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到这个世界,从第一声啼哭开始,几十年时间,到最后人们又哭哭啼啼把他送回到另一个世界,人生短暂。人生如梦、人生如戏、人生如酒、人生如茶、人生如诗、人生如歌、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这些大概是对是人生的最好修辞。
人生关键“词” 体德能勤情孝
文/铁五师 王新明
人,来到这个世界,从第一声啼哭开始,几十年时间,到最后人们又哭哭啼啼把他送回到另一个世界,人生短暂。人生如梦、人生如戏、人生如酒、人生如茶、人生如诗、人生如歌、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这些大概是对是人生的最好修辞。
大千世界,人生百态。细细品味人生。六个关键词:体、德、能、勤、情、孝。如能把握好这六个字,人生就会平安、顺利,无大起大落,无大风大浪。感悟人生,受益匪浅:
“体”。身体是人生最重要的本钱,身体第一,人人皆知的道理。难忘那句“东亚病夫”。把中国人民的体质诋毁到了极点。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此,党和国家就高度重视全国人民的身体素质,因为这是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全民健身就成为社会风尚:“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领袖带头游泳健身;课间操,亿万中小学生每日一练;广播操,全国人民天天做早操;广场舞,交谊舞,脖子扭扭,屁股扭扭,跳出身心健康;跑步、散步、打球、练太极,强身健体不停息;特别是国际国内体育大赛,金牌榜上中国第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中国人民扬眉吐气。如果人人都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少病无痛,就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
“德”。品德好坏,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人生的品德,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来自于家庭教养、社会感知、自我陶冶、启发教育等方面练就而成的。人生观,世界观,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是非分明,政治觉悟、道德水准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家风,是人生下来,最早接触的德育教育。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谈举止,精神、品味,直接影响后代的德育健康。最早教育儿女的内容大概是:“别人的东西不能要,捡到东西要交给老师,不要和同学打架,偷鸡摸狗的事绝对不能干,要诚实,要守纪律,听老师的话”等等。这应该是人生启蒙德育,传统教育。后来,学校、社会就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评判、选用人才,首选人的品德是否优良。
“德”高者,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无数革命先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牺牲!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战友,舍小家为大家,不怕苦,不怕死,血撒疆场,青山处处埋忠骨,祖国永远在心中。这就是英雄品德;
“德”高者,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奋斗拼搏终身,科学家就是杰出的代表,他们为了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为了卫星上天,嫦娥奔月,蛟龙下海,航母制造,高铁奔驰,通讯技术世界一流;为了水稻亩产一吨,科学家们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终生追求事业成功;
“德”高者,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工人、农民、各行各业建设者,劳动模范,日夜奋战,为了祖国日新月异,繁荣富强,付出多,得到少,无怨无悔;
“德”高者,细微深处见真情,救人于难,尊老爱幼,坐车让座,遇到病倒在地的老人及时施救等等,人人讲文明 ,个个讲道德;
“德”失者,德行差,人生就成为反面教员。违法犯罪分子,无恶不作,杀人放火、偷盗抢劫、吸毒强奸等等,危害社会,法律必将严惩。这些人因缺德而自毁人生。
贪污腐败分子,忘了初心,忘了党的教育,忘了入党誓言,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违法乱纪,德行全无,贪得无厌,成为遗臭万年的人渣。
人生“德”为先,好坏在于“德”。
“能”,人生能力有大小,能力大,对社会的贡献就大。能力来自于学习和社会实践。学历是能力的基础。人生从幼儿园、小学、初高中到大学、留学。是学习储存能力的黄金时段。人生在这个时段,大凡奋发图强,刻苦读书,学业有成者,事业有成。如果不思进取,不认真读书,玩世不恭,放任自流,浪费大好的读书时光,到头来,人生就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结局。因此,“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人生提高能力的基础。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学以致用,人人争当岗位明星、技术标兵、劳动模范,就是能力的体现。在“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下。人的知识水平、技术能力、专业能力、劳动技能大小,劳动效果和贡献大小,就决定了个人收入的多少。能力大,收入多,个人财富就多,日子就好过。
“勤”。勤劳,勤奋努力,勤俭持家,人勤地不懒,勤劳致富,书山有路勤为径,业精于勤等等,学习、工作、劳动,越勤奋,越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人生的成绩就越显著,成功率就越高。与勤奋相反,懒惰者,则一事无成。
“情”。情在人生中,无处不在,爱情、亲情、友情,是每个人人生必须遇到的三大情。处理得当,人生就多些欢乐,少些烦恼。特别是爱情,是人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爱情专一,互敬互爱,同甘共苦,互相体贴、关心、包容、和和美美,人生的日子就充满阳光,生活就会比蜜甜。反之,在爱情问题上,朝秦暮楚,出轨翻车,整天打架吵闹,横眉冷对,人生的日子就会度日如年。在亲情,友情问题上,关心帮助,理解、大度、宽容,就会和谐相处,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变得和谐美好。
“孝”,孝敬长辈,孝敬父母,孝敬师长(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美德,是人生必备的功课。特别是我们独生子女这一代,要赡养夫妇双方四个老人,我们工作繁忙,压力山大,能否统筹兼顾,能否挤时间与父母多交流,多相聚,多一些慰藉,父母有病时,多些照顾,这就是需要孝敬精神。对长辈,对老师的孝敬,也体现人性美。
人生关键词,体、德、能、勤、情、孝。伴随人生,优者胜,劣者败。
2025.5.15
【责编 杨春林】
来源:船山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