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进一个村寨,映入眼帘的若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杂物乱堆,任谁都会皱起眉头。村寨的环境卫生,绝非简单的 “面子工程”,它不仅直接反映驻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更与群众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是衡量村寨发展硬实力的关键指标。环境卫生治理搞不好,驻村干部的工作业绩也将
走进一个村寨,映入眼帘的若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杂物乱堆,任谁都会皱起眉头。村寨的环境卫生,绝非简单的 “面子工程”,它不仅直接反映驻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更与群众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是衡量村寨发展硬实力的关键指标。环境卫生治理搞不好,驻村干部的工作业绩也将大打折扣。作为一名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驻村队员,今天就把自己总结的“环境整治五板斧”倾囊相授,助力大家快速攻克环境脏乱差这个 “顽疾”。
一、以 “宣” 为刃,唤醒村民环保意识
环境整治,思想先行。许多村民并非不愿维护环境,而是缺乏环保意识和良好卫生习惯。驻村干部要充分利用村民大会,在会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清环境卫生对健康、生活质量以及乡村发展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案例,比如因垃圾堆积引发疾病传播的事件,让村民直观感受到脏乱差的危害。同时,在村口、广场等显眼位置设置宣传栏,定期更新环境卫生知识、整治成果;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册发放到每家每户,潜移默化地引导村民养成不乱扔垃圾、主动打扫卫生的习惯。只有村民从心底认同环保的意义,环境整治才能获得最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以 “治” 为基,打响清洁行动攻坚战
光靠宣传还不够,必须付诸行动。驻村干部要带头组织村庄清洁行动,制定详细的清洁计划,明确每周或每月固定的清洁日。行动中,动员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和村民一起参与,对村内道路、沟渠、公共区域的垃圾、杂物进行全面清理,重点整治乱堆乱放的柴草、建筑材料,拆除违规搭建的简易棚屋。对于清理难度大的区域,可以联系专业的环卫队伍协助。通过一次次实实在在的清洁行动,让村庄面貌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改善,让村民看到整治的决心和成效,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三、以 “改” 为要,推进 “厕所革命” 惠民生
农村厕所曾是环境卫生的一大痛点,“厕所革命” 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的关键。驻村干部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按照标准改造提升农村卫生厕所,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从源头上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同时,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能力,避免污水随意排放污染环境。在推进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做好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确保每一个改造后的厕所都实用、耐用,让村民真正受益。
四、以“绿”为笔,描绘乡村美丽新画卷
村庄绿化美化是提升环境品质的重要手段。驻村干部可以根据村庄实际,在道路两侧种植适宜的树木,既能遮荫防尘,又能形成绿色景观带;在公共场所建设小花园、小广场,种植花草,增添生机与活力;鼓励农户在庭院种植蔬菜、花卉,打造 “美丽庭院”。通过绿化美化,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还能让村庄变得更加宜居宜业,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五、以“规”为盾,用村规民约筑牢底线
对于环境卫生脏乱差严重且屡教不改的个别机构或群众,仅靠劝说难以奏效,这时就需要村规民约发挥作用。驻村干部要组织村民共同商议制定环境卫生相关的村规民约,明确处罚标准和措施,比如对乱扔垃圾的行为进行罚款、责令其参与村庄清洁劳动等。村规民约的执行要公平公正,通过约束少数人的不良行为,维护大多数村民的共同利益,形成人人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村上环境脏乱差,不仅影响村民的生活质量,还会阻碍乡村产业发展,降低乡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对于驻村干部而言,抓好环境卫生治理,是责任更是使命。希望这五招能成为大家工作中的 “利器”,让每一个村寨都能旧貌换新颜,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来源:公文写作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