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建议买开放式耳机有哪些:十大口碑最好开放式蓝牙耳机推荐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1 11:01 1

摘要:那么目前最建议买开放式耳机有哪些?这里将为大家实测对比多款热门开放式耳机,从音质、佩戴舒适度、蓝牙性能、通话表现、续航能力等多个维度进行全方位评估。同时,也会附上避坑指南和详细选购攻略,给大家带来十大口碑最好开放式蓝牙耳机推荐。


现阶段,市面上的开放式耳机层出不穷,但真正值得入手的产品却不多。很多看似“高性价比”的耳机,其实在实际使用中暴露了不少问题,例如:

· 音质空洞、漏音严重,根本无法沉浸听感

· 佩戴松动不贴合,运动中容易掉落

· 通话噪音大,风一吹基本听不清人声

· 蓝牙连接不稳定,延迟高到影响观影和游戏体验

· 外观炫酷但选材劣质,长时间佩戴甚至会导致耳朵过敏

所以,别再被那些“网红爆款”轻易种草了!

那么目前最建议买开放式耳机有哪些?这里将为大家实测对比多款热门开放式耳机,从音质、佩戴舒适度、蓝牙性能、通话表现、续航能力等多个维度进行全方位评估。同时,也会附上避坑指南和详细选购攻略,给大家带来十大口碑最好开放式蓝牙耳机推荐

不吹不黑、全面中立,本文将带你找到既好听又好戴,还不会坑钱的开放式耳机推荐!

Part1:目前最建议买开放式耳机有哪些:十大口碑最好开放式蓝牙耳机推荐

推荐1:西圣olite2—百元性价比开放式

推荐指数:❤❤❤❤❤

参考价格:199元

一句话点评:一款以百元价格碾压千元旗舰的开放式耳机音质奇迹,集音质、佩戴、性能于一体,被誉为“平民预算中的声学封神之作”。

佩戴:西圣olite2采用了ErgoFit 2.0分段式贴耳结构,专门针对亚洲人耳型优化,佩戴贴合度高达99.9%。整个耳挂支撑分区合理,几乎没有压迫感。配合高等级亲肤液态硅胶材质,不仅柔软透气,而且长时间佩戴也不会出现闷热、刺痒感。运动场景下更是稳定,哪怕你是在骑行、慢跑甚至做波比跳,它都能稳稳贴在耳廓上不乱跑,真正实现“戴上就忘了它的存在”。

音质:音质这块,是很多人对开放式耳机的“固有偏见”:声音发散、不够集中、低频弱。但Olite2完全突破了这种刻板印象,甚至有点惊喜。它内置了HiFi级DSP音频处理器,加持2.0版的SurroundWave™ 3D音场技术,再配合一颗大尺寸的16×10mm聚能动圈单元,三频表现都在线:低音扎实不糊,高音清亮不刺耳,中频人声厚实饱满,听歌的时候细节都能拉满。

另外,得益于TriAcoustic三腔体结构和SonicFocus 2.0定向传音系统,声音集中且漏音控制到位,不管是在室内还是户外,都能保证不错的沉浸感。这种音质在百元档开放式耳机里,真的是凤毛麟角。

性能:Olite2用的是最新的蓝牙5.4芯片,连接速度快不说,抗干扰和稳定性也都非常优秀。很多人用耳机打游戏时最怕的就是“声音慢半拍”,而它能做到60ms级别的低延迟,看视频、玩手游,基本做到了音画同步无延误。

通话这块也有加分项,配备了全指向麦克风+AI ENC智能降噪算法,能把环境噪音有效过滤,只保留清晰人声,日常打电话或者开语音会议都挺清爽。对于一款只有百元出头的开放式耳机来说,这样的配置确实“超纲”了。

推荐2:Q C Y G T R 2

推荐指数:❤❤❤

参考价格:169元

一句话点评:耳挂设计能够适配大部分耳型,不过长时间使用时耳部可能会感到一些不适

佩戴:单耳重约10克,采用亲肤液态硅胶,佩戴时几乎没有任何压迫感。其独特的三点式耳挂设计能够适配大部分耳型,但在激烈运动时,耳机可能会稍微松动,对于佩戴眼镜的用户来说,长时间使用时耳部可能会感到一些不适,尤其是耳机与眼镜腿接触的位置,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压迫感。

