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行新风尚,文明进万家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1 16:52 1

摘要:文明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遵义市各地以移风易俗为笔,文明乡风为墨,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形式,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文明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遵义市各地以移风易俗为笔,文明乡风为墨,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形式,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湄潭县:“三不”新规破陈规 “公交婚车”引风尚

“以前结婚光婚车就要花上万元,现在用公交车迎亲,既热闹喜庆,又经济实惠!”今年2月,湄潭县新人杨鹏、郑银凤搭乘“公交婚车”的甜蜜视频在网络平台迅速走红,收获了众多网友点赞。

“公交迎亲”是湄潭县推进移风易俗的创新之举。新人仅需支付688元,就能租用精心装饰的公交车作为婚车,还能根据需求定制专属“爱情专线”。相较于传统婚车,公交迎亲不仅大幅降低了成本,更契合安全环保理念。目前,全县已有4对新人选择这种方式迎亲,相关短视频播放量突破120万次。

欢乐满满的“公交婚车”(湄潭县精神文明办供图)

早在2021年,湄潭县就推出“车不过十、礼不过百、时不过三”(婚丧用车不超10辆、礼金不超100元、酒席不超3天)的文明新规,在137个村(社区)设立红白理事会,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依托,组建1112个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构建起“村两委+红白理事会+红白理事会志愿服务队+农户”的自治管理模式,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尚。

新规实施后,2024年全县滥办酒席群众举报量同比减少47.48%。抄乐镇落花屯社区居民李大姐感慨:“这项规定真是解民忧!以前互相攀比,现在有了统一标准,大家都轻松多了。”

赤水市:“文明提调员” 奏响乡风文明新乐章

在赤水市,“办酒请提调”曾是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但以往帮办酒席的临时队伍缺乏规范管理。如今,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全覆盖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文明提调员”队伍应运而生,成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赤水市通过开展“请群众商议、由群众定夺、交群众推行”的文明新风大讨论,组织镇村干部深入走访调研,将滥办酒席、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列为“文明提调员”的工作重点。同时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原则推选群众代表,经“四议两公开”程序将相关内容写入村规民约,为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赤水市天台镇凤凰村召开群众会讨论“文明提调员”工作规范(赤水市精神文明办供图)

在队伍建设方面,赤水市严格遵循“两推一审”(支部推荐、群众推荐和支委审议)流程,选拔有威信、有经验的热心群众担任“文明提调员”,为其颁发聘任证书,并编制“文明提调员”操作手册,规范工作流程和服务标准。

截至目前,全市600余名“文明提调员”累计服务宴席2000余场次,制止违规酒席100余场次,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桐梓县:“乡风文明馆” 托起文明新风尚

“你办酒,他办酒,乱办酒席处处有;钱包吃成空兜兜,听到吃酒心发抖……”这段朗朗上口的童谣,曾是桐梓县楚米镇马元岩社区过去滥办酒席的真实写照。如今,当地以“乡风文明馆”建设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乡风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由闲置房屋改造而成的乡风文明馆,环境整洁、设施齐全,配备20张餐桌及全套厨具,实行餐厨垃圾专管收集。社区红白理事会全程监督,倡导每桌餐标不超过300元,既满足群众需求,又切实减轻经济负担。2025年以来,已累计为群众节约办酒开支2.4万余元。

桐梓县楚米镇马元岩社区乡风文明馆(来源:桐梓发布)

在乡风文明馆前的广场上,“桐梓文明乡约会”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定期开展。通过小品、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广泛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社区推行“文明积分制”,设立“道德超市”,居民参与文明建设可积累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目前,已有700余户家庭从中受益,“德者有得”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积极性。

从曾经沉重的“人情债”到如今清爽的“文明风”,从顽固的“旧陋习”到崭新的“新风尚”,这座乡风文明馆正成为桐梓县乡村振兴的精神地标,照亮新时代和美乡村建设的幸福之路。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