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天立地”黄克智

B站影视 2024-12-19 09:08 2

摘要: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教授黄克智认为,做科研应“顶天立地” :“顶天”即学科项目要与国际化课题接轨,注重高水平高标准的要求;“立地”则是科研应注重适应国家发展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顶天立地”黄克智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教授黄克智认为,做科研应“顶天立地” :“顶天”即学科项目要与国际化课题接轨,注重高水平高标准的要求;“立地”则是科研应注重适应国家发展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赣省高级中学毕业证书(江西省档案馆馆藏)

黄克智,1927年7月21日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在南昌上完小学后,日本侵略的战火已燃至江西,他随全家颠沛流离,先在江西省吉安阳明中学,后又在赣县幼幼中学读完初一,不久又迁至赣县中学王母渡分校念初二。战乱与动荡的生活、贫寒的家境,给少年黄克智的学习带来许多困难。在逆境中,他发奋读书,跳过初中三年级,直接考取当时暂迁于江西遂川的赣省高级中学。

1943年,16岁的黄克智以全国联考江西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中正大学。他抱着“技术救国”的愿望选学土木工程,当时,中正大学土木工程系曾先后辗转于赣县、泰和县杏岭、宁都等处,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才迁回南昌。在土木工程界权威蔡方荫先生的培养教育下,他受到了较好的工程与力学基础教育。

1947年7月,他以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于中正大学,经蔡先生介绍至北洋大学即现在的天津大学任土木工程系助教一年。1948年,他以土木类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研究生,师从著名力学家张维,同时兼做工程力学的助教。

1955年,教育部首次派出高校教师进修代表团赴苏联进修,刚被提拔成讲师的黄克智在清华大学的五人名单之中。在苏联学习期间,黄克智夜以继日发奋学习,三年没能同家里通上电话。最终,他的努力得到了导师——著名力学家拉包特诺夫的肯定。经过三年夜以继日的刻苦钻研,他在薄壳与薄壁杆件的弹性与塑性分析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研究结果。

1958年底,正当黄克智初步拟就博士论文、准备答辩之际,一封召其回国、组建我国第一个工程力学系的电报被送到他手中。“我想这是国家最需要我的时候。”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黄克智放弃了即将获得的博士学位,坐了六天六夜的火车回到清华大学,并以忘我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与科研工作。他先后担任系教学秘书和固体力学教研组副主任。在短短的六七年中,开出了弹性力学、塑性力学、薄壁结构力学、蠕变理论、传热学与热结构学、薄壳理论等8门新课,并培养了一大批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与6名研究生,为中国第一个工程力学系的创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2年12月6日,黄克智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投稿邮箱:jxarchives@jxdag.gov.cn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