音质:配备了14.8mm动圈单元,并加入了低频增强2.0技术,音质偏暖,适合喜欢轻松、舒适听感的用户。低频略显厚重,但下潜深度和表现力有限,电子音乐时偶尔会感到音质松散。中频人声清晰自然,整体音效均衡,虽然缺少细节上的层次感,但对于一般的日常听歌或轻音乐来说,表现是非常耐听的。

性能:耳机支持蓝牙5.4技术,连接稳定且反应迅速,能够轻松应对日常使用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防水级别能够应对一般的运动汗水和小雨,但不适合完全浸泡在水中。配备的四麦克风ENC通话降噪技术,在安静的环境下通话表现还算不错,但在风声或嘈杂的环境中,降噪效果略显不足。

推荐3: 思M F 1

推荐指数:❤❤❤

参考价格:255元

一句话点评:蓝牙连接稳定性表现中规中矩,正常距离下信号流畅

佩戴:这款耳机单只重量在9克左右,属于比较轻盈的类型。采用挂耳式设计,耳挂部分用的是柔软亲肤的TPU材质,佩戴起来贴合度还不错,跑步或上下班通勤戴着都挺稳。如果只是短时间使用,基本没有什么不适。但如果耳朵偏小,可能会觉得耳挂稍微有点松,长时间佩戴(比如超过一小时)的话,耳挂和耳廓接触处可能会有轻微的压感,需要适当调整下佩戴位置。

音质:耳机内置的是16mm大尺寸动圈单元,支持SBC和AAC音频格式,声音风格偏重中低频,低音有一定冲击力,节奏感很强,听电子或流行类歌曲会比较带感。不过高频细节上处理得不够精致,特别是在多乐器背景或高频人声段落,容易出现些许刺耳或糊感,声音层次不是特别清晰,整体听感偏热闹但细节略欠。

性能:防水等级为IPX4,日常出汗或遇到小雨问题不大,但不适合户外剧烈运动或湿度较大的环境使用。蓝牙连接稳定性表现中规中矩,正常距离下信号流畅,60ms延迟基本能满足视频和游戏需求。但在蓝牙干扰较强的场所,比如多个设备集中开蓝牙的地方,偶尔会出现卡顿或者连接不稳定的情况。

推荐4: 塞 那G 6 S

推荐指数:❤❤

参考价格:279

一句话点评:亲肤硅胶材质,柔软且具有良好的弹性,耳机颜色丰富,外观比较有个性

佩戴:耳挂部分采用亲肤硅胶材质,柔软且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够根据不同耳型自适应调整,提供稳固的佩戴体验。即使在跑步、骑行等高强度运动中,也能保持稳定,不易滑落。此外,耳机的外观设计简约时尚,提供黑、蓝、米白等多种配色,满足不同用户的审美需求。

音质:配备高分子钛低频振膜单元+数字增强算法,音质整体偏暖,低频弹性好,中频清晰,人声突出,高频略显单薄。在听流行、电音、R&B 时表现不错,但对于古典、爵士这类对乐器细节要求高的音乐,解析力略显不足,声音层次感稍逊于一些高端型号。整体适合喜欢轻松听感、对音质有中等以上要求的用户。

性能:耳机搭载蓝牙 5.3,连接迅速、稳定性好,日常看视频、听音乐完全没问题,延迟控制在 60ms 左右。支持 AI通话降噪,在室内或安静场景中通话清晰,但面对风噪、地铁等复杂环境时降噪效果稍显有限。

推荐5:万魔(1MORE)S50

推荐指数:❤❤❤

参考价格:379元

一句话点评:初戴上时感觉贴耳且轻盈,不过在高频表现上稍显粗糙,遇到复杂的背景乐时容易失真

佩戴:这款耳机采用了柔软的液态硅胶耳挂,内部加入了可调节记忆钢丝,不仅贴合度高,而且适配大多数耳型。初戴上时感觉贴耳且轻盈,适合通勤或日常使用。长时间使用(如2小时以上)后,耳廓上方可能会略有压感,尤其是耳朵偏小或耳垂较薄的用户,耳挂末端容易出现轻微摩擦或卡压感。整机约82g,虽然看上去分量不轻,但实际佩戴的重量分布还算均衡,不会有前重后坠的感觉。

