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困潦倒时,看看乞丐宰相吕蒙正这两副对联,你也能实现逆袭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1 18:24 1

摘要:您或许听过“乞丐皇帝”朱元璋,却未必知道北宋有位“乞丐宰相”吕蒙正。他曾蹲在墙角捡西瓜皮充饥,在破窑洞里熬了34年,却靠着两幅对联道尽人间冷暖,最终从乞丐逆袭成三朝宰相。

民间有句俗语叫“穷过吕蒙正”,说的是一个人穷困潦倒到了极点。

您或许听过“乞丐皇帝”朱元璋,却未必知道北宋有位“乞丐宰相”吕蒙正。他曾蹲在墙角捡西瓜皮充饥,在破窑洞里熬了34年,却靠着两幅对联道尽人间冷暖,最终从乞丐逆袭成三朝宰相。

他的故事藏着哪些逆袭密码?且听我细细道来。

公元944年,洛阳官宦世家吕家诞生了一个男婴,取名吕蒙正。祖父是户部侍郎,父亲是后周起居郎,这样的出身本该是锦衣玉食,却因家庭变故跌入深渊。

父亲宠妾灭妻,将吕蒙正母子赶出家门,舅舅又拒之门外,母子俩只能栖身洛阳城外的破窑洞,靠寺庙施舍和捡食残羹度日。

最艰难时,吕蒙正每天盯着寺庙的钟声等开饭,却被小沙弥故意“饭后钟”戏弄,屡屡饿肚子。

他蹲在墙角啃富人丢弃的西瓜皮,被野狗追着跑,过年时家徒四壁,只能在窑洞外贴出一副奇特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路过的人看不懂,唯有老和尚长叹:“上联缺‘一(衣)’,下联少‘十(食)’,横批‘无东西’,这是说家中无衣无食啊!”

住持心生怜悯,送来了粮食,才让母子俩熬过寒冬。这段“缺衣少食”的日子,吕蒙正熬了整整十年,却始终未放下手中书卷。

破窑漏雨,他就着月光读书;野菜充饥,他用树枝在地上练字。邻居笑他“穷酸”,他却在日记里写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公元977年,34岁的吕蒙正穿着补丁摞补丁的长袍,揣着半块硬饼走进汴京考场。

谁也没想到,这个曾在破窑忍饥挨饿的穷书生,竟在宋太宗亲自主持的殿试中一举夺魁,高中状元!

消息传回洛阳,曾经对他们母子冷眼相待的邻里瞬间换了副嘴脸:多年不往来的亲戚提着厚礼上门,父亲昔日的故交们也纷纷前来攀亲,连当初驱赶他的寺庙僧人也满脸堆笑求关照。

吕蒙正望着围在破窑洞前的人群,挥笔写下第二幅对联:

上联:旧岁饥荒,柴米无依靠,走出十字街头,赊不得,借不得,许多内亲外戚,袖手旁观,无人雪中送炭

下联:今科侥幸,衣禄有指望,夺得五经魁首,姓亦扬,名亦扬,不论张三李四,踵门庆贺,尽来锦上添花

对联贴出,众人看着“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的对比,纷纷羞愧离去。

吕蒙正却做了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他将曾经对他们母子不闻不问的亲戚们一一善待,还出资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有人不解,他说:“怨恨如石,压己伤人,放下才能自在前行。”

宋太宗赏识吕蒙正的才学与胸怀,即位后首次科举就将他点为状元,还赐钱助他安家。

此后多年,吕蒙正从基层官员逐步升迁做到宰相,成为北宋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理政时公正严明,敢于在朝堂上直言:“臣的儿子尚无担当大任的能力,侄子吕夷简颇具贤才。”后来吕夷简果然成为一代名相,印证了他的识人之明。

回顾逆袭之路,吕蒙正将感悟写成文章流传后世:“舟有破浪之力,无水不能自行;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自达。”他说自己的成功离不开三个“时运”:

1. 困顿时坚守本心:破窑十年,他未被困境打倒,而是把磨难当成“磨砺石”,别人笑他“穷酸”,他却在读书中积累力量。

2. 得志时洞察人情:第二幅对联,是他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也是他不忘初心的警示。

3. 为官时秉持公正:他举荐贤才不避亲疏,以公正之心为朝廷选才,赢得了皇帝的信赖。

来源:隹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