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三点,收到一位读者的留言:每天忙得像个陀螺,却不知道到底在忙什么。这句话像一颗石子,在我心里激起涟漪。忽然想起古人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才明白,我们总在拼命赶路,却忘了问问自己要去哪里。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本书,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翻过了一大半。剩下
凌晨三点,收到一位读者的留言:每天忙得像个陀螺,却不知道到底在忙什么。这句话像一颗石子,在我心里激起涟漪。忽然想起古人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才明白,我们总在拼命赶路,却忘了问问自己要去哪里。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本书,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翻过了一大半。剩下的篇章,难道还要在焦虑和疲惫中草草翻完吗?
身体会老去,但心可以永远年轻。每天早上照镜子时,你是否也在数着新长的皱纹?我们总在担心容颜老去,却忘了最可怕的不是脸上的皱纹,而是眼里的光渐渐暗淡。有位老艺术家说:“人就像一棵树,年轮是岁月的礼物,不是负担。”见过七十岁还在学画画的老人,也见过三十岁就说“这辈子就这样了”的年轻人。真正的衰老,从来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心灵的枯萎。
所以,与其焦虑脸上的细纹,不如想想如何让眼睛始终保持好奇的光芒。毕竟,皮囊终会老去,但有趣的灵魂永远年轻。
别让别人的标准绑架你的人生。地铁里,总能看到人们低头刷手机,比较着谁买了新房,谁换了新车。我们活在社会设定的赛道上,生怕落后一步。那些“三十岁前必须结婚”、“四十岁要有房有车”的念头,像无形的鞭子,抽得我们喘不过气。但人生不是比赛,何必非要在别人的赛道上奔跑?
有人喜欢山间的清风,有人向往城市的繁华,这本就是世界的美妙之处。就像花园里的花,玫瑰不必羡慕向日葵的灿烂,野菊也有自己的芬芳。真正的自由,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是别人期待的模样。
烦恼像野草,越拔长得越疯。大多数人的烦恼,都源于什么都想要——想要高薪又嫌加班多,渴望自由又怕不稳定。我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左右为难,最终把自己困在原地。
想起《菜根谭》里的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很多事情,本不必放在心上。遇到暂时解不开的结,不妨学学老茶农的智慧——他们从不会在雨天强行晒茶,而是耐心等待天晴。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也强求不来。
酸甜苦辣,都是生活的滋味。翻看十年前的日记,发现那些曾经以为天大的事——考试失利、失恋、工作不顺,如今看来不过是人生长河里的几朵浪花。正如苏轼写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当下的烦恼,放在十年后回看,可能连痕迹都不会留下。
特别喜欢茶馆里常见的一副对联:“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喝碗茶去;谋食苦,谋衣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生活的真谛,从来不是逃避风雨,而是在雨中也能微笑前行。那些熬夜加班的咖啡、创业失败的教训、失恋后流的泪,终将成为生命的养分。
放下执念,才能轻装前行。有位网友问我:“为什么我总得不到想要的?”我回他:“你握紧拳头,还怎么接住新的礼物?”这让我想起一个禅宗故事:小和尚紧紧抱着瓦罐,生怕摔碎。师父却说:“放下吧,它本来就是碎的。”
世间万物,皆有定时。强求,只会让自己更累。开始整理房间后才发现,最占空间的往往是那些也许哪天用得上的东西。人生也是如此——放不下的过去、忘不了的遗憾、舍不得的旧物,都在消耗着当下的能量。定期给心灵做减法,才能腾出空间装进阳光和清风。
尽心尽兴,才是最高级的活法。在古镇遇见一位做油纸伞的老匠人,他边裱糊伞面边说:“急什么呢?太阳落山前总能做完。”这句话让我顿悟:我们总在追赶终点,却忘了生活不在别处,就在此刻——手中的针线、窗外的鸟鸣、茶杯里舒展的茶叶。
开始学着像古人那样偷得浮生半日闲:晨起侍弄花草,午后读几页闲书,傍晚看云卷云舒。渐渐明白,所谓幸福,不过是用心感受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陈阿咪老师说:“人生是场马拉松,不必因一时坎坷停下脚步。”站在五十岁的路口回望,那些曾经以为过不去的坎,如今都成了垫高视野的台阶。余生不长,愿你我都能:
放下无谓的焦虑
活出自己的节奏
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光
毕竟,人生这趟旅程,尽心尽兴,才是最好的活法。
来源:玲儿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