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毒水气味刺得鼻腔发疼,我在输液管的晃动中睁开眼。走廊传来婆婆熟悉的尖嗓门:“装病偷懒罢了,当年我生三胎都没躺过医院!”我攥紧被角,胃部伤口的灼烧感突然比不上心口发凉——结婚二十年,她永远看不见凌晨四点亮起的厨房灯。
消毒水气味刺得鼻腔发疼,我在输液管的晃动中睁开眼。走廊传来婆婆熟悉的尖嗓门:“装病偷懒罢了,当年我生三胎都没躺过医院!”我攥紧被角,胃部伤口的灼烧感突然比不上心口发凉——结婚二十年,她永远看不见凌晨四点亮起的厨房灯。
“妈,小宝该喝牛奶了。”我虚弱地拨通电话。那头传来瓷器碎裂声,婆婆炸毛:“还要煮?冰箱里现成的不能喝?”我盯着天花板,想起每天雷打不动的流程:鲜奶小火慢煮七分钟,兑三勺蜂蜜,水温要试到手腕内侧不烫才行。这些细节,她大概以为动动手指就能完成。
第二天清晨,手机在枕边震动。“你平时几点发面?这包子怎么揉都不成形!”婆婆的声音带着少见的慌乱。我数着点滴管滴落的水珠,轻声说:“四点。面要提前发酵两小时,揉面得顺着一个方向……”话没说完,听筒里传来双胞胎的哭声。
到了第三天,护士站的议论飘进病房。“刚有个老太太哭着打120,说‘快救救我儿媳,我家要塌了’!”我猛地坐起,牵扯到伤口疼得倒抽冷气。记忆突然闪回昨夜,监控画面里,婆婆在满地狼藉中手忙脚乱,打翻的面粉像场白色暴雪。
病房门被推开时,我差点认不出眼前的人。婆婆头发蓬乱,围裙沾满油渍,眼角还挂着泪痕。“小夏,你快回来。”她抓住我的手,指甲缝里还沾着菜叶,“原来你每天要做这么多事……监控我全看了,凌晨三点擦地,孩子发烧整夜抱着走,我……”她的声音哽咽成碎片。
床头柜上,保温桶飘出米粥的香气。我尝了一口,咸淡竟分毫不差。婆婆局促地搓着手:“试了七次才调出这个味,原来放盐要分三次……”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她鬓角的白发上,我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婚礼那天,她也是这样挑剔我的婚纱不够端庄。
老公连夜从外地赶回,看到婆婆细心削苹果的模样,呆立在门口。“还愣着!”婆婆瞪他,“你媳妇住院三天,你知道家里乱成什么样?洗衣机都能长出蘑菇!”老公红着眼眶握住我的手:“对不起,我以为家务就是顺手的事……”
出院那日,小区里炸开了锅。昔日趾高气扬的婆婆,小心翼翼扶着我像护着稀世珍宝。“小夏这些年不容易啊!”她逢人便说,“我以前糊涂,现在才知道她每天睡三小时,比我当年下地干活还累!”王婶拉着我的手直抹泪:“可算熬出头了!”
推开门,家里焕然一新。老公系着围裙煎蛋,婆婆正教双胞胎叠衣服。“从今天起,家务我包一半!”婆婆把围裙往我身上系,“你负责教我,当年总嫌你做事慢,原来每件都要费这么多心思。”
深夜,我翻出压箱底的日记本。密密麻麻的日程表上,二十年的委屈与隐忍终于有了回响。窗外月光温柔,照在厨房新贴的“全家值日表”上,婆婆的名字赫然在列。原来再坚硬的偏见,也抵不过一场切身体会的狼狈;再漫长的误解,终会被真心悔过的眼泪冲刷干净。
来源:芝麻聊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