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专业录取方面,今年学校面向全国普通类实施“零调剂”“保专业”。学校新增交通运输(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现有9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分设在北京校区和威海校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毕业证和学位证均由北京交通大学颁发,证书上不标注“中外合作办学”或“威海校区”字样。威
北京交通大学
普通类录取实施“零调剂”“保专业”
北京交通大学2025年高考招生政策有9大招生亮点:
1.全新升级5大招生专业类,强化“宽口径、厚基础、强交叉”人才培养。
2.面向全国普通类专业录取实施“零调剂”“保专业”。
3.打造“1+4+5”拔尖人才培养高地,1个詹天佑试点班本博培养,4个基础学科和5个卓越人才拔尖班,最高保研100%。
4.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智能车辆工程、国际新闻与传播5个国家急需招生专业。
5.优化3个双学位项目,开设人工智能等多个微专业,加强复合交叉人才培养。
6.转专业政策进一步宽松,“转出零门槛,转入有考核”。
7.实现AI通识课全覆盖,构建三级人工智能课程体系。
8.加强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本部及威海校区9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
9.深造比例高位攀升,就业质量持续卓越。
在专业录取方面,今年学校面向全国普通类实施“零调剂”“保专业”。学校新增交通运输(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现有9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分设在北京校区和威海校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毕业证和学位证均由北京交通大学颁发,证书上不标注“中外合作办学”或“威海校区”字样。威海校区就读学生的学籍、户籍管理均在北京校区。
中国政法大学
新增与北理北邮联培班
中国政法大学2025年新增法学(北邮联合培养智慧法学实验班)、法学(区域国别法学特色班)和多个“法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法学(纪检监察实验班)专业今年招生计划由30人调整为100人。学校招生政策亮点有:
1.首招与北理北邮“法工融合,文工交叉”联合培养班。
2.首招四个“法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3.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布局
4.法学(纪检监察实验班)扩大招生培养规模。
5.扩大本硕贯通培养专业范围。
6.法学专业新增“区域国别法学特色班”
7.“优本扩容”增加计划400人,各省均有增加,集中在法学。
首次招生的“法学+哲学”“法学+经济学”“法学+金融工程”“法学+翻译”等校内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是学校跨学院、跨学科专业创新交叉人才培养,培育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法学(经济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法学(金融工程双学士学位项目)招生计划各40人,在商学院培养;法学(翻译双学士学位项目)招生计划40人,在外国语学院培养。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的学生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的,可以获得两个学士学位证书,且都具有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今年,中国政法大学分别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合作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北理联合培养数据法学实验班)、法学(北邮联合培养智慧法学实验班),实行本硕贯通培养。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招生专业调整、本博培养升级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5年专业调整:取消 “化工与制药类”,按 “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2个专业招生;取消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按 “环境工程”招生;取消“数学类”,按“数学与应用数学”招生;“工商管理类”2025年含会计学、财务管理2个专业。学校2025年招生总计划2360人,较去年增10人。
2025年学校招生专业有何调整?
①取消“化工与制药类”,按照“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2个专业招生;
②取消“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按照“环境工程”专业招生;
③取消“数学类”,按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招生;
④调整“工商管理类”,2025年工商管理类包含会计学、财务管理2个专业。考生填报以上专业时可参考大类往年录取排名。
2025年学校招生计划有何变化?
