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胖东来商贸集团正式发布《关于网络转发 “柴怼怼” 相关视频的公告》,
今年五月初,胖东来玉石事件引发广泛关注,舆论一片哗然。
如今,这场风波终于有了爽文结局, 大快人心!
柴怼怼冻结600万!
山寨胖东来也改名
近日,胖东来商贸集团正式发布《关于网络转发 “柴怼怼” 相关视频的公告》,
对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 “玉石门” 事件作出正式回应, 为这一暂告段落的争议画上了一个既专业又体面的句号。
这次,柴堆对踢到了一块不肯沉默的铁板。
胖东来这次没有选择当沉默的老好人,而是硬核上诉、数据开路、自证清白。
4177件玉石销售记录、采购台账、纳税申报、第三方鉴定、商品毛利率明细……该晒的都晒,该查的都查。
图 源:胖东来商贸集团
在所有真相一览无余之后,“暴利”“偷税”“割韭菜”的指控轰然倒塌。
可惜,流量热度早已过了第一批评论区刷“锤了”的时候, 真相到来时,柴怼怼的直播间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很多围观群众也早就“瓜吃完了,走人”。
据悉,这个柴怼怼 2010年因故意伤害罪入狱,其自营玉石产品也被质疑染色售卖。
而且,目前已经被法院冻结了600万财产。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柴怼怼”事件逐步收尾的同时,又一则关于“胖东来”的插曲引发舆论热议。
5月20日,浙江嘉兴,一家名为“胖都来”的商场被市民拍到在深夜更换门头, 将“胖都来”中的“胖”字拆除,更名为“盈都来”。
据商场方面解释,“胖”字取自集团董事长的姓氏,寓意“丰盈、富足、美好”。
但公众很难不联想到这与“胖东来”的高度相似之处。
此前,胖东来已对此行为进行取证,并向“胖都来”寄送律师函,显然是为了维护品牌的独特性与公众认知。
在新零售参考看来,在胖东来形象频遭误读的当下,任何擦边球都可能被视作“搭便车”的不正当行为。
公众信任的背后,既有企业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也需要制度与法律在关键时刻亮出红线。
东来哥自曝:
非常想脱离胖东来
“如果法律不能惩罚他,我愿意关闭胖东来。”
“我非常想我今后跟胖东来企业没有任何关系”
于东来的这两句话,听起来像极了一个侠义商人的悲愤控诉。
图源:抖音@胖东来于东来
但你细品,品的是一种在社交媒体洪流中愈发常见的中小企业无力感: 不是因为做错了事,而是因为在“自证清白”的拉锯战里,耗尽力气。
在笔者看来,这是一场典型的“先入为主型舆论绑架”。
柴怼怼丢出一堆半真半假的“爆料”之后,平台并没有第一时间进行内容甄别或逻辑检验,反而让视频冲上热榜,任凭评论区变成一场“公审大会”。
真正的处罚,直到一个月后才姗姗来迟,29条视频下架、账号投稿权限暂停,事后看似得当,却错失最关键的黄金回应窗口。
这也解释了为何于东来会有“想脱离胖东来”的那句感慨。
他不是不想打仗,他只是太清楚,如果连他们都需要这么努力才勉强洗清,那其他小企业怎么办?
对此,于东来团队多位高管在5月18日联合发声时均强调,“事件已持续一个半月,企业员工压力巨大、舆论污蔑持续扩散,企业正常经营受阻。”
高管刘改敏表示,自 3 月 30 日,柴怼怼事件发展到今天,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柴怼怼的言论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毫无底线的炒作赚取流量,并主观猜测推断,恶意诬蔑,毫无做人的基本底线和原则。面对造谣、诬蔑、诽谤行为,胖东来人绝不妥协,善良的正义不容亵渎和伤害。
高管申红丽更是一度哽咽落泪,
直言 :“希望让好人不必以死明志, 让坏人不能再无法无天。”
柴怼怼不是最后一个
胖东来准备好了吗?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必须意识到,企业在做品牌、做供应链、做用户体验的同时,也要被迫“学会打舆情战”。
胖东来能走出来,靠的是品牌底子、数据弹药和团队韧性;而那些没有“东来哥”的企业,在类似事件面前,或许连发声权都没有。
这个时候,就必须谈谈平台与制度的责任边界。
首先,平台不能继续做“热榜算法推手”的同时,又不承担“甄别初筛”的基础责任。
一旦涉及指控性内容,是否能设立一个快速审核、平台调解、内容分级的机制?
其次,监管是否可以设立更灵活的“临时舆论审查通道”,在企业明确提交证据意愿时,进行快速干预?
当然,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网络舆论的监督力量。
柴怼怼现象的背后,固然有恶意放大的“假正义”,但我们同样需要那些敢于揭黑的真“卧底”。
问题在于,如何用制度去区分“锤真瓜”的人,和“造假炒作”的人。
归根结底,我们需要的不只是“谁赢了这场战役”,而是一套能让真相跑赢谣言的舆论生态。
胖东来这场风波要是能让平台审核更严、自媒体守规矩、大家重新信任彼此,那就不只是品牌的危机处理,而是整个行业的认知进步了。所以,这个故事的终局,并不只是柴怼怼账户被冻结600万、被法院裁定禁言,更不只是于东来的愤怒或失望。
更重要的是,它提醒我们:在这个谁都能喊“锤”一句、谁都能被锤一刀的时
代,真相往往输在传播速度,输在情绪制造。
胖东来之所以能顶住,是因为它有底气、能亮账本。可是,要是换作没背景的小品牌,恐怕连自证的机会都没有。
图源:抖音@胖东来
于东来说想脱离胖东来,他想脱离的,其实是一个把良善当软肋、把透明当把柄的网络环境。
而我们如果继续纵容恶意博弈的“柴怼怼们”,下一个被毁掉的,可能就是我们自己信任的品牌。
来源:财经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