(资料图)
据了解,包头青山区共有3.1万余名党员,其中离退休党员占比达到近68%。如何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优势作用,让广大离退休党员始终在组织、有活动、起作用,是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包头青山区创新打造的“青山不老·银发红心”离退休党员服务地区发展项目,正让2万名像杨大英这样的离退休党员成为基层治理生力军。
“银龄先锋”化身民情观察员进行志愿服务。(资料图)
据青山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通过构建“1+7+N”荣誉退休机制,不仅为老同志举办“霞映青山”荣退仪式,更搭建起“银龄议事会”“五老宣讲团”等七大平台。400余名“银龄先锋”化身民情观察员、矛盾调解员,在楼栋间织就红色服务网,累计开展环境整治、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3000余次。
在光明社区,由多名“银发榜样”组成的桑榆舞蹈团用演出传唱惠民政策;在振华社区,几位“银龄”网格员的民情日记本密密麻麻记满了多条建议,为青山区发展建言献策。更令人瞩目的是,30余条来自离退休党员的“金点子”直通相关职能部门,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口袋公园建设等民生领域,实现青山治理“零距离”。
组织退休人员开展端午节包粽子活动。(资料图)
“我们不是来养老,而是要再立新功。”身着红马甲的杨大英指着党群服务中心的“银龄智库”展示墙说。墙上,130位老专家组成的“五老宣讲团”“银龄讲师团”等智囊团正在为青山区社区治理、文化传承等领域尽心尽力,如 “银发引擎”般持续释放能量。
从“荣誉退休”到“银龄上岗”,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为”,青山区通过党建赋能,让银发力量成为基层治理的“稳定器”和“助推器”。如今,78面“银龄榜样”流动红旗在社区间传递,多支“银发服务队”的红色身影穿梭于大街小巷,2万名离退休党员正用初心与热忱,在草原钢城续写着“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时代篇章。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蔡冬梅
通讯员:王英岚
新闻编辑:赵敏
来源:内蒙古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