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丨“王易罡个展:此时此刻”将于明日在京开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1 14:38 2

摘要:Hall 11, National Agricultural Exhibition Center, Beijing

艺术家:王易罡

Artist Wang Yigang

策展人:于闯、尧晔

Curator Yu Chuang Yao Ye

推荐机构:丁火画廊

Recommendation Organization DINGHUO GALLERY

展会时间|Time

2025.5.22-5.25

展会地点|Venue

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11号馆

Hall 11, National Agricultural Exhibition Center, Beijing

贵宾预览|VIP Preview

2025.5.22(周四|Thu.)13:00-19:00

2025.5.23(周五|Fri.)11:00-18:00

公众开放|Public Days

2025.5.24(周六|Sat.)11:00-18:00

2025.5.25(周日|Sun.)11:00-18:00

当代艺术史的书写者、中国行动抽象艺术先锋王易罡,将于2025北京当代艺博会呈现其标志性个展《此时此刻》。展览以“行动抽象”为核心线索,贯穿艺术家四十余年创作脉络,并首次系统性展出其“行动抽象系列”“胜利V系列”“浅绛系列”及装置艺术,同时呈现创作工具与行为痕迹的物证——浸染颜料的“行动之鞋”,构建一场身体、材料与精神的同时在场证明。

展览亮点

1.行动抽象:身体的史诗

王易罡以“悬吊绘画”颠覆传统创作范式,将身体化为画笔,双脚浸染颜料,在重力牵引下于画布上奔跑、滑行、踩跺,形成爆发式的色彩轨迹。这种“无目视创作”源自王易罡的哲学实践,通过放弃视觉经验的规训,直抵潜意识的自由表达。作品2023《B6》、2025《B8》等以浓稠油彩的泼洒与逶迤笔触,呈现身体与材料的角力,堪称抽象表现主义的东方变奏。

王易罡2023《B6》

145×92cm

王易罡2025《B8》

100×120cm

2.浅绛系列:山水的抽象转译

中国的抽象在发展中面临着思考如何立足于本土的文化立场,回归自身的艺术史发展逻辑,以及捍卫自己的文化身份等等问题。王易罡的浅绛系列,充分地体现了他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他力图将“山水”图像在视觉上的消失,引申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消解,以体现其重视作品所蕴含的东方文化意识与潜在的文化身份诉求。

王易罡2009《M1》

120×150cm

王易罡2024《M6》(行动抽象+浅绛)

130×160cm

3.胜利V系列:重复书写的自动性实验

放弃知识、放弃文化、放弃经验,这是我们谈所谓创造力的前提。离开这个前提,你只要是动笔,还在用眼睛看,基本上80%都还是别人的经验,是你的知识文化在起作用。王易罡在胜利V系列的实验中,通过重复性的书写,让自己的经验归零,不带任何预设目的,这种自动性和随机性的偶得,却成就了此刻生命的真实和精彩。

王易罡2024《V6》

105×120cm

4、装置艺术:现成物的诗学重构

展览首次公开《威尼斯记忆》、《行动之鞋》等装置作品,将工业钢管、海魂衫、儿童玩具等现成品转化为文明化石。这些“回收艺术”、“现成物”以集成与偶发的手法,探讨消费主义与时间记忆的辩证关系,延续达达主义与贫穷艺术的精神脉络。

王易罡《威尼斯记忆》

王易罡《行动之鞋》

现场展出的鞋子系列是王易罡创作时穿戴的“浸染颜料之鞋”,它并非纯粹的外来物,而是创作行为的直接产物。鞋身沾染的颜料既是艺术行动的“痕迹”,也是身体与画布互动的“证据”。这些物证不仅揭示艺术家的身体介入过程,更将观者引入“绘画即行动”的哲学场域。

王易罡的创作不仅是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缩影,更是一场持续的反叛与自我颠覆。从1980年代对立体主义的解构,到近年对“无我之境”的探索,他始终以“低限度的愤怒”突破视觉经验的桎梏。此次展览通过绘画、装置、现成品与空间场域的共振,邀请观众直面艺术本质的追问:当绘画超越视觉,身体成为媒介,自由如何被重新定义?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期间,王易罡将现身官方论坛并做主题发言。

(来源:大麦国艺)

艺术家简介

王易罡

1961年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986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

2012年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鲁迅美术学院原教授、研究生导师、美术馆馆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

来源:文化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