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县阳平关镇:“桶装天麻”开辟林下经济新路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1 17:20 1

摘要:近年来,宁强县阳平关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创新推出“桶装天麻”种植模式,通过标准化、集约化的种植方式,让这一传统中药材焕发新生机,为当地群众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陕西网讯(通讯员 吴凯 钟文杰 龚江)近年来,宁强县阳平关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创新推出“桶装天麻”种植模式,通过标准化、集约化的种植方式,让这一传统中药材焕发新生机,为当地群众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初夏时节,走进阳平关镇大长沟村李子坪桶装天麻种植基地,一排排整齐摆放的黑色塑料桶格外引人注目,与传统的大田种植不同,这里的天麻全部采用特制塑料桶进行栽培。

工人们手持锄头,俯身穿梭在林间,用锄头轻轻刨开表层腐殖土,挖出一个个间距规整的浅坑,动作轻柔而娴熟。搬出装满腐殖土与菌材的透水桶,稳稳地放入土层中。接着,小心翼翼地掀开桶盖,将培育好的天麻菌种均匀铺在菌床上,再用筛过的细碎腐殖土仔细掩埋菌种,压实桶边土壤,确保透水桶稳固。不一会儿,一排排承载着希望的透水桶便排列整齐,在斑驳的光影中静待天麻菌种茁壮成长。“我每天务工收入100块钱,给我的家庭带来了很大帮助,日子更有奔头了。”基地工人张玉华高兴地说。

桶装天麻技术通过科学配比的腐殖土与菌材构建微型生态系统,结合林地自然坡度和树荫条件,实现控温、沥水、避害一体化。与传统种植相比,生长周期缩短,亩均产能提升,这种生态友好型种植模式,仅需搬运菌桶至林下并播种,无需复杂管护,采收时可直接取出菌桶,避免传统种植中大面积翻土对林地的破坏,真正实现“种麻不毁林,采麻不伤地”的生态循环。“我们基地占地100亩,投产天麻10万桶,目前正在进行桶装天麻的种植,每天的用工量大概30人,高峰期将增加到50人左右,预计明年产值能达到700万元左右。”基地负责人张燕琴说。

透水桶里萌发的不只是天麻菌丝,更是一个绿色振兴梦想。阳平关镇以天麻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农民富的林下经济发展之路。未来,随着林下经济产业链的不断完善,这里的绿水青山必将释放出更大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强劲动力,让更多群众共享“绿叶生金”的生态红利。

来源:掌说汉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