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国内脑机接口研发团队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公布了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产品NEO的最新成果,进展超越马斯克Neuralink脑机接口产品。并且教授透露:“我们预计在明年开始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预计30至50名患者将接受产品植入。”这意味着我国自主研发的脑机
脑机接口技术又上新台阶,“科幻照进现实”究竟还有多远?
近日,国内脑机接口研发团队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公布了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产品NEO的最新成果,进展超越马斯克Neuralink脑机接口产品。并且教授透露:“我们预计在明年开始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预计30至50名患者将接受产品植入。”这意味着我国自主研发的脑机接口技术成果将加速步入上市临床阶段。
脑机接口技术的新突破,让不少人联想到“意识永生”。甚至有人大胆预测:下一步就是机械飞升,人类将借助机器器官实现生命永恒!
据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透露,今年11月上海首例脑机接口手术患者已经能够通过意念控制手臂,完成拿起杯子喝水等简单动作。
相比马斯克公司有创植入的路径,国内技术采用无线微创设计,不损伤大脑细胞,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与此同时,海外脑机接口技术的好消息也接踵而至,马斯克公司Neuralink正式宣布,已获得批准启动一项新的可行性研究,尝试使用他们的N1植入物,让患者通过脑机接口控制机械臂。
此前,马斯克就曾指出脑机接口技术在实现量产后的预计价格区间为5000美元至1万美元;若能够实现大规模量产,这些植入物的售价可能会降低到接近智能手机的水平,大约在1000美元至2000美元之间。
按照“脑机之父”米格尔·尼科莱利斯的说法,全球脑机接口技术潜在的应用人群可达10亿。一旦技术成本大幅下探,全球10亿人或将受益。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就目前的进展来说,脑机接口技术想要普惠大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好在令人庆幸的是,科技进步已经使得人们在生命健康领域取得了诸如高压氧舱等前沿科技成果。目前,国内RLAB企业已经研制出第六代智能氧舱,并实现商业化量产,通过企业官网、国内天猫等电商平台触达上百万人群。
2020年特拉维夫实验表明,在2倍大气压的高压氧疗环境中,对中老年受试者干预3个月,结果显示老化细胞、端粒长度等呈现出积极变化。一位高压氧学会人员透露,高压氧疗在国际上已有百年发展历史。在大型三甲医院中,高压氧疗作为专门的科室独立存在。
尽管脑机接口不及高压氧舱在全国医院的覆盖率高,但是海内外脑机接口公司都在积极推动临床试验。据Neuralink对外公布,今年 8月中旬,第二名接受脑机接口植入的受试者恢复进展良好。
相比脑机接口的缓慢应用,高压氧舱自2020年实验结果公布后,可谓是进入了“黄金时期”。据RLAB官网统计,后台咨询人次累计达数十万人次,上海、北京、金华等地的线下门店,体验高压氧舱的人络绎不绝,三位数体验券开业即售罄。
不过,市面上大部分氧舱设备压强常年徘徊在1.1-1.6ATA之间。据海底高压学会(UHMS)研究: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压强在1.5以下的舱体有效。早些年就在使用1.3ATA软体舱的王老先生表示:“用了好几年都不见效果,原来是压强没达标。”
而RLAB企业的氧舱设备技术水平可达1.9ATA,获得欧盟、CE国际认证,近期还被选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智能制造代表项目。技术水平突破的同时,RLAB氧舱价格门槛也降至36万元,相比早期千万元的定价大幅跳水98%。
相比通过脑机接口、机械飞升获得的“永生”,从中年人到老年人,大多人更愿意接受高压氧舱这一非侵入式的疗养方式。
尽管天风证券报告指出,2022年脑机接口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17.4亿美元。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脑机接口产品大部分处于实验室验证阶段,少数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并未实现商业化。
当然,几年前的人工智能、高压氧舱如今已经遍地开花,我们也期待脑机接口技术在未来20年能够像前者一样触手可及。
来源:科普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