音质:搭载类钻石振膜单元和双磁路驱动,低频表现有力,下潜深度和弹性兼具,整体音场比一般气传导耳机要开阔不少,人声靠前、低音有一定包围感。

不过在高频表现上稍显粗糙,遇到复杂的背景乐时容易失真,像高音提琴或女声飙高音时会略显毛刺感。此外,在多乐器同时演奏的场景中,人声和伴奏分离度不够,细节解析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性能:蓝牙5.3连接快速,10米范围内基本无断连问题。实测来看,日常听歌或刷剧都很顺畅,但在打游戏时音画同步略有延迟,大概在0.2-0.3秒左右,对节奏要求高的玩家可能会稍有影响。双麦配合AI通话降噪,在室内或安静环境下通话效果不错,能明显过滤掉背景声,但遇到强风或车流较大时,降噪能力就显得有些吃力。

推荐6: 者C o m f o S o l o

推荐指数:❤❤❤

参考价格:379元

一句话点评:降噪表现略有不足,更适合对高频听感和轻便性有要求的用户

佩戴:选用了柔软的食品级液态硅胶材质,佩戴初期感觉贴合度不错,耳挂的柔韧性也能适应不同耳型。单只耳机重量控制在约10g,长时间使用不会造成太大负担。不过一些用户在运动时可能会遇到耳挂松动的情况,尤其是在快速跑步或剧烈转头时。

音质:耳机内置18×11mm椭圆动圈单元,采用PU+纤维纸混合振膜材质,人声表现干净,中频线条清晰,乐器之间的定位感尚可,整体声场也比普通同类产品更开阔些。不过,低频部分略显保守,鼓点力度偏软,下潜不深,在节奏强烈的音乐中缺乏冲击力。当遇到多乐器混响的曲目时,声音层次容易混杂,细节还原度略显不足。

性能:支持蓝牙5.3,连接过程迅速且较为稳定,兼容大部分主流设备。续航表现中规中矩,单次使用约4小时,配合充电盒的总续航约在16小时左右,对于重度使用者来说可能略显吃紧。双麦降噪技术在通话中能屏蔽大部分环境噪声,但在强风或人流密集场景下效果不太理想,声音的纯净度会有所下降。

推荐7:飞利浦(PHILIPS)

参考价格:399元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轻盈舒适、音色偏暖,适合日常通勤使用,但高频解析和降噪细节仍有提升空间

佩戴:这款耳机采用柔软的液态硅胶材质,单耳约6克,轻盈不压耳,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造成明显疲劳。挂耳式设计在日常走动或轻度运动中表现稳定,但由于结构不可调节,对于部分耳型偏小的用户,佩戴贴合度可能略逊一筹。有用户反映,佩戴超过一小时后,耳廓上部区域可能出现轻微的压迫感,影响舒适度。

音质:在人声解析方面表现干净,整体偏暖的调音风格让流行、人声、轻音乐等风格听感比较舒适,中低频有一定厚度。但由于仅支持SBC音频编码,在高频部分解析力一般,特别是在听交响类或多乐器同时演奏的音乐时,层次感稍显模糊,声场也不够开阔,空间感偏紧凑。

性能:耳机配备主动降噪功能,在处理持续的中低频噪声(如地铁轰鸣、空调声)时效果较为明显,日常通勤使用可以降低不少干扰。不过在室外或风噪较强的环境中,高频杂音的处理能力有限。需要注意的是,开启降噪后耳机会有轻微底噪,虽然音量不大,但在特别安静的场所如图书馆中还是能听到,稍微影响沉浸感。

推荐8: 音O pe nF it Ai r T511

参考价格:598元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结构设计对戴眼镜的用户较友好,长时间使用不会和镜框产生摩擦

佩戴:这款耳机采用柔韧的液态硅胶耳挂搭配钛合金骨架,单耳重量控制得较好,实际佩戴时整体感觉较轻盈,贴合度也不错。结构设计对戴眼镜的用户较友好,长时间使用不会和镜框产生摩擦。耳挂弹性适中,能自适应不同耳型。但如果连续使用时间较长,比如超过两小时,耳部上方可能会出现轻微压迫感。在快跑或频繁转头等动作下,耳机略有松动,需要偶尔重新调整位置。