2025年学校上报招生总计划2360人,较去年增加10人;各类型计划有所调整,统招计划增加,部分生源大省和西部省份会少量增加招生计划。具体以6月份教育部与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审核公布的结果为准。
湖南大学
扩招300人,新增3个招生专业
2025年学校招生规模增加300人,整体招生规模是6133人;新增量子信息科学、电子信息材料、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3个专业;在招生政策方面,对于符合条件的考生,填满专业志愿且不重复,录取时不调剂。招生规模增量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重点投放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电子信息材料、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汉语言文学、法学等招生专业。其中量子信息科学、电子信息材料、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是今年的新增招生专业。
2025年学校出台了系列政策,大大提高了考生专业选择的灵活度:
一是开展大类招生,47个招生专业(类)中23个直接录取到专业,24个录取到大类,大类内专业分流100%任选。
二是对于符合条件的考生,填满专业志愿且不重复,录取时不调剂。
三是推行“零门槛”转专业政策,考虑到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入校后学生有2次4轮转专业机会。学生还有机会通过二次选拔进入试验班、拔尖班等特色培养班级。
在加分政策方面,学校认可经教育部备案的各省招生主管部门给予考生的全国性加分项目和分值,但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能用于强基计划招生。
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
扩招至29省,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2025年,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全国招生总计划为560人,较去年增加一倍;招生范围从去年的1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扩展至全部29个新高考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新增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山西省、陕西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行和青海省。此外,学校今年还新增了经济工程、物流工程两个本科专业。
1.我校今年新增两个本科专业,分别是经济工程和物流工程。加上之前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目前在招本科专业共四个。
2.今年我校针对新生设立了校长特别奖学金和优秀新生奖学金,分别是学费全免和学费半免,由于我校的学费是每学年10万元,这样的奖学金可以说是相当丰厚。
今年新增的经济工程和物流工程,均为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的王牌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同,这两个新增专业同样提供“3+1”和“4+0”的学习模式。学生若满足相关条件,毕业后可获得中德双学位。
北京建筑大学
首次增设人工智能(创新试验班)
2025年北京建筑大学推出四大招生改革新举措:
一是深化建筑类(建筑菁英班)和测绘类(工科菁英班)招生;
二是首次增设人工智能(创新试验班)招生;
三是强化7个学院特色实验班招生;四是改革转专业管理办法,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发展。
本次扩招旨在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重点针对科技、农业、医疗等关键领域人才缺口,强化理工农医类学科布局,着力培养直接服务于国家、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需求,助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拔尖创新人才,同时推动双学士学位项目提质增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2025年,北京建筑大学举全校之力、倾注最强资源,重磅推出“本博直通、学科交叉、强化特色、个性发展”四大招生改革新举措。今年新增3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和4个本科招生专业:
举措一:深化建筑类(建筑菁英班)和测绘类(工科菁英班)招生,面向高考直招,本博一体化贯通培养,“三制五化”的培养特色,“一生一策”定制培养方案,实行“大一选专业、大二进团队、大三跟导师、大四大五推免直博”的创新育人模式,培养未来建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
建筑类(建筑菁英班):不限选考科目,计划招生15人。“4+5”培养模式:前4年为本科生培养阶段,后5年为博士生培养阶段,学生入学一年后可在建筑学院专业中任选专业。建筑类(建筑菁英班)可任选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
测绘类(工科菁英班):选考物理+化学,计划招生30人。“3+5”培养模式:前3年为本科生培养阶段,后5年为博士生培养阶段,学生入学一年后可在智科学院、测绘学院、机电学院、土木学院、环能学院专业中任选专业。测绘类(工科菁英班)可任选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自动化、导航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环境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
举措二:首次增设人工智能(创新试验班)招生,选考物理+化学,计划招生35人。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构建“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入学第一年强化人工智能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打通全校所有专业,赋予学生最大化专业自主选择权,学生入学一年后可在全校所有专业中任选专业。
人工智能(创新试验班)可任选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环境设计、智能建造、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导航工程、测绘工程、地理空间信息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工程、车辆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商管理、城市管理、法学、社会工作。
举措三:强化7个学院特色实验班招生
学院特色实验班实行小班制、院士/校领导等班主任制、校内外名师双导师制、项目化、国际化、保研和奖学金倾斜等,强化政策和资源保障,突出专业特色人才培养。7个学院特色实验班:建筑学(实验班)、土木工程(大师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实验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验班)、工程管理(实验班)、遥感科学与技术(实验班)、车辆工程(实验班)。
