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帮助主刀医生完成这台手术的机器人,正是由扎根在天府软件园的成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恩思”)设计研发制造!手术室内,主刀医生通过操作手柄,4个360度可自由旋转的腕关节机械臂在他“指挥”下,精准完成了这台手术,出血量被控制在10毫升左右。
12月6日,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一台新型国产手术机器人顺利完成
超低位结直肠癌肿瘤切除手术
这款“成都造”手术机器人
即将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预计2025年6月
在中国和印度正式上市!
帮助主刀医生完成这台手术的机器人,正是由扎根在天府软件园的成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恩思”)设计研发制造!手术室内,主刀医生通过操作手柄,4个360度可自由旋转的腕关节机械臂在他“指挥”下,精准完成了这台手术,出血量被控制在10毫升左右。
这是博恩思全球第100例注册临床手术。“这意味着,这款机器人即将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上市销售的资格。”博恩思创始人李耀介绍,100例注册临床手术中,60例在国内完成,40例在印度完成。随着临床手术数量的不断积累,距离博恩思正式进入大规模应用已经不远了!
深耕医学机器人领域8年
博恩思手术机器人有何“过人之处”?
又是如何发展成长?
一起走进博恩思了解~
全球首例来自“成都造”!10月29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博恩思机器人与头颈外科医生团队密切配合,为一位53岁患者完成了喉部声门区域肿瘤切除术,出血量不到1毫升。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为患者充分保留了语言和发声的功能,填补了全球头颈外科专科机器人领域的空白!
此次是手术机器人首次完成喉部声门区的肿瘤手术,此前,全球顶尖医学机器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能完成最深的手术部位为下咽,博恩思向前延伸了3厘米的深度,这是博恩思全球首创人工智能经口手术机器人的新突破!
就在同一天,博恩思在上海、成都、印度新德里同时完成了三台高难度机器人手术。“我们的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同时完成三台高难度手术,我们非常兴奋。”李耀表示,10月29日,是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天。
全球首例、填补空白、国际临床研究这一系列关键词背后,是博恩思长期以来的技术积累。
李耀是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机器人中心科学家,2016年在成都成立博恩思,开展国产手术机器人技术攻关。谈起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前景,他说,“医生在手术机器人的帮助下,通过微小创口就能在患者体内实施手术,手术更高效、更精准,同时手术创口小,恢复更快;临床医生工作强度可以降低,并大幅减少手术时间。手术机器人是解决普惠医疗人力、技术、安全以及效率最有力的工具。”
通过长期技术攻关,博恩思成功研发了针对胃肠外科、肝胆外科、妇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的模块化手术机器人系统。该系统具有微创、易用、安全、精准、灵活、智能等特点,医院可根据需求模块化组合配置,医生经过快速培训即能上手,让年轻医生也能拥有高年资医生的“稳度”和“准度”。
智能化手术机器人得到了医生们的肯定。“手术机器人的国产化,将极大降低成本,造福更多患者。”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医生刘建介绍,目前手术机器人市场主要被国外产品占据,产品售价动辄数千万元,而国产产品的价格只有国外产品的三分之一左右,“县级人民医院也能承担!”
目前,博恩思已获授权专利达308项,2019年成功入选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
好的产品,如何快速实现落地应用推广,这是不少创新团队的难题。博恩思选择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博恩思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等国内医院开展临床合作,另一方面,瞄准全球市场加快“出海”布局。
印度是博恩思“出海”第一站。李耀表示,海外市场从设备采购到患者支付形成了完整的闭环,良性的市场竞争促进了新兴技术与服务模式发展,印度已经成为全世界医疗设备厂商最重视的市场之一,这也是“出海”第一站选择印度的原因。
2021年,一个背包,六个集装箱,李耀只身一人前往印度。他用“孤勇者”来形容这段经历,没有资源、没有人脉,只有一个长长的名单——印度排名前五十的外科医生,只能用“最笨的办法”逐一拜访,希望医生能试用公司的产品。为此,他在印度一待就是9个月,最终打开了印度的市场。
历经三年探索,博恩思已与印度最大上市私立医院集团MAX Healthcare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多项临床研究,同时与印度最大公立医院Maulana Azad Medical College (MAMC) 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开展临床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今年11月初,博恩思在新德里顺利完成了第二期20台注册临床手术。
过去两年,李耀累计飞行320余次,总里程达到惊人的55万公里,坐飞机“满世界”出差几乎成为生活的全部。功夫不负有心人,除了印度,博恩思已陆续开辟了美国、德国、日本、阿联酋等海外市场,目前在积极拓展比利时等新兴市场。
从“海归”到“出海”,李耀一直将博恩思的“家”放在天府软件园开展核心业务,包括设计、制造、临床应用及市场开发。作为一名地道的成都人,李耀对成都感情深厚。
“成都近年来人才吸引与聚集效应显著,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造就了创业的热土,这里是我们的福地。”李耀特别提到,过去几年,成都的创新环境也越来越好,“产业园区快速发展,包括细分领域园区不断涌现,成都正在成为新兴高端医疗装备与人工智能的聚集地。作为成都人,我们很骄傲也很自豪,非常看好成都未来的发展。”
受益于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除了天府软件园研发基地,博恩思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共建了斯坦福大学奥萨玛人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以人工智能医学为核心,致力于智能医学机器人重大理论和产业应用的研究。
随着国际多中心临床的全面推进,博恩思的发展也全面提速。李耀透露,预计于2025年,博恩思手术机器人将进入量产销售阶段,并启动上市IPO程序,“我们计划同时在境内和境外上市,这是我们2025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时至今日,李耀依然记着博恩思手术机器人国内临床研究的第一位患者——一位来自崇州的老太太,“手术后她非常开心,说我们的机器人是白衣天使。”
“我们希望未来手术机器人可以快速普及,帮助更多患者恢复健康、帮助医生减轻工作压力,让更多优质的医疗资源能够下沉到基层。”在李耀未来的设想中,随着博恩思的发展,全球的优秀医生相聚成都,技术研讨、手术培训……“在手术机器人这个赛道,让世界看到‘成都造’!”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
来源:成都科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