音质:耳机搭载了18×11mm椭圆动圈单元,并加入自研低频增强技术,整体声音偏暖。低频鼓点有力,节奏突出,适合电子和流行类曲风。中频方面,人声表现自然不刺耳,风格偏柔和。高频部分表现一般,细节还原和延展稍显不足,面对复杂乐器编排时,声音的层次感和空间感不够清晰,不太适合挑剔音质的发烧友。

性能:支持蓝牙5.2连接,并可同时连接两台设备,切换响应基本流畅。日常通勤或办公室使用连接稳定,但在电磁干扰多的环境中,偶尔会遇到轻微的音频延迟或卡顿。通话方面采用CVC8.0降噪方案,在安静环境中通话清晰度较高;不过在风大或嘈杂的街头,拾音效果就显得力不从心,背景噪音干扰会明显增多。

推荐9: O l a F r iend

推荐指数:❤❤❤❤

参考价格:1199

一句话点评:佩戴舒适、造型简洁,适合日常通勤场景

佩戴:采用亲肤级硅胶材质打造耳挂,佩戴感轻柔贴合,单耳重量控制出色,长时间使用基本没有压迫感。耳挂配合弹性支架,能较好适应不同耳型,日常走路、通勤佩戴稳固性良好,对于经常佩戴眼镜的用户也较为友好,镜腿与耳挂之间不会产生明显干扰。

音质:在实际使用中,漏音控制得还不错,正常音量下距离半米以内才能隐约听到声音,隐私性在开放式耳机中算是比较出色的,不过在低频表现方面稍显薄弱,几乎感受不到明显的下潜和弹性,听R&B或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时,整体氛围会显得有些平淡,人声也略显干瘪,不够润泽,情绪渲染力一般。

性能:其他功能上整体偏实用路线,支持双设备同时连接,具备基础的手势操作设定,不过核心还是围绕“豆包”智能助手展开,语音交互体验是这款耳机的一大亮点。在实际户外通话测试中,无论是边骑行边讲电话,还是在跑步或打羽毛球时,语音传输都保持清晰稳定,环境噪音被有效压制,收音还原度高,几乎听不出与原声有差别,表现相当可靠。

推荐10:c l e e r A RC 3代

参考价格:1399元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耳机的合模线条流畅,做工细致,体现出高质量的精湛工艺

佩戴:充电盒采用黑色亮面设计,手感温润,像是精致的玉石,虽然尺寸较大,但拿在手里却十分有份量。盒盖一开启,耳机稳稳地安置其中,搭配淡金色转轴为整体设计增添了一抹活力,使得原本简洁的配色更加生动。耳机和盒子的吸附力恰到好处,不易掉落。盒盖开关的阻尼感非常合适,盖子与盒身的契合度极高,耳机的合模线条流畅,做工细致,体现出高质量的精湛工艺。

音质:这款耳机配备了16.2毫米的超大驱动单元、蓝牙5.4芯片和高精度6轴传感器,支持包括aptX Adaptive、LDAC、LHDC等多种主流高清音频编码格式,能够传输24bit/96kHz的高清音源。此外,它还具备出色的空间音频体验和专为运动设计的音效,获得了QSS高通骁龙畅听认证和Hi-Res Wireless认证

性能:耳机和AI技术完美融合,搭载了高精度6轴传感器和Greenwaves Gap 9 AI芯片,实现了智能降噪和体感控制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点头、摇头等动作来控制耳机,无需上手操作,极大地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此外,耳机还支持语音控制和智能拍照等功能,满足了用户在多种场景下的需求‌

——

综合来看,以上耳机各有其独特优势,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选择

不过,如果从音质、舒适度、性价比和智能设计等多个方面考虑,我最推荐的还是西圣Olite2开放式蓝牙耳机——耳机音质表现接近千元级大牌,低音震撼且层次分明。佩戴方面,采用ErgoFit2.0分段式贴耳设计,亲肤硅胶材质让佩戴极为舒适,适合长时间使用。

来源:蓝牙耳机数码圈

相关推荐