举措四: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发展
改革转专业管理办法。实行“转出不设限、转入看条件”的宽口径政策,转出申请不设任何比例和条件限制,学生可分别在大一、大二春季学期共2次机会提出转专业申请,每次机会可分别选择2个顺序专业,转入成功率高,部分专业为100%。同时大力推进辅修专业和微专业建设,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赋予学生更多、更大的专业选择性和就业竞争力,强化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北京化工大学
本科招生4300人,新设工科试验班
北京化工大学2025年本科扩招50人,招生规模达4300人。学校依托“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6个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新设工科试验班(卓越工程师学院)招生。整体扩招以理工类专业为主。
2025年学校招生专业有两处重要变化:
新设工科试验班(卓越工程师学院)
学校依托“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涵盖的6个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新设工科试验班(卓越工程师学院)招生,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的平台,实施小班化、导师制、本硕贯通培养(符合学校推免标准)。
新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
该专业纳入工科试验班(先进材料)大类招生,是面向国家“双碳”战略需求的前沿交叉学科专业,专业依托学校在化学、材料科学领域的深厚积累,聚焦新能源材料创新与器件工程化应用,致力于培养具备材料设计、器件开发、系统集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湖南科技大学
扩招至10600个,新增人工智能专业
湖南科技大学2025年继续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招生,非改革省份实行本科一批招生;学校预计招生10600人,比去年增加530人。今年学校共有70个本科招生专业,新增人工智能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新增了11个特色班招生专业。
2025年学校招生计划预计10600个,比去年增加530个;部分生源省份会增加招生计划。具体以6月份教育部和各省招生主管部门审核公布的结果为准。
2025年学校共有70个本科招生专业,新增人工智能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同时新增了11个特色班招生专业,包括6个海牛实验班:智能制造工程(海牛实验班)、采矿工程(海牛实验班)、土木工程(海牛实验班)、工程力学(海牛实验班)、应用化学(海牛实验班)、材料科学与工程(海牛实验班);4个智能创新班:环境工程(智能创新班)、制药工程(智能创新班)、建筑学(智能创新班)、日语(智能创新班);1个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班: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班)。
北京物资学院
新增审计学和数据科学专业
2025年北京物资学院共33个招生专业及方向,较去年有所调整。今年新增审计学和数据科学两个本科专业,将恢复物流工程“双培计划”招生,与北京交通大学开展整建制联合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停招。
2025年本科招生专业较2024年有所调整。今年学校共有33个招生专业及方向,新增审计学和数据科学两个本科专业。今年将恢复物流工程“双培计划”招生,与北京交通大学开展整建制联合培养,进一步拓宽学生发展路径。商务英语专业普通班今年也恢复招生。包括今年获批的供应链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在内,共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另外还有2个校企合作实验班和4个专业实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停招。
北京服装学院
新增“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专业
北京服装学院2025年在京增加70个本科招生计划;面向北京市招收“双培计划”本科生招生取消,“外培计划”本科生招生继续;新增“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专业,选考科目为物理和化学,面向北京及全国招生。
我校2025年面向北京市招收“双培计划”本科生招生取消,“外培计划”本科生招生继续。普通类专业“外培计划”考生高考成绩须达到北京市本科特殊类型录取控制分数线。录取时依据考生高考所在区的分专业计划,按照高考成绩分数优先的原则择优录取,要求考生高考外语成绩不得低于110分(150分制)。艺术类专业“外培计划”考生须达到北京市艺术类专业本科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录取时依据考生高考所在区的分专业计划,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美术与设计类统考成绩合成的综合分,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择优录取,要求考生高考外语成绩不得低于90分(150分制)。2025年,我校京津冀职教园区项目产品设计专业继续在京招生,招生计划为25人。
2025年北京服装学院在京增加70个本科招生计划。我校2025年新增“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专业,选考科目为物理和化学,面向北京及全国招生。2025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专业停止招生。
2025年我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表演专业继续采用校考成绩录取,均面向全国招生(不含港澳台),不编制分省计划,文理兼收,不限选考科目。符合报考条件,校考合格,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普通类专业本科批次相应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按校考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和安排专业。
不组织校考的专业包含产品设计、艺术与科技、环境设计、公共艺术、动画、绘画、绘画(学校美育)、中国画、雕塑、摄影10个专业(方向)。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艺术类省级统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划定的艺术类相应科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所在省份招生考试机构统一投档规则择优录取。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录取时如有特殊要求,学校将按照要求执行。普通类专业分物化专业组与不限选科专业组,按照高考成绩分数优先的原则择优录取。
来源:陕西中高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