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网评:守护石窟之门,激活民族复兴“文化源代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1 17:14 1

摘要:华夏大地,崇山峻岭,散落着一部部凝固的文明史诗。“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洛阳市,在考察龙门石窟时留下殷殷嘱托。

华夏大地,崇山峻岭,散落着一部部凝固的文明史诗。“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洛阳市,在考察龙门石窟时留下殷殷嘱托。

一幅壁画就是一块艺术瑰宝,一尊佛像就是一个文明结晶。2019至2025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考察了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冈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和河南龙门石窟。这些情牵足迹串联成文化珠链,不仅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深情瞩望,更是对中华文明根脉的深刻探寻,昭示着民族复兴征程中文化自信的澎湃力量。

石窟是祖先留给我们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从甘肃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到山西云冈石窟的佛陀微笑,从甘肃麦积山石窟的泥塑艺术到河南龙门石窟的雕刻巅峰,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石窟,如同璀璨星辰,彰显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根与魂,让子孙后代能够领略到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知道中华民族从哪来、到哪里去。我们要加大对石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运用三维扫描、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赋予古老石窟新的生命,深入挖掘石窟文化的内涵,推动石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让古老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石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敦煌莫高窟维摩诘经变图,生动演绎着文人辩论的智慧火花;麦积山石窟小沙弥的微笑,既带着犍陀罗艺术的静穆,又洋溢着东方美学的温润;云冈石窟露天大佛,将古希腊、印度、中原三种雕塑艺术熔铸一体,反映了文化融合过程中的审美和价值取向,印证了北魏时期鲜卑人从“马上治”到“文治”的转型。可以说,石窟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我们要深入挖掘石窟蕴含的各民族共融共生深刻内涵,让石窟文化成为团结民族的教育载体、血脉相连的情感纽带,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石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北魏时期“秀骨清像”的造像风格,映射着魏晋名士的风流蕴藉;盛唐时期龙门石窟的雄浑气势,彰显着包容天下的盛世气象。这种从“凉州模式”到“洛阳风格”的演变轨迹,正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吸收、融合、创新的文化品格,也是支撑泱泱中华、千年绵长的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力量。我们要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石窟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文化自信,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作者:袁强

来源:西安广